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九章 為家 為天下 為誰(2 / 2)

武裝鹽丁在每處都是大肆的清查,比如說青州和兗州兩府之間的一些州縣,地方深處內陸,既不靠海,也不靠運河,周圍也沒有什麼軍隊的營地和匠坊,這樣的地方,探子只要是腦袋不傻,就不會來這種地方紮根潛伏。

可膠州營的武裝鹽丁們照樣是查個不亦樂乎,誰對山東兵馬有怨言,誰對鎮東將軍李孟有看法,誰對山東的現在陰陽怪氣,山東鹽幫和靈山商行多少都會有些知曉,這次的清查就是比照這些人的名單一個個的來。

致仕官員、官吏的親眷、那些因為膠州營的措施受損的地主士紳,還有哪些讀書人,基本上都是富裕人家,窮苦人差不多都因為李孟的屯田政策保住性命,而且在軍管之下,誰也不敢亂說,有個鹽丁頭目甚至喊出了“人人要過關,世上沒有誰是無罪之人”的口號來,士林之中一時都悚然了。

也就是這些不在膠州營的統屬,又覺得自己是有資格說話的人才敢妄言,這些人都算是富戶,為富不仁這四個字,並不是空口來風的。這些人多多少少都有些黑心的勾當,而且在這樣的大災之年,要還想保持著富裕,一般都不能太心軟。

即便是這些毛病都沒有,人生在世,誰又不犯些錯誤呢,只要是有錯誤,那就可以深文周納,就在武裝鹽丁的查緝之列,就算最後查出來沒事,每天裡幾百個武裝鹽丁耀武揚威的到你莊子裡轉悠,誰都受不了,偏偏他們又不吃你的喝你的拿你的,說破了天去他們也都佔著道理。至於這個算不算無限發揮,解釋權那是在山東巡撫衙門,在山東布政使司,山東按察使手裡。

被查到的這些罪名,平日裡地方官府有的是不敢管,更多的是懶得管,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就過去了,現在當官的油水,可全靠這些人的孝敬了,那些和膠州營貼得近計程車紳誰還理會地方官。

知縣、知州心裡面也是有很多的牢騷抱怨,和這些被武裝鹽丁查緝的人頗有共同語言,但這次也都是蔫了,人在矮簷下,不得不低頭啊,他們都這樣自我安慰著,當然也有人想的,是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了。

有些官吏有心想要護短,但巡撫衙門、布政使司衙門、各兵備道、各知府衙門都是下了嚴令,要求對“義勇”也就是武裝鹽丁的行為要全力的配合,對不法之徒要嚴加懲處,不得庇護,山東巡按御史甚至是行文各府,要是哪個官吏敢於拖沓政事,妨害執法,本官一定據實參劾,絕對不要有僥倖心理,本官往日裡因為參劾的人太少,所以捱了都老爺的排頭,今日斷然不會姑息,彈劾一個是彈劾,彈劾一百個照樣是彈劾,定然不會冤枉一個實心用事的人,也決然不會放過一個不力之人。

何況,鹽丁們把事情查出來之後,也不會立刻就走,還要在當地等官府拿出個處置的章程來,不出結果是不走的。

崇禎十四年的九月到年底,整個山東,在李孟控制的區域裡面就好像是刮過了一場風暴一般,所有有異議的個人和家族都是遭到了打擊,而出手處理他們的,正是他們覺得和自己站在一起的地方官府。

有的人傾家蕩產,有的人遭了些皮肉之苦,也有的人被嚴厲的警告,已經是死心塌地跟著膠州營的那些地主士紳們,都為自己感到慶幸。那些一直是沉默著做中立觀望的人家,也是知道自己應該做出抉擇了。

即便是那些在兗州府和東昌府,和李孟系統有些距離的豪門地主,也都是感覺到害怕和驚慌。

他們不在李孟的系統之中,的確是少承擔了很多的責任,並且很是自由,但他們的庇護者,沒有李孟這麼強大的武力,放眼周圍這些地方,貌似最強大的還是山東總兵李孟,何況最近有聽說他在河南砍了幾萬流賊的腦袋。

是該考慮考慮長久的事情了,山東境內,家中有產業的人們都是在琢磨這個事情。

這次的清查過後,李孟系統在山東民政和經濟這一方面的效率大大的增加,令之所至,順暢無礙。

附帶說一下,山東大半個省的清查,共查出來韃子細作四十餘名,都是居住在山東邊境的城鎮裡面,沒有辦法深入,另外,鹽丁排查,被查出來有不法行為士紳文人共有將近三千多。

時間回到九月中旬,莫太監離開山東之後,沉默了好久的孫傳庭派人來請李孟前往,李孟那次有些激動的滔滔不絕,幾乎是把來這時代的心裡話都是說了出去。

緊接著就是領兵出征,出征前曾經跟看守孫傳庭的吩咐過,膠州營內大小事務的檔案,凡是要到自己這邊閱覽的,也給孫傳庭送去一份,問問這位孫先生到底有什麼建議,並且把這些建議抄錄下來,給劉太監、周揚、寧乾貴一干人閱覽參考。

不過李孟回來之後,看守孫傳庭的人卻稟報說,儘管輕重不同的檔案始終是不停的送到孫先生的宅院中去,但孫傳庭始終沒有在檔案上寫過一個字,也沒有說過一句話,聽到這個以後,李孟很是惋惜,開始考慮是不是放棄。

莫太監走後的這個邀請,倒是讓李孟很意外,膠州營明面上發生的各種事情都有人講給孫傳庭聽,當然本意也是想要這位孫先生提出意見和建議,可李孟總覺得這次孫傳庭的求見是要冷嘲熱諷。

“孫先生,幾月不見,你怎麼憔悴成這種模樣!!?”

去那宅院裡面,院子之中沒有太多變化,孫傳庭的兩個兒子明顯是精神很足,而孫傳庭的二兒子已經是健壯不少,據說每天都是跟著膠州營的親兵訓練,訓練他的那名親兵把總跟李孟說,這小子很有點天賦。

可孫傳庭竟然比剛從詔獄裡面救出來的時候還要憔悴,儘管鬚髮一直有整理,可看著人還是虛弱異常,兩頰深陷,雙目紅絲密佈,已經是瘦弱的已經有些脫形,李孟看了之後,真是大吃一驚,脫口問出了那句話。

問完之後,李孟扭頭招呼親兵,厲聲的說道:

“去把看守這院子的人叫來,本帥不在的這些日子,他們到底如何對待孫先生!”

那名親兵剛轉身,就聽到那邊孫傳庭開口阻攔道:

“李大人莫要動怒,不幹下人的食,是老夫心中苦悶,這才把自己弄成了這副模樣,不妨事,不妨事,過幾日多吃些飯食也就好了。”

本來李孟還有些擔心孫傳庭會絕食以自明心志,雖說自己打算放棄,但讓這樣的人才死在自己面前,總歸是可惜。

聽到對方這麼說,李孟禁不住心中一喜,如果孫傳庭說這個是真心話,那說明他的心態還真有些轉變了。

李孟開口笑了笑,溫聲說道:

“孫先生,不管文武,無論要做什麼,若沒有個健壯的身體,可就一切休提,等下我給你請個郎中來,好好瞧瞧,飲食用度上也要大方些,不要替李某儉省……”

孫傳庭坐在座位上抱了抱拳,澀聲的開口道:

“多謝李大人的關心,孫某自己的身體,自然會愛護。”

場面稍微安靜,下人們端著簡單的酒菜飯食上桌,孫傳庭那邊看來已經是開始調養身體,給他準備了白粥和一些清淡的小菜,不過孫傳庭的心思顯然不在這飯食上,等下人離開,就開口說道:

“傳旨的內官離開山東了嗎?”

“前日走的,估計回到京師應該會被萬歲擢升賞賜,畢竟這差事他辦的也算完滿,京師上下想必會很滿意。”

一問起這件事,李孟臉上禁不住掛上了笑意,朝廷的手法笨拙,卻包藏禍心,卻被他借力打力,給自己賺到了很好的局面,聽人問起,禁不住要多說幾句:

“李某是鹽販子出身,肯定眼界是淺的,給個雜號將軍,肯定就歡天喜地了,這八百兩銀子想必不能當作尋常的銀子看,萬歲賜下的銀子,當然要頂別處的十兩金子,提拔個太監做鎮守中官,那也是把山東當成大鎮來看,李某感激涕零,感激涕零!”

孫傳庭怔了怔,緊接著臉上露出苦笑的表情,低聲介面說道:

“當今聖上,總是把事情想當然,又覺得自己天縱英明,做這等糊塗事也不是這一次,不過李大人,這話說回來,這欽差一來,你對這手中的兵馬抓的又是緊了幾分,下面也忠心了許多了吧!”

聽著對方心態和話語中的種種變化,李孟的心情也是跟著變好了不少,禁不住做了個搞笑的舉動,起身朝著北面抱拳說道:

“全是聖上恩典,臣下感激不盡。”

“咳咳”孫傳庭明顯是被嗆到了,在對面咳嗽了起來,喝了口粥,這才是平復了下去,笑著開口說道:

“李大人真是忠心耿耿的典範,你這番話要是跟朝廷諸公當面講述,不知道有多少人會目瞪口呆。”

“孫先生,李某的言語雖然是笑談,卻也有幾分的真實,若沒有這聖上的大政和兗兗諸公的英明,李某又怎麼能從微末一步步的走到今日,心中的確是感激不盡啊!”

孫傳庭看著對面滿臉笑容,侃侃而談的李孟,心中卻想到:你從微末卑賤到今日的地位,未必是上面的糊塗,莫非真是有天命不成。心念所及,孫傳庭長嘆了一口氣,悠然的說道:

“老夫操勞一生,常自詡忠義,今日卻有些糊塗,這操勞忠義,到底是為這天下呢,還是為聖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