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皇莊

不一會溫體仁,徐光啟,範景文,畢自嚴四人就來到了御書房。

軍器局的孫元化和畢懋康沒有來參加大朝會,其實他們除了軍器局基本哪都不去,早朝一次都沒有來過,除了偶爾的要鐵要人的奏章,崇禎能看到之外,其他時候都想不起來有這兩個人。

“臣等拜見皇上。”

溫體仁四人一進來對著崇禎恭敬的行禮,“起來吧,這裡也沒有外人,隨便一點,大家都是自己人,”崇禎笑了笑,此時他身上的綁帶已經全部去除了,“來人,上茶。”

隨即四名太監過來給溫體仁等人送來一杯茶,四人齊聲道,“謝皇上賞茶。”

崇禎揮了揮手,四名太監立即退出御書房,“今天朕宣佈的幾件事,無一不是對朝廷至關重要,朕希望你們能全力以赴,儘快去實行。”

“溫愛卿,一條鞭法的重新啟用就要靠你這個輔了,早日清丈完全國田畝,讓朝廷的收入多一些,朕已經免了陝西和山西三年的賦稅,明年朝廷的稅收就要減少許多。”

溫體仁一聽崇禎把自己當成自己人,心中暗喜,當即開口道,“微臣回去立即安排一條鞭法的事,請皇上放心。”

要想重新啟用一條鞭法很容易,難就難在下面的官員會不會照做,不過溫體仁當了這麼久的官,手底下自然也有一票支援自己的官員。

接著崇禎看向畢自嚴,溫和道,“畢愛卿,你回去後立即從戶部抽調人手組成工商局,商稅就先從京城收起,再慢慢向南方擴充套件。”

“皇上,這個商稅是不是誰的店鋪都要徵稅?”畢自嚴嚴肅道,“京城很多達官貴人,這些人開的商鋪都是大商鋪,如果向他們徵稅的話,立即就可以收到一大筆錢。”

“不過這些人的錢不好徵,徵稅的都是一些小官小吏,如果有人以勢壓人怎麼辦?”

畢自嚴的這些擔心完全是看的見的,紫禁城這地方彙集天下最有權勢的人,皇親國戚,文臣武將,勳貴遍地都是,一間不起眼的店鋪可能背後的主人就連著後宮的哪位妃子,也可能是國公府。

原來徵稅的官員對於那些大商鋪根本不敢去徵,只能去找一些小商小販徵稅,自然徵不到什麼錢,還容易引起民憤。

“他們敢,工商局的官再小也代表朝廷,他們的背後是朕,誰的勢比朕還大,”崇禎虎軀一震,嚴厲道,“不管是誰的鋪子都要交稅,膽敢抗稅不交的人,不管背後是誰全部抓起來。”

“商稅對於朝廷來說至關重要,絕不能敷衍了事,告訴工商局的官員,如果誰被欺負了儘管來找朕,朕替他做主,做的好朕重重有賞。”

“微臣明白了,回去臣就立馬安排精幹官員收取商稅,”畢自嚴正色道。

這一次商稅開徵就不能手軟,就是有再大的阻力崇禎也要執行下去。

就算明朝的商業沒有後世那麼繁華,但是也比現在田賦更多的錢,古代只有宋朝比較重視商業稅,南宋之所以能以半壁江抵擋蒙元幾十年的攻伐,這背後就是南宋可以從商稅方面拿出大量錢糧支援戰爭。

如果單靠田稅的話,南宋早都亡國了。

“範愛卿,放軍餉的事,事關重大,為了防止將領侵吞士兵軍餉,朕派錦衣衛在旁監督,一旦查出哪個將領伸手,錦衣衛可以直接把他扭送進京審訊。”

“朕希望你理解,”崇禎看著兵部尚書範景文,“現在大明朝的軍隊,不管是京營,地方衛所,邊軍吃空餉的問題都很嚴重,朕希望朕的錢是真正到士兵手裡,而不是被將領收進自己腰包。”

“微臣明白,”範景文點點頭,“有錦衣衛監督更好,那些將領就不敢那麼放肆了。”

“一百萬件棉衣製作的怎麼樣了?什麼時候能全部做好?”

“回皇上,現在已經做好八十多萬件,這個月底應該能全部做好,”範景文笑著說,“棉衣快做好了,這個工錢也該放了,京城很多家庭都等這筆錢過年呢。”

“畢大人,我送給你的摺子要批了吧,不然百姓們鬧起來也不好看。”

“年底了,各地都在朝戶部要錢,國庫實在緊張,”畢自嚴面露難色。

“國庫困難,但是老百姓為朝廷做棉衣,這工錢還是要給的,要多少錢?”崇禎問道。

“皇上,因為要的急,很多都是連夜點燈縫製,工錢大概要1o萬兩,”範景文開口道。

雖然軍餉有一千多萬兩,但是這些都是放邊軍軍餉的,範景文可不敢挪用,他的前任已經用命證明了什麼叫有命拿,沒命花。

“嗯,十萬兩不多,畢愛卿立即給批了,這些錢也不用等到棉衣做好,可以提前下去,讓老百姓早日拿到錢。”

1o萬兩看著雖然多,可是這些做棉衣的百姓每人也就能分到1--2兩銀子。

這點錢對於來說崇禎沒什麼,可是對於老百姓來說,這就是自己一個月的收入,是一個家庭的重大收入。

“遵命,”畢自嚴回道。

接著崇禎看向徐光啟,“徐愛卿,朕給你準備了一百萬兩用於明年的甘薯種植,不知道夠不夠?”

“夠了,夠了,”徐光啟笑著點頭,“皇上,錢是夠了,不過老百姓沒見過這種東西都不太願意種,微臣也不能強求百姓種,現在種植的田不夠。”

“微臣斗膽,請皇上准許在皇莊種植甘薯,為老百姓帶個頭。”

“皇莊?”崇禎疑惑的看向王承恩,他從沒有聽說過這東西,難道皇帝還有田?

“皇爺,皇室的皇莊一共有三十三處,大約有3萬多傾地,這些都是歷代積累下來的,”王承恩走過來說道。

崇禎覺得很奇怪,皇帝富有四海,怎麼還要置辦田地,難道也學地主一樣收租?

皇莊是明代才開始的一種特有現象,始於永樂時期,不過那時候皇莊還比較規範,都是圈佔的荒地,也只有幾千傾,這對百姓影響很小。

皇莊數量真正猛漲的時期是武宗朱厚照,他抄了很多人的家,而且手下大太監劉瑾他這個人比較狠,不擇手段對百姓巧取豪奪,於是皇莊數量一下增到三萬多傾,而且是連在一起的大量良田。

原先的皇莊是抄沒官員和荒地所得,而到了明武宗時,京城周圍人煙稠密,根本沒有荒地,皇莊連著一大片,總不可能這一片恰好都是犯官田地吧,一定有很多普通老百姓的田。

古代封建社會,田地就代表了錢,有大量的田收租才被稱為地主。

喜歡大明最後一個大帝請大家收藏大明最後一個大帝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