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京營騎兵統領

其實皇室要個幾萬傾的田,天下完全供養的起,可是大家別忘了,大明除了皇室還有各地眾多藩王,權貴。

皇莊的設立,其實是開了明代土地兼併的先河,皇帝起了一個很不好的帶頭效應,在明朝中後期,土地兼併越演越烈,很多百姓被逼的沒有田,只能去當佃戶幫地主種地,這和朱元璋的父親很像。

無地的百姓越多,這就像一個隨時會爆的火藥桶,只待一個時機,崇禎很不巧剛好趕上了,不管他多麼努力也只能當個亡國之君。

“朕有這麼多的皇莊!”

崇禎很震驚,他當初還指責福王佔了2萬傾地,聚集大量良田,沒想到自己才是最大的地主,這不可笑嗎。你自己都兼併百姓田地,有什麼資格說別人。

“是的,”王承恩點點頭。

“這皇莊在哪?”

“皇爺,皇莊都是京畿附近。”

“皇上,皇莊如果全部種上甘薯的話,可以更快普及甘薯在北方的種植,”徐光啟看崇禎的樣子以為他不願意,“而且皇莊種植也很方便,您下令就可以了,可以節省很多時間。”

徐光啟在北方推廣甘薯種植其實不是很順利,老百姓不認識甘薯,擔心種不好,一塊地種了甘薯就不能再種小麥了,影響一年的收成,而且官府也不兜底,所以很多百姓都不願意種甘薯。

“可以,大伴,吩咐下去,明年皇莊全部種甘薯,全部聽徐大人指揮,”崇禎微微點頭,同時心裡打定主意,要去皇莊看看,在他印象裡,地主都是剝削的,給地主打工的佃戶生活一定很窮。

“遵旨,”王承恩回道。

這時一名太監在外面稟報,“皇上,畢大人和孫大人,李大人他們在外面等候。”

“讓他們進來。”

隨即,孫元化,畢懋康,李邦華,秦良玉,曹文詔走了進來,同時說道,“拜見皇上。”

“賜座,賞茶,”崇禎微笑道。

隨即太監搬來五張圓凳和五杯茶。“大家請坐吧,今天把你們招來,主要是商議一下軍隊的武器情況。”

李邦華等人按照官職大小坐了下來。

“皇上,三萬匹戰馬已經到達京營,微臣正在組織士兵緊張訓練,”李邦華先開口,“這些騎兵應該由誰統領,請皇上示下。”

曹文詔緊張的看著崇禎。

古代騎兵部隊基本可以以一打三,打五,三萬人的騎兵部隊已經算得上一支強大勢力了。

“嗯,戰馬朕給你買來了,你們可要好好訓練,”崇禎微微一笑,“騎兵只有聚集在一起威力才更大,三萬騎兵朕就不分開了,如果戰馬不夠,你再派人去林丹汗那裡購買,如果士兵不夠,那就去再招,總之一句話,朕手中要有一支三萬人的騎兵部隊。”

“這支騎兵朕要裝備最好的武器,給最高的軍餉,最嚴的軍紀。”

“最重要是隻聽朕一個人的命令,曹將軍,你能做到嗎?”崇禎看向曹文詔。

“皇上,末將保證這支騎兵一定是皇上手中最鋒利的刀,誓死效忠陛下一人,”曹文詔站起來激動的說道,“皇上說向東,絕不向西,末將願為陛下赴湯蹈火,披肝瀝膽.......”

“停停停,”崇禎連忙擺手,曹文詔聽崇禎的意思是讓自己掌管這支騎兵部隊,激動的語無倫次,把事先背好的各種效忠詞語一股腦的說了出來。

“曹將軍,不要激動,朕把你調來京營就是準備把騎兵部隊交給你統領,”崇禎笑著說,“朕聽說,你每戰必先,帶頭衝向敵陣,不管對面是建奴還是亂賊,你都敢拔刀衝鋒,這才是一個武將該做的事。”

“這支騎兵你做主將,秦將軍的兒子給你做副將,朕希望你倆互相配合替朕打造出世上最強騎兵部隊。”

“末將替我兒謝皇上隆恩,”秦良玉起身向崇禎恭敬行禮。

“秦愛卿起來吧,不用多禮,大明正需要馬將軍勇將,”崇禎笑了笑,伸手虛扶,“這也是朕對你馬家白桿兵數次保家衛國的賞賜。”

其實崇禎這樣做的目的是平衡,雖然對曹文詔信任,但是必要的平衡也是必要的,這對曹文詔也算一種保護。

這支三萬人的騎兵部隊崇禎打算給每人準備一支騎槍,一把刀,以後還會再給每人配備雙馬。

在他計劃中,這支騎兵部隊屬於輕騎兵,士兵也不再穿重重的鐵甲,而是選擇更輕便的棉甲,在遠處先用騎槍射擊,近處則用刀,長槍等,當然弓箭暫時不能完全捨棄,距離真正的火器部隊還有一段路要走。

起碼子彈沒做出來,騎兵還是要靠燧槍和手中的刀作戰。

溫體仁看著眼前的曹文詔,眼珠轉了轉,暗道,“看來皇上對於這個人很看重,竟然把三萬人的騎兵部隊交給他,以後要多多留心。”

要知道明末的吳三桂駐守山海關手裡就是有三萬多的關寧鐵騎,才有資格和崇禎,李自成,滿清三方討價還價。

三萬騎兵用的好,甚至可以抵的上二十萬步兵。

其他人也都羨慕的看著曹文詔,如果不出意外,曹文詔以後必然是一方統兵大將。

“曹愛卿,以後你就是騎兵統帥了,可不能再隨便帶頭衝鋒,”崇禎看著曹文詔囑咐道,“衝鋒雖然可以調動大軍士氣,但這很危險,你已經不是統領幾千人的將,衝鋒陷陣的事就交給別人去做,你在後面指揮全域性。”

歷史上曹文詔帶領三千騎兵衝進十萬流寇陣中,孤立無援,最後被活活耗死,這雖然看著很勇猛,但是對於大局不利。

“謝皇上關心,末將知道了,”曹文詔心情漸漸平靜下來,對著崇禎恭敬行禮。

“好了,現在士兵,戰馬都有了,就缺少手中兵器,”說著崇禎看向畢懋康和孫元化,“畢愛卿,孫愛卿,現在大家可都在等你們的火槍火炮了。”

“現在軍器局有多少火炮,多少燧槍了,除了鐵料之類的還有什麼需要嗎?”

現在工部煉的鐵大部交由軍器局使用,還有一部分用來造弓箭。

“皇上,現在鐵料供應充足,現在最需要的是時間,”畢懋康開口道,崇禎對軍器局的重視可以說達到了頂點,要錢給錢,要人全國調人。

現在工部的鐵料全部朝軍器局運,朝廷所有的工匠也在軍器局,反正畢懋康和孫元化提的合理要求崇禎全部都滿足了。

他倆的壓力非常大,軍器局成立時間太短,兩月不到,產量雖然每天提在提升,但是想生產出裝備十萬士兵的武器,最少也要二年以上。

喜歡大明最後一個大帝請大家收藏大明最後一個大帝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