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蘑菇與蕈

小說:在大明當商賈 作者:悠悠一劍

宦官集團就是皇帝的狗,專門出來和文官搞對立的,從地方到中*央,形成了一個自上而下的龐大集團,可以將皇帝的命令貫徹下去。

嘉靖、萬曆兩個皇帝,終年不上朝,卻能將整個國家管理好,宦官集團起了重要作用。

明初建國時,朱元璋對宦官防備很嚴,連讀書都不被允許。當朱棣上臺後,所以的重大事情,都有宦官集團的影子。

當然朱棣也有自己的考慮,宗室不能用,怕他們謀反;外戚不可以用,有前車之鑑;武勳雖然跟皇帝一條心,但勢力太小了。

文官卻從中*央到地方,把持著整個國家的執行,同時,文官還把持著百姓上升的通道——科舉。

想要進入文官體系的唯一途徑就是科考,而科考的閱卷工作就掌握在文官手中,他們可以先把一些不符合文官價值觀的人,先刷下去,讓皇帝點那些他們認為好計程車子。

不跟我一條心的,根本進不了名單,哪怕你能力再好,文章再花團錦簇,只能說對不起了,三甲之內別想了。

到了明朝後期,皇帝收稅大都經過宦官集團,為什麼?宦官貪,只是一個人貪;文官貪,是一群人貪。皇帝為了彌補軍費的窟窿,開始加徵各種稅,凡是透過文官集團徵的稅,都是十不存三,收十兩銀子,朝廷最多得三兩,這還不算文官集團享有不納稅的特權;而透過宦官集團收的稅,宦官最多也就敢拿一兩成。

文官集團最善於的一件事,就是甩鍋。加稅的事情,只有皇帝才能拍板,所以罪名永遠是皇帝的!至於加多少稅,他們可以隨意操作,畢竟“損耗”是沒法控制的,所以他們層層加碼,再上下其手,一級級剋扣、貪墨。

最可氣的還是他們要在朝堂上,裝出一份悲天憫人、誓死力爭的樣子。當然,這也是文官集團的一個策略。

歷朝歷代都是如此,文官集團肯定會選三五個正直、廉明的人出來,一是為了塑造文官集團清正廉潔的形象;二是為了拿來當對抗皇權的炮灰,有這些正直的人,大義凜然的為民陳情,其他人上下其手時,才心安理得。

大明一朝,國祚近三百年,就一個海瑞,在位時被文官集團排擠,死後卻大書特書,廣為傳頌,就是這麼個道理。

什麼“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什麼“廉潔奉公”,嘴上說著震天響的仁義道德,背地裡幹得都是男盜女娼的腌臢之事。

作為後世來的秦睿,自然知道歷史的走向,宦官集團中必須有自己的代言人。

金水還小,秦睿更小,所以時間還很長。

朱棣聽著金水的講述,若有所思的閉上了眼睛,仔細地聽著。

等第二波前來報喜的內侍到達時,金水還在給朱棣講述農業展理念。

朱棣得到了最終資料,土豆1676斤和玉米923斤,頓時龍顏大悅!即刻下旨,敕封鄭和為豐城侯,以嘉獎他不遠萬里,取回新糧種,造福萬民,有功於朝廷;秦睿指導新糧有功,晉一級,著吏部安排;司苑局有功人員俱升賞三級,皇莊佃戶賞土豆2oo斤,玉米三十斤寶鈔,二十貫。

又升官了!秦睿很開心,十六歲的正五品,除了那些勳貴、皇親,誰還能比自己厲害!按照這個度,等到三十歲,就能成為一部之長!

但他沒有時間去慶祝,幾萬畝的土豆、玉米要收,秦睿還要指導他們如何儲存。

挖地窖,是儲存土豆最簡易的方式,地窖冬暖夏涼,可以長期儲存土豆和紅薯。技術上不存在難題,如何通風是關鍵,因為地窖溼氣大,不通風的話,容易腐爛。

在挖地窖的時候,秦睿突然想到了一門生意,叫來了幾個學生。

“二牛,你們見過哪裡有新鮮的蘑菇嗎?”秦睿對著幾個學生問道。

眾人一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表示不明白。

秦睿想了想,可能是叫法不一樣,就像昆布,後世叫海帶。

“蘑菇就是一些陰暗、潮溼的地方,長出來的,像一把傘一樣!有些有顏色,吃了後會中毒。”秦睿給一群學生解釋起立

“秦先生說的是蕈吧?毒蕈、松蕈。”二牛想了想,忽然間說道。

這次輪到秦睿不確定了,蕈是什麼東西?沒文化真可怕!

最後秦睿只能讓他們先找幾個蕈,看看是不是自己說的菇。

“玉米稈是餵牛羊很好的飼料,不過要研究怎麼儲存,在我印象中,有一種青貯窖的存放方式,你們研究一下。”秦睿只好換了個思路。

青貯窖是秦睿必須完成的,因為去年年底,秦睿讓黑老四弄了很多牛羊,而且四海幫到韃靼那邊搞了幾萬頭牛羊,正在回來的路上。

如果搞不定青貯,搞不好今年年底,那些牛羊就都得餓死。

青貯是後世一種較為常見的青飼料儲存方法,把新鮮的秸稈壓實封閉起來,使貯存的青飼料與外部空氣隔絕,造成內部缺氧、致使厭氧酵,從而產生有機酸,可使新鮮飼料儲存經久不壞,既可減少養分損失又有利於動物消化吸收。

這中間,最麻煩的事情就是酵能否成功。在後世都是有專用的酵材料,來催酵,但這是大明,可沒酵材料。

玉米掰下來了,但玉米杆還沒刨倒,青貯的材料講究一個鮮,要自帶水分,才能更有營養。

黑狼幫的養殖場,離皇莊5裡地,青貯窖應該建在養殖場內,這樣才省事。

青貯窖的設計圖紙秦睿早就有了,當年種棉花的時候,他就準備搞了,但當時被各種事情纏身,他就忘了。

帶著一群學農事的學生,來到了黑狼幫的養殖基地,秦睿找來養殖基地的主事屠善,跟他說明了來意。

“秦少,要多少人幹活,您儘管說,我馬上到莊上去叫!”屠善聽了之後,心中暗喜。

每年為了養這千把頭牛、羊、馬、豬,他是費盡了心思。飼料,尤其是過冬飼料很難搞,每年為了搶草,跟多少人打過架,他都不記得了。

現在秦睿主動提出來幫他解決這個難題,他怎麼能不開心。他可是知道秦睿的手段,黑狼幫的轉變,他是實實在在看在眼裡。

“有多少人能幹活,都叫來。挖地窖,需要夯杵、碾子、竹竿都找來!該給工錢就給工錢,該給糧食就給糧食,不許剋扣!”秦睿說道。

有了秦睿話,屠善就是想搞小動作,他都不敢。很快,旁邊的村子裡的百姓,拿著各種工具都跑了過來,一天八斤小麥,還管兩頓飯,不來是傻子。

喜歡在大明當神棍的日子請大家收藏在大明當神棍的日子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