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送別陳球(1 / 2)

時間一晃,又是幾天過去,轉眼就到了陳球卸任太守離開宛城的日子。

雖然宛城離洛陽有四百里之遠,但罷免他南陽太守的旨意,還是在天子朝會的第二天就送到陳球手中。

這幾日陳球一直忙著遣散屬吏,整個太守府每日都是人來人往,基本都是興致勃勃而來,垂頭喪氣而去。

古代實行的是“一衙兩制”,亦即官員屬國家編制,由國家任免,由國家提供的俸祿供養;而吏不進入國家編制,不由國家聘用,不由國家薪金供養。

這樣一來,吏歸衙門的主官任用,他們對使用他們的主官負責。一位官員到任,帶來一批吏;一名官員卸任,又帶走一批吏。

時下實行是“三互法”,既婚姻之家及兩州人士,不得互動為官,防止結黨營私。所以官員是基本都是外來的,等到任期已滿,就要調職去另外的地方做官。

吏都是是本地的人,熟悉當地的風俗人情,可以為新上任官員提供幫助,只要能得到官員的認可,就可以一直做下去。

時下的人都比較重視名聲,屬吏的德行操守都能做到不越矩。不像後世的屬吏,成為衙門實權的掌控者,越權、竊權、弄權、專權甚至專政,令百姓深受其害。

就像後世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說的“天下諸司所用走卒不可無者,持簿書亦不可無者。然良家子弟一受是役,鮮有不為民害者。”他覺得奇怪,怎麼好端端的良家子弟,一旦做了書吏或差役就變壞了,而且很少有不害民的。進入吏的行列,為何好人會變壞?

陳球為官數十年,去過不少地方做地方官,對於遣散屬吏一事,很有心得。他當南陽太守四年多以來,屬吏們辦事還算盡心。畢竟相識一場,他也不吝嗇,根據級別的高低,每人都給予了一筆錢財。

少則百錢,多則上萬錢,但很多屬吏拿到手中並沒有表示一點喜悅來,反而推辭不要。

“我等受主君所託,有知遇之恩,這才得以一展抱負,為百姓謀事,豈能在主君離去時,索取錢財,這樣豈不讓天下人看輕!”

岑晟和張陽是最後被陳球叫進太守府的,面對陳球遞過來的錢財,直截了當拒絕道。

從今日起他二人不再擔當功曹和賊曹了,雖然一下從吏變成民,讓他們難以接受,但陳球是因為私自動用官府的糧食救濟流民,這才被朝廷罷免,現在陳球也是自身難保,他們怎麼做出落井下石之事來。

陳球見二人執意推辭,也沒再堅持,最近一段時日,由於救助流民,花費的錢財頗多,他現在手頭上也不算富裕。於是便嘆息一聲道“兩位真乃君子也!能與兩位君子共處四年,也是我陳球的福分。”

“主君謬讚了,應該是我兩人感激主君的相識,才不至於埋沒才學。”兩人對於陳球的誇讚,有些受寵若驚。

陳球擺擺手,正色道“憑你兩人的才學品行,即使沒有我,也能嶄露頭角。”

接著不等兩人回應,便開口問道“你二人今後有何打算?若是想要繼續在太守府為吏,我也可以幫忙引見。”

岑晟和張陽對視一眼,然後同時搖頭,異口同聲說道“我等即為主君屬吏,主君既然被朝廷罷免,我等也是有責任的,還有何面目繼續留在太守府為吏。主君既然都走了,我們還有什麼可留戀的呢!只恨我等還有妻兒老小要照顧,以後不能陪侍在主君身邊。”

陳球聽後多少有點感動,到了他這個位置,已經很少有事情讓他心裡起波瀾,如今兩人的忠誠,徹底打動了他,因此他沉吟一會,這才開口說道“你二人待我以誠,我也不瞞你們,接任南陽太守位置的冀州河間國的蓋升,他在當今天子還沒登基時,對天子有大恩,因此天子登基後就想補償他,可是一直未找到合適機會。”

頓了一下,陳球繼續說道“其實我這次被罷免南陽太守的經過,我姑父程璜已經告知我了,與動用官府的糧食救濟流民並無太大關係,因此你二人也無需愧疚。”

二人聽後頓時鬆了口氣,其實這件事他們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當時他們明知道陳球這樣做會觸犯朝廷的律法,但為了流民,還是沒有阻止。

“不知主君可否告知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被罷免?我等也好做到心裡有數。”這件事不弄清楚。他們心中跟有根刺一樣,想起來,就不爽快。

陳球看了二人一眼,又猶豫一會,最終開口說道“罷了,這也不是什麼機密,你二人聽後,勿要外傳,畢竟關係到朝廷的臉面。”

見二人保證後,陳球繼續道“其實就是三公為了私利,都想推自己心腹之人來當南陽太守,爭執不下後,這才讓當今天子撿了漏,便宜了蓋升。”

接著,嘆口氣道“你們也知道,自從這才這太虛吃食傳開以後,五湖四海的商賈爭相來我南陽郡買賣物品,所得利潤頗豐。而且最近聽聞無論是北地的胡商,還是南邊的蠻商,都開始聞風而動,都想從其中分一杯羹。”

陳球抿了一口茶水,繼續說道“最近一段時間,你們應該也現了,咱們宛城的商賈稅錢是直線往上升,導致了朝廷中很多權貴開始眼紅其中的得利,這才是導致我這個南陽太守被罷免的主要原因。畢竟這裡面關係到每年數千萬錢,僅僅依靠我姑父程璜那點權勢,根本阻止不了這些已經動了念頭的達官貴人。”

岑晟和張陽面面相覷起來,他們沒想到真正的原因在這裡,可真是財帛動人心啊,即使是三公這樣的人物也不能免俗。

兩人又陪著陳球說了一會話,得知陳球明日就要動身回下邳老家,便起身告辭,他們知道這時的陳球肯定非常繁忙,不僅要安排好屬吏的遣散工作,還要收拾好回家的行囊。

何況陳球這一去,也不知何年何月,彼此還能再見面。畢竟共事四年,他二人也要準備一些送行的心意給陳球帶著。

不過就在二人要離開時,陳球突然開口提醒道“你二人今後若是想往仕途上展,可多與吳詠親近。他被天子選為侍讀,這幾日估計也要離開宛城,去往洛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