第280章 生計(4)(1 / 2)

李沆聽得來勁,興趣盎然道“這樣的生意當然是前景可觀啊!不過毋公子你得講講滑竿是如何使用的!”

李沆講出滑竿是如何使用的話,一聽便知他是個北方佬。

沒錯,李沆是北方人;確切地說是洺州肥鄉今屬河北人。

李沆是太平興國進士,通判潭州,遷著作郎、直史館;真宗即位後為參知政事,鹹平元年公元998加平章事、監修國史,累加尚書右僕射。

河北人李沆當然沒有見過蜀地人使用的滑竿,恐怕連聽也沒有聽過。

劉敏見李沆如此詢問,便將屋地上一張藤椅子抓在手中放在李沆面前道“滑竿酷似北方人乘坐的小轎,譬如在這把藤椅子上捆綁兩根能扛抬的竹竿和木棍,一個人坐著兩個人抬就是滑竿!”

李沆“哦”了一聲,茅塞頓開道“原來是這玩意兒,可謂簡單啊!”

趙恆一旁哈哈大笑,道“毋文攴的車馬滑竿行開張後,學生給您租用一副滑竿;你可以在汴梁城四處轉悠一番,不要整天鑽在你那三尺書屋裡跟文字打交道!”

李沆捻鬚而笑,道“毋公子你繼續往下講啊!老夫在汴梁城待的時間已經不斷,像公子這樣描述城市景觀者還真沒有幾個,老夫還想聆聽你敘述!”

劉敏見說,毫不客氣地接著前面的話繼續往下講

汴京城水網縱橫,舟楫雲集,穿過東京城的河流有蔡河、汴河、五丈河、金水河,架在這些河道上的橋樑有32座。

特別是與黃河溝通的汴河,“歲漕江、淮、湖、浙米數百萬(石),及至東南之產,百物眾寶,不可勝計。又下西山之薪炭,以輸京師之粟,以振河北之爭,內外仰給”。

汴京外城共有城門14座、水門7座南薰門、南鄭門、萬勝門、新鄭門、固字門、西水門、新鄭門、戴樓門、廣利水門、普濟水門、陳州門、東水門、新宋門、新曹門、東北水門、陳橋門、新封丘門、新酸棗門、衛州門等。

內城有城門1o座,如宋門、曹門、大梁門等。

皇城闢有六門,其中宣德門是皇宮正門高大雄壯。

如果說汴河、蔡河、五丈河、金水河是東京城內的四條翠綠色的玉帶的話,那麼橫跨於四河之上3o餘座橋樑,星羅棋佈於京城之間,更像是鑲嵌在這四條玉帶之上的一顆顆璀璨的明珠,給京城平添了幾分點綴;使其在宏偉之中不失秀麗。

汴河之上有虹橋、相國寺橋、州橋等14座橋樑;蔡河之上有龍津橋、新橋等13座橋樑;金水河之上有白虎橋、橫橋等3座橋樑;於五丈河之上的有小橫橋、廣備橋等5座橋樑。

這些橋樑的架設使京城東西可以貫通,南北可以直達,極大地方便了京城的交通運輸,保證了京城的物質供應,也給京城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諸多便利。

許多橋樑的位置,均處於京城內的交通要道之上;如果說從宮城南門宣德門向南,經裡城朱雀門直達外城南薰門的“御街”是當時全城佈局的中軸線的話,那麼,“御街”與汴河相交的州橋一帶則應是全城的正中心。

其他如廣備橋位於通往重要驛站“陳橋驛”的要道之上;蔡市橋位於通往重鎮封丘的要道之上等。

城區之內許多橋樑附近還成了城內的鬧市區或商業中心,如從州橋向南到朱雀門外的龍津橋一帶是全城著名的商業區,聞名遐邇的“州橋夜市”就位於該處。

汴河東水門外的虹橋一帶,堪稱東京城的東大門戶;大相國寺前的相國寺橋處,其實是深入城區的一處汴河港口;或者可以說是東京城內的一處大型貨物中轉站。

遍佈東京城內眾多的佛教寺院中,以相國寺、開寶寺、天清寺、太平興國寺最為著名,號稱東京四大寺院。

劉敏講述到這裡興趣盎然道“汴京城有這麼多的城門、城牆、河流、橋樑、酒樓、鬧市,即便久居京城的人也不一定將真個城內的景觀轉悠完畢,我們的車馬滑竿行就是為看景觀的人提供服務的!”

李沆聽劉敏滔滔不絕地將汴梁城的景緻、街市、內城外城、橋樑、河流介紹一番,禁不住看向她道“毋公子咋就對汴梁城如此的熟悉和了解,老夫一大把年紀了也只是個一知半解!”

劉敏訕訕而笑,道“處處留心皆學問,小可為了興辦車馬滑竿行;拿出半年時間對汴梁城裡城外進行了考察,才得出這些節點來!”

李沆揚聲大笑,忽又說道“看樣子毋公子才是學富五車、滿腹經綸的人!”

李沆說到這裡,腦子裡不禁靈光一閃,凝視著劉敏心道“如果讓這個小子給老夫做書童那才是最為理想!”

李沆心中如此想,可就是說不出口來;趙恆瞥了李沆一眼不無揶揄道“老師是不是對毋文攴仁兄有了想法?該訴你,毋兄長是幹大事的人不可能由你任馬長韁!”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