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革命軍的戰略思想(1 / 2)

瑪卡巴卡王國,位處於南海。是一處因為貧窮,且交通不達的非加盟國。眾多的不法分子,肆意在這個王國燒殺搶掠。就連這個國家的貴族,都是貪婪無比。

為了解救這個可憐的王國,於水火之中拯救人民。革命軍中地位僅次於革命軍總司令官的二號人物,參謀總長薩博。帶著司令官的命令,前往這個國度引導民眾。

在經過長時間不懈的鬥爭,一把熊熊燃燒的大火點燃了王宮。無數手染鮮血的貴族,被憤怒的民眾們送上處刑臺。雪亮的凌厲閘刀隨著韁繩的拖放,而落下。

在鋒利的刀鋒下,無數吸食著人民骨血的肥胖臃腫的貴族。在民眾的吶喊聲中,接二連三被砍掉了腦袋。宮廷裡不斷燃燒著的熊熊烈火,代表著過去的終結。

以及新時代的到來!!!

在所有人的注目下,隨著瑪卡巴卡王國的暴君國王。罵罵咧咧的被送上處刑臺,見到屠刀後又卑微的討饒,再處以絞刑。在不斷燃燒的大火中,宮殿的支柱被燒斷。

無數的瓦礫,帶著焦熱的臭味和熱量。它們腐朽的制度,跟隨著那些骯髒貴族的人頭落地,而徹底消失在歷史之中。人民們激動的抱在一起,歡呼著生命的新生。

和宮殿一起倒塌的,還有那些貴族階層,費盡心思建立起來的恐怖統治。當最後一簇火苗熄滅,無數的灰燼,隨著微風吹到了天邊。那景象就好似,雪花漫天飛舞。

民眾們呆呆的看著,那些飄在空中的灰燼,眼眶裡流下了熱淚。他們的表情,有些呆滯。但難以掩飾,他們內心的歡喜,淚水止不住的從臉頰兩側滑落。

如果革命軍想要為平民,創造出美好的未來。必然是要用,鮮血澆築的。先輩們的經歷告訴了我們,雖然武裝的暴動不一定能讓革命成功,可凡是不武裝的革命一定是失敗的。

又是推翻了一個非加盟國的暴力統治,瞥了一眼陷入喜悅的民眾。薩博露出了微笑,當被激起的土塵緩緩散開。他從懷裡拿出了一個防竊聽的電話蟲,打了起來。

“布魯布魯~”

“是龍先生嗎?我是薩博...嗯!...我們已經把革命的火苗,在瑪卡巴卡王國點燃起來。好的...我知道了,接下來那幾個南海王國的武裝起義,我會去負責的。”

在薩博彙報完情報後,他放下了電話。與此同時,偉大航路後半段,素有“白土之島”稱呼的巴爾迪哥。這是一座純白的沙漠之國,周圍遍佈黃沙、亂石。

雖然在表面上,這是一處荒蕪的小島。可鮮有人知,就是這絲毫不起眼的地方,會是革命軍的基地大本營。而在一處有著無盡由白沙流淌的沙海......

數座破敗的城堡建築物,在無盡的白沙中,空蕩蕩的屹立著。在其中一座巴比倫式的高塔,多拉格習慣性的,如往常一樣面朝東方遠眺,看著旭日東昇。

為了崇高無比的大義,為了推翻腐朽的世界政府,讓人民都得到自由。為了實現自己心中的夢想和抱負,多拉格看著世界地圖中北海,逐漸陷入了沉思。

同世界政府鬥智鬥勇,時間已經快要過去二十年了。為了革命的成功,透過艱難的探索。在革命軍和人民的集體奮鬥中,革命軍走出了一條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新道路。

要想領導革命軍戰爭勝利,和建設根據地。革命軍就必須如同海綿一樣,吸取所有有用的東西,充實自己。而李萊德他們奪走北海的方法,給多拉格開創了一個新思想。

在以軍事展暴動中,多拉格明白了槍桿子裡面出政權的思想。武裝鬥爭之所以是革命的特徵,是因為世界政府他們總是用赤裸裸的暴力,來維持其統治。

所以想讓自己的聲音,讓那些世界政府高高在上的高層聽到。武裝的暴動,是非常有必要的。既然合法鬥爭,無法積蓄起革命力量。那麼就必須走出,另外的一條路。

只有拿起革命的武器,才能更好的進行戰鬥。這一年來透過對“北海聯合國”的案例,做出解析。多拉格在領導革命實踐中逐步摸索出,一套特別的展道路和總戰略。

那就是在世界政府不想插手,且統治力量比較薄弱的非加盟國。動下層民眾的武裝起義,建立起人民的軍隊。再建立起革命軍根據地,穩步展。

只有讓處於劣勢地位的革命軍隊伍,保持有生力量。如果處於弱勢地位的競爭者,只會跟強勢企業進行不自量力的對抗。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覆滅。

李萊德的北海政策,讓多拉格明白。也許靠著“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可能是奪取勝利的革命道路。只要把武裝鬥爭、土地革命、建立政權結合起來。

再進行戰略性轉移,取決於你所處的具體消費環境和實力。進行避實擊虛,形成圍魏救趙的局面。到時候等世界各地都點起了火苗,就是想撲滅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你可以將資源轉移到,具有展潛力的成長型市場。也可以轉移到競爭,相對不激烈的完全競爭市場。當然你也可以開創尚未開的,具有消費潛力和購買力的新興市場。

所以建立起自己的小地盤,使之成為戰略基地。積累展革命力量,武裝人民和根據地的展,是非常有必要的。要知道世界政府,只招收那些富裕的國家,成為加盟國裡的一員。

而世界上絕大多數的國家,都是極為貧窮的。比起那142個加盟國,剩下的那些非加盟國的數量,居然有一千來個。而只要將非加盟國都納入,革命軍的一部分。

再以數量逐步對那些加盟國,進行包圍的戰略優勢。那麼革命的成功,也只是時間問題。於是這就有了下派各個革命家,到達其它海域的小王國,起暴動的原因。

而且打著小心為上的核心思想,革命軍建立的小塊根據地是散亂的,不相關聯的。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這些國家都以包圍圈的方式,將各個加盟國包圍其中。

這就是強調的以城市為中心,再積極準備城市與鄉村相配合相適應的動員。除了可以在長期戰鬥中逐步鍛鍊、積累、展革命力量,逐步削弱敵人的力量。

接著改變敵我力量的對比,因為市場競爭的實質,是競爭企業之間的力量對比的改變。無論是敵人變弱,還是我們變強。儲存有生力量、以面制點、戰略轉移和地緣經濟。

最終由一開始敵大我小、敵強我弱的局勢。演變成我大敵小、我強敵弱的局面。這時候再趁機,一舉攻佔那些加盟國,好奪取全世界革命的勝利。

乍一看這個名為“農村包圍城市”的政策,看起來很是怪異。可實在際上卻有著很多精妙之處,雖然實施起來很費時間。可在理論和實踐上,證明了這確實是個有效的政策。

北海聯合國,這個案例的成功。走的就是堅持實事求是、一切是從實際出的思想。打破了思想禁錮和教條主義的束縛,將革命的真實情況和現實相銜接。

而且李萊德他們的成功,以及獨特的創新意識,可以說是社會前進的動力所在。不僅在世界範圍內的革命運動中,開闢了新道路,併為其它的民主革命提供了榜樣。

就如同李萊德他們,想要以北海為根據地,逐漸建立起蠶食世界政府政權的政策。雖然他們並不是革命軍,可他們所做的那些事,依舊有著一定的借鑑意義。

尤其是那根據實際情況出,注意聯合國。這些年的展狀況。逐漸開放了市場,努力融入世界經濟體制中。使國內企業的競爭力增強,經濟高展。

以經濟展為中心,制定出符合聯合國,實際情況的政策。使得聯合國在一條獨特的道路上快前進,這是一條以前沒有任何國家走過的,但卻適合革命道路的政策。

所以每當想到自己想到,沒能把李萊德這個天生適合“幹革命”的這一員大將。拉入革命軍的陣營,多拉格就後悔不已。真的是太可惜了,多好的夥伴啊!

---聖地瑪麗喬亞---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