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金水見駕

小說:在大明當商賈 作者:悠悠一劍

“天佑大明,國柞永存!”朱高熾拿起了一個大大的土豆,激動地舉了起來,朝著天空大喊起來。

“天佑大明,國柞永存!”跟隨朱高熾前來觀看新糧種收穫的官員,隨著喊了起來。

“天佑大明,國柞永存!天佑大明,國柞永存!”周邊的佃農們聽了這個口號之後,也跟著喊了起來。

現場成了歡樂的海洋。

糧食意味著什麼?糧食意味著人口,糧食意味著戰力,糧食意味著豐衣足食,糧食意味著安居樂業!

國祚永存,是有些誇張,但歷朝歷代只要糧食充足,百姓不會餓肚子,就不會起來造反。

玉米雖然已經幹了,但要搓下玉米粒來,尚需要一點時間,興奮的朱高熾問著秦睿各種問題。

秦睿決定給朱高熾降降溫,因為這塊地是他追了很多肥,才達到這麼高產量的。“太子殿下,這片地是金水他們精心澆灌、合理追肥,所以產量才這麼高,微臣覺得去除泥土,在去掉兩成增產量,畝產千斤才是真實水平。”

“秦員外郎,即便畝產千斤,也能讓大明百姓吃飽肚皮了!很好,孤已經很滿意了!”朱高熾滿臉笑容,有了土豆,作為未來的皇帝,他治理國家,會輕鬆很多。

本來一群大臣中,有人是準備前來看笑話的,在他們心中,畝產十石、畝產千斤,那是做夢。他們已經寫好了奏章,等產量低於預期時,拿出來攻擊秦睿。

這些人多是受了趙王的指示,當他們看到豐收的結果之後,開始搜腸刮肚的尋找好詞,來稱頌皇上的功德,太子的賢德。

一畝地的玉米粒很快弄好了,過好稱,結果很讓秦睿意外,居然有923斤,難道這種子也是穿越來的?

玉米也是高產糧種,常規畝產8oo-12oo斤,如果追肥適當,翻番都有可能,後世玉米畝產最高達32oo多斤。

秦睿種的這片地,為了成果演示,他是不計代價的追肥,所以才能達到這樣的效果。

雙喜臨門,923斤,也乎朱高熾的想象,因為秦睿開始給他說三四石,他還有點小失望。

預期揮啊!這讓秦睿沒有想到,別管怎麼樣,秦睿對朱棣算是有交代了。

北平城,皇宮。

朱棣躺在臥榻上,王貴妃在一旁服侍。

心神不寧的朱棣,時不時望向門外,似乎在等待什麼。

“陛下,莫要心急,現在才巳時三刻,皇莊那邊且得忙一會兒呢!”王貴妃從宮女手中,端過一碗藥,用嘴吹了吹。

“愛妃,朕豈能不心急,朕這身子一日不如一日了,北疆尚未平定,國內亂民此起彼伏,若是那個糧種真能達到畝產十石,就會萬民歸心,大明內部堅如磐石。到時候朕北伐,也不用顧及後方了。”朱棣端過藥來,喝了下去。

“陛下終日憂心國事,病了也放不下北征,這身子如何能養好?”接過朱棣的碗,王貴妃用自己的手帕給他擦了擦嘴角。

“陛下,陛下,太子派人來了!”一個年輕的小太監衝了進來。

“快宣!”朱棣從臥榻上坐了起來。

很快小太監領著金水,來到朱棣面前。

“陛下,奴才司苑局金水,奉太子殿下前來稟報,今日示範田中收割的土豆,畝產已過一千五百斤。”金水躬身向朱棣稟報。

“什麼叫已過一千五百斤?”朱棣聽了數字之後,頓時喜上眉梢,但不明白金水的意思。

“太子殿下猜想陛下心焦,在等結果,所以遣奴才先行回報。不過奴才走時,看了一下剩下的土豆,約摸還有兩百斤,所以奴才猜想,示範田的畝產應該在一千七百斤上下!”金水低著頭,想著前一階段排練時,秦睿如何讓他應對。

來送信的機會,秦睿是花了大價錢幫他爭取的。

這種事朱高熾只是隨口一說,自有他身邊的內監來安排,秦睿讓金水拿了一錠金子,約摸二十兩,才買到手的。

“一千七百斤?畝產竟然真如秦睿所言!這世間竟然真有畝產數十石的糧食!”朱棣聽了之後,從榻上站了起來,開始在寢宮踱起方步。

“陛下,這個產量是示範田的產量,如果普通田地,應該在畝產千斤左右。”金水在一旁,身子跟著朱棣的腳步轉動。

“嗯?何為示範田?為何差距如此之大?”朱棣聽了之後,停下了腳步。

“啟稟陛下,所謂示範田就是由專人精工細作,灌溉、施肥都及時的田地。普通農家是沒有這樣條件的,單單一個肥料,就能讓產量降兩到三成!”金水低頭,看著朱棣的腳背。

“朕也聽說過,農家肥料奇缺,哎……”朱棣微微搖了搖頭。

“肥料製造的方法,秦大人也教過奴才等人,我等用了半年的時間,研究出了幾種漚肥之法,若是假以時日推廣,百姓或許可以自給自足。”金水慢慢說道。

“哦,秦睿還會這個?”朱棣聽了之後,不禁來了興趣。

“啟稟陛下,秦大人並不會漚肥,他只是給我們將一些基本的原理,然後讓我們自己去研究。”金水將秦睿教授的一些原理和研究方法,一一說了出來。

“你說這土豆和蔬菜,還可以種在水裡?”朱棣聽了金水的敘述之後,覺得有些匪夷所思。

“是的陛下,我們已經種出了一些土豆,但產量不高,秦大人說我們的培養液,比例不對,還要再研究一下。”金水想起暖棚中那些用水培養的蔬菜,就覺得不可思議。

“這培養液又是何物?”朱棣今天聽了好多新名詞。

“培養液就是種菜的水,將一些植物需要的營養物質,放在水裡……”金水給朱棣上起了課。

這一幕,是秦睿計劃好的,金水能在朱棣面前表現好這一次,他就有上位的機會。

十二監四司八局,掌印太監秦睿根本就沒指望,秦睿指望的是金水被送去太孫府,秦睿從王彥口中瞭解到,最近朱棣想挑一批內監給朱瞻基。

朱棣應該是覺得自己時日無多了,想讓朱瞻基培養一群可以用的人。

朱棣自己的經歷告訴他,文臣武將都不可靠,只有內監和自己一條心。所以上臺之後,大用特用內監,從中*央到地方,從軍隊到各部都有太監的身影。

軍隊裡有太監監軍,使臣中有太監,收稅也是太監,織造也用太監,欽差也是太監,治河、賑災也是太監,硃批也是太監。可以說,明朝太監之禍就是朱棣開的頭。

雖然有明一代,太監的權勢沒有大到廢立皇帝的程度,但明朝太監的權力,可以說是越了任何時代,達到了頂峰。

喜歡在大明當神棍的日子請大家收藏在大明當神棍的日子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