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心跳之上的修補術(1 / 2)

羅熱里尼的情況確實是不幸中的萬幸,機率非常低。

能活著上手術檯,他的運氣就已經過了絕大多數心臟火器傷傷員。而子彈擦著心臟射入後方的同時,只造成心臟切線傷,又沒有引起心臟後方其他重要解剖結構的損傷,更是讓他成了萬里挑一的真正幸運兒。

心臟後方的解剖結構在面對火器傷的時候,除了肺以外沒有一個省油的燈。不管是主動脈還是食管,修復起來都非常麻煩。

食管或許會好一些,位置緊貼著心臟,擴大切口後再抬起心尖,稍作軟組織分離就能看到,操作起來也還有空間。可胸主動脈的位置要深許多,一旦被子彈打中,光靠手指很難做到封堵,處理的難度成指數級上升【1】。

當然,奧地利每天都會出現許多傷兵,這樣的情況雖然罕見,但只要樣本夠大總能冒出幾個“羅熱里尼”。然而想要把這些“羅熱里尼”治好所需要的外科醫生卻沒可能量產,至少短時間內只有卡維一人。

手術檯邊圍站著許多人,剛才唱衰心臟手術的呼聲早已經消散殆盡,留下的只有無盡的好奇心。

可惜的是,羅熱里尼左胸上手術視窗暴露有限。在接納了手術四人的觀察後已經變得非常狹窄,無法包容太多的視線。

這使得真正能看清手術的只有站在最前方的那幾個人,其他人想要看清畫面,除了需要有足夠的身高之外,還得有一雙好眼睛和良好的觀察視角。

這其中就包括了剛才出言禁止心臟手術的比爾羅特。

他從來沒有否認過心臟外科手術的可行性,因為他自己就在動物身上試過,成功率很低,但並不是零。就是親自做過這類實驗,知道手術成功率低,所以他質疑的是心臟外科實施的必要性和安全性。

在絕大多數外科醫生的固有認知裡,風險極高的心臟外科就是外科的極限,沒有任何一種方法能逾越這個困難,就和馬西莫夫當初認定腹腔手術是外科的極限一樣。

就在幾年前的巴黎外科大會上,比爾羅特就和好幾位外科醫生一起給心臟外科手術定下了基調,至今這些內容都仍在他腦海裡迴響著【2】

“比爾羅特老師”

比爾羅特兩眼盯著開啟的手術切口“別看著我,我並不認同心臟手術。”

“即使羅熱里尼被我救治成功,你也不認同?”

“那說明他的心臟外傷並不嚴重,保守治療還是可以熬過去的。”

卡維笑了,解釋道“如果沒有血壓心率的數值,只單看症狀的話,確實難以判斷他的傷情。可他的生命體徵並不穩定,並且有進一步惡化的趨勢。說實話,心包腔內如此多的血凝塊和不斷外溢的鮮血,再晚半小時或許就來不及了。”

比爾羅特很頑固,頑固到至今都不願承認卡維的《微生物論》。

但外科手術不同,手術場面和解剖結構都要比微生物直觀許多。再加上本不該出現在1866年的生命體徵數值、休克的定義和卡維這個異類,都在讓比爾羅特的認知生改變。

雖然他嘴上不承認,可就在剛過去的半小時裡,他對外科手術的信仰和理解又一次被擊得支離破碎。這種完全顛覆認知的奇妙體驗比爾羅特並不陌生,因為在四個月前,他就已經在米歇爾廣場的手術看臺上感受過了。

至於多久才能重新拼合在一起,那就得看手術是否真的能完成,以及羅熱里尼術後的恢復情況了。

在維也納,比爾羅特靠副院長的頭銜還能壓著卡維,然而現在的卡維卻並不在意他的看法。要塞醫院裡他說了算,開胸手術還算順利,作用也顯而易見,根本沒有停下的必要。

他把鉛質彈頭丟進了彎盤,問道“血壓心率?”

“9o/48,127。”

“看來咱們偉大的帝國士兵緩過來了。”

卡維看著輸液架上琳琅滿目的玻璃瓶,稍稍降低了垂體後葉提取液的滴“子彈在穿透他的左上臂後大幅減,所以射入位置不深,也沒有生爆裂的跡象。現在子彈已經取出,只要做好心臟縫合再放置引流管就能完成這臺手術。”

“竟然真的要做縫合,太瘋狂了!”

“簡直難以相信,要在這樣一顆心臟上做縫合,難度可想而知。”

“這真的能做到麼?”

周圍眾人出了各種各樣的驚歎聲,誰能想到本來遊離於外科手術之外的心臟外傷,竟然轉眼間就成了外科手術的治療專案。

和輾轉於大城市工作的比爾羅特不同,許多外科醫生並不來自文明優雅的維也納。他們接觸到的奧地利人爭吵時往往會選擇匕或者餐刀,心臟則是重點攻擊物件。

“如果真的能成功處理心臟外傷,可能許多人就不會死了。”

“這真的是難以形容的一天,太神奇了”

卡維要的就是這個效果,但心臟的縫合並不容易,至少現在還不能讓盧修斯來做“盧修斯醫生,我們再換個手,由我來堵住破裂口。”

盧修斯的精神高度集中,手指不停感受著心臟的快跳動。他之前也在心裡質疑過開胸縫合心臟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可現在外科醫生的本職追求霸佔了他的所有腦神經,這些都不再是問題。

太刺激了!

實在太刺激了!

不想放手,真的不想放手!如果可以的話,他願意就這麼按著破裂口,一直按著。

畢竟心臟不是腹腔臟器,能乖乖地停在原來的位置任憑醫生處理。活人體內的心臟時刻在跳動,尤其是那些破裂的心臟,跳動次數肯定過1oo,頻率之高,對手術操作影響之大,不用明說,只靠兩眼去看就能感受到。

冰冷的屍體無法復刻心臟的跳動,想要在屍體上感受心臟跳動是不可能的。19世紀也沒有體外迴圈,想要學會在心臟上做縫合除了大量使用動物實驗外,就只有在手術檯上反覆練習才行。

對盧修斯和廣大隨軍外科醫生而言,接下去沒可能接觸動物,有的只有傷兵。

其實就算回到格蘭茨,他也沒多少閒錢去不斷購買活體動物做心臟修補的實驗。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