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府尹(2)(1 / 2)

汴梁為活躍經濟文化生活,還放寬了宵禁,城門關得很晚,開得很早。

御街上每隔二三百步設一個軍巡鋪,鋪中的防隅巡警,白天維持交通秩序,疏導人流車流;夜間警衛官府商宅,防盜,防火,防止意外事故;這恐怕是歷史上最早的巡警了。

汴梁城的繁華昌盛,是開封府尹謀劃、管理、運作的結果;而趙廷美在其中揮了扛鼎之力……

趙廷美興趣盎然地尋思著自己在開封府尹位上,對京城經濟繁盛做出的貢獻;忽聽門禁站在不遠的地方向他呼喊“府尹大人,三皇子的翊善李沆李大人前來求見;小人已經帶他去了客廳,還望大人前去接見!”

“是李沆李大人!”趙廷美欣欣然地說了一聲,向門禁招招手道“本尹知道了,你忙你的去吧!”

趙廷美的老家在保州清苑縣,李沆的老家在洺州肥鄉縣;清苑縣和肥鄉縣都屬於河北東路,因之兩人一直以老鄉相稱。

更為巧合的是兩人同為公元947年生人,因此在汴京相遇後結為摯友。

趙廷美大步流星地向客廳那邊走去,還沒進門便就呼喊“是太初來了嗎?”

李沆字太初,趙廷美不呼其名而喊其字,足見他對摯友的尊重。

李沆聽見趙廷美的喊聲,笑聲呵呵地回敬一聲“文化兄別來無恙!”

趙廷美字文化,李沆同樣呼喊他的字;以示對老朋友的深情。

李沆呼喊著趙廷美的字號迎了出來,兩人一見面竟然用了一個熊抱的動作。

熊抱一陣,趙廷美執著李沆的手向客廳裡面一邊走一邊問“太初兄今日咋就能離開你那寶貴的書屋?是來看望文化的吧!”

李沆揚聲大笑,兩人走進客廳;李沆坐在趙廷美給他讓出來的杌子上定定神,鄭重其事道“無事不登三寶殿,太初今日有事相求文化兄,因此特來府衙叨擾!”

趙廷美揚聲大笑,讓侍女給李沆沏好茶;他親手送給李沆,道“太初是滿腹經綸的大學士,文化甘拜下風;有什麼事直說最好,不要磨磨唧唧;這不是河北人的性格!”

李沆少好學,器度宏遠,炳嘗語人曰此兒異日必至公輔。

太平興國五年舉進士甲科,為將作監丞、通判潭州,遷右贊善大夫,轉著作郎。

相府召試約束邊將詔書,既奏御,太宗甚悅,命直史館。

雍熙三年,右拾遺王化基上書自薦,太宗謂宰相曰“李沆、宋湜,皆嘉士也。”

即命中書並化基召試,併除右補闕、知制誥,沆位最下,特升於上;各賜錢百萬。

又以沆素貧,多負人錢,別賜三十萬償之。四年,與翰林學士宋白同知貢舉。

謗議雖眾,而不歸咎於沆。遷職方員外郎,召入翰林為學士。淳化二年,判吏部銓。嘗侍曲宴,太宗目送之曰李沆風度端凝,真貴人也。

三年拜給事中、參知政事。四年,以本官罷,奉朝請。未幾,丁內艱,起復,遂出知升州。未行,改知河南府。

李沆見趙廷美開門見山,也不做作,直言不諱道“太初想請魏王爺給一個即將開業的車馬滑竿行剪裁!”

“剪裁!”趙廷美一怔,不知所措地凝望李沆詢問“老兄沒有犯渾吧!什麼車馬滑竿行剪裁?”

李沆見趙廷美一臉懵逼,訕訕而笑,道“看來文化和太初一樣都是鄉下人!也不知道車馬滑竿行這玩兒!”

李沆說著揚揚手臂道“太初既然不知道車馬滑竿行為何物,那太初就給你說道說道!”

頓了一下振振精神道“車馬這個好理解,就是馬拉的車啊!滑竿似乎有點生疏,不過文化兄你給猜猜;看能不能猜出來!”

“滑竿!滑竿!”趙廷美嘴裡吃吃吶吶叨叨著,蹙蹙眉頭道“滑竿好像是南方一種物事!”

李沆拍個響掌哈哈大笑,道“文化兄果然比太初有見識!”

李沆頓了一下興趣盎然地說著“滑竿是南方一種物事,確切地講是蜀地的小轎;不,應該是酷似北方的小轎那樣的物事!”

趙廷美聽李沆講出滑竿酷似北方的小轎,茅塞頓開道“太初這麼一說文化有點靈性,蜀地不是有座山叫峨眉山嗎?峨眉山上有一座十分險要的平臺叫金頂,站在金頂上能看見雲山霧海;十分的壯觀!”

趙廷美說著清清嗓子道“聽說去峨眉山金頂的山道上有不少抬滑竿的苦力人,有錢人不想走路時花幾個錢;便能坐在滑竿上由苦力抬上山去!”

李沆把手拍得“啪啦啦”響,滿口稱讚道“看來還是王爺有見識!”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