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這就是門生意(1 / 3)

原本卡維是該以助手姿態一起站上演講臺的,但經過剛才那麼一鬧,臺下的情緒不穩,卡維就不去湊熱鬧了。

反正下午需要上臺兩次,有的是揮機會。

比起之前的幾項報告,伊格納茨的新術式算是回到了皇家外科學院該有的高水準,給接下去的會議定下了基調。

但“新風向”本身就是一些全新的手術嘗試、建議和對手術可能性的一種開拓,並不具備普遍性。卡維給的唇裂修復三角瓣法足夠精彩,從口述的過程和最後給出的屍體修復照片來看,這種新術式的效果肯定不錯。

但還是老問題,缺乏可以拿來驗證手術效果的例項。

“我已經聯絡到了兩位願意嘗試新術式的唇裂病人,不出意外的話,下週就將開展這兩臺手術。”

伊格納茨說道“同時我也將開啟幼兒唇裂修復術的嘗試,在孩子還未長大成人之前就對唇裂進行修補,應該可以適量減少之後的畸形和語言障礙。”

雖然沒有手術例項,但新的三角瓣手術方式足夠吸引人,又把場內的注意力從術後傷口潰爛拉回到了手術本身。

緊接著上場的還是副院長艾丁森,帶來的是他自己的手術器械“化膿性扁桃體炎的切除手術大家應該都做過,是用環形刀套中扁桃體,然後用銀叉扎入其中做固定,最後做切割。【1】

當然在鄉下的小診所裡,我們還能看到幾十年前使用的柳葉刀,不管切割刀具如何迭代更新,固定的方法都差不多,就是一根銀叉。因為用其他鑷子或者鉗子都會造成不同程度的滑脫......”【2】

在做這種切割手術的時候,病人不能平臥,因為充血的扁桃體在手術摘除時往往會大量出血。平臥會讓血液嗆入氣管,引手術意外。

所以艾丁森自行改良了一種扁桃體抓持工具。【3】

工具的效果肯定不錯,但這在手術新風向中並不算少見,基本會被當做預熱專案放在靠前的位置。

現在能排在伊格納茨之後說明艾丁森還有其他東西

“諸位,我在上千次的扁桃體切除術中現,被部分切除的扁桃體還會繼續生長,原先的感染症狀難以消退。這讓我不得不考慮是否應該做完整的扁桃體切除術,即包括其包膜一起切除。”

說到這兒,他拿上來的是簡單的手繪圖,上面顯示瞭如何做這種全新的扁桃體切除術。

“法國人從十八世紀研的‘斷頭臺’依然可用,只是在操作時需要一些小小的技巧。”【4】

艾丁森做了個簡單的手勢“在刀環套中扁桃體後,我們先不做切除,而是用手指擠壓顎舌弓,等徹底暴露出扁桃體後,再行切除。”【5】

“手術成功率如何?”臺下忽然有人問道。

“在我嘗試的3o例手術中,完整切除的有12例,成功率在36-37%。”艾丁森知道成功率並不算高,辯解道,“手術需要一些經驗技巧,我感覺自己已經快掌握其中的竅門了,在最近的1o例手術中,已經有5例做到了完整切除。”

“完整切除後就不會復了?”

“這是當然。”

“我也遇見過扁桃體重新生長的情況,這個方法倒是有一試的必要......”

經過兩位副院長的輪番上場,總算讓新風向徹底迴歸了正軌。

如果說從唇顎裂修復到扁桃體切除,讓卡維見識到了這些vienna外科醫生在精細整形上的努力,那接下去這例巨大頸旁纖維瘤切除+術後修復就已經有了現代整形手術的雛形。

腫瘤幾乎和病人的臉擁有相似的體積,為了能保證術後恢復,醫生特地預留了一塊面板作為臉皮。先行切除腫瘤,然後留下皮瓣做面板縫合。

在經歷了整整3個小時的漫長手術後,她終於恢復了普通人的樣子。【6】

“這應該是有史以來最大的面頸部腫瘤切除+整形術了吧?”

“確實,這個纖維瘤重達4.5kg,應該能重新整理記錄了。”

“術後恢復如何?”

“纖維瘤並沒有影響到骨骼和肌肉,咬合沒有問題。只不過因為長期壓迫,病人臉部依然存在一些偏斜,術中製作皮瓣時我沒有想到這一點,還是留下了些遺憾吧......”

頸部整形之後緊接著來到了眼科。

哈特曼醫院專精眼科的雷多醫生為所有人帶來了他的眼球固定技術,用一柄金屬叉輕輕刺入患者的結膜和鞏膜之中,使得斜視矯正術中眼球不再胡亂轉動。【7】

而之後的白內障摘除術卻是一場來自德國的手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