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狼狽為奸(1 / 2)

小說:相寶2:秘物 第728章 作者:炎宗

埃貢·席勒,宛如一顆璀璨的流星,劃過本世紀初歐美藝術殿堂的上空。

189o年,埃貢·席勒出生於出生奧地利圖爾根的一個沒落貴族家庭,父親在他十五歲那年梅毒去世,隨同舅舅一起生活。16歲時,他考入維也納藝術學院,親妹妹葛尓蒂是他的第一任模特。

兄妹倆都繼承了家族優良的血統基因,葛尓蒂有著天使般的面孔和對哥哥深深的崇拜與愛。兄妹倆這份難以跨越倫理的愛,讓埃貢·席勒的藝術作品帶有強烈的憤懣和不甘。

也因此,他的畫作很快得到當時知名畫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的高度興趣,將其延攬入門下。

埃貢·席勒的畫技突飛猛進。

18歲,在老師的幫助下,他舉辦了第一次個展,轟動維也納。

在妹妹葛尓蒂結婚後,他很快迷戀上來自大溪地部落酋長的女兒莫阿。這是一個極度想要出名且狂野的女人,對方甚至想要在以她為模特的畫作上署名,席勒都答應了。

勇敢、獨立、追求自我,是席勒這一階段創作過程中,重點表現的思想。

一年後,這位野心勃勃的新女性最終實現了自己的成名夢,成為維也納早期的電影明星,她選擇離開了席勒,而席勒也很快找到新的情感慰藉。

新的女人,是老師克里姆特的年輕模特——維拉尼·沃莉。

也就是眼前這幅畫作中的女人。

在這一時期,席勒的創作,是嫻靜明朗的,透過畫面,能夠感覺到畫家的心是寧靜平和的。

但是,席勒很快又厭倦了這種平靜的生活,他幾乎同時與一對富人姐妹花——愛迪絲·漢斯與艾德蕾·漢斯在交往,並最終選擇了與愛迪絲·漢斯結婚。

1916年,離開席勒的沃莉,在自願報名成為一名軍隊護士後不久,感染猩紅熱去世。

收到死亡通知書的席勒突然意識到自己失去了什麼,他創作出一生最負盛名的畫作,被後人奉為經典的《死神與少女》!

1918年秋,年僅二十八歲的席勒,與他的老師克里姆特不分先後的感染上“西班牙大流感”,最終雙雙離世。在此之前三天,他的妻子,懷有六個月身孕的愛迪絲·漢斯,也因流感過世!

埃貢·席勒的一生雖然短暫,但是極其燦爛。

他飽受家破人亡、戰亂流離、疾病纏身之苦,同時他也因才華和相貌,享受過無數少女少婦的追捧。情感上,他遭遇過背叛,也背叛過別人,生活上,有過安定幸福,更有過離亂唾棄……

他將這一切的體驗和感受,再加以不世出的天賦與常人無法想象的辛勤付出,用誇張的線條,大面積的色塊,扭曲的人形……凝練出不朽的藝術!

盧燦的手指,搭在畫框邊緣,凝視了好一陣子,才慢慢回過神來。

這又是一幅傑作,同樣,它也屬於戰亂“遺失”藝術品中的一件。

沒錯,它也是黑貨!

四十年代,德國從其他國家掠奪來的藝術品,並沒有完全收入國庫,其中相當一部分還在押運的途中,還有一部分被人私吞。

1945年,德國戰敗,國庫收藏的掠奪而來的藝術品,除了掩藏了一部分至今無人知曉外,絕大多數又被戰勝國搶走。而那些一早就被人私吞了藝術品,則成為了“永遠的黑貨”!

如果自己沒猜錯的話,委託科勒·詹納銷售這些油畫的人,極有可能就是當時私吞藝術品的德國軍官的後人,或者說是負責掩埋國庫藝術品的那些餘孽及後人!

盧燦更偏向於前者。

這類事情,最近幾十年層出不窮。譬如1954年現奧地利著名收藏家利奧·波德,家中擁有過5ooo幅各類畫作,其中過六成,都屬於當年戰亂“遺失”藝術品。

又譬如德裔奧地利人古爾利特,因為攜帶八千馬克的現金過海關時,遭遇稅務局稽查,結果,在他位於奧地利薩爾斯堡的一處房產中,現過15oo件藝術品,同樣也於當年戰亂“遺失”藝術品。

儘管收藏這些戰亂“遺失”藝術品,可能會給虎園博物館帶來巨大麻煩,可是,真要盧燦放棄……那是不可能的!

大不了,到時候花費天價律師費,去應訴吧。

虎博未必沒有勝訴的機會,因為,盧燦認為自己是“善意取得”!

善意取得是所有權取得的一種。

一般來說,若被盜藝術品的現佔有人是從合法的渠道購買該藝術品,且對盜竊的事情並不知情,並也支付了合理的對價,那麼該被盜藝術品的現佔有人便是善意取得!

虎博拿到這些藝術品,原則上屬於“善意取得”,同時,盧燦購買這些“遺失藝術品”並非為了牟利,而是為了更好的保護與傳承。

這也是盧燦為什麼不開口詢問這些畫作來歷的原因之所在。

同樣,也是盧燦願意打官司的底氣之所在。

盧燦敢於收這些黑貨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在於——追訴期的限定。

此時還是八十年代,著名的《古董、文物、藝術品追訴條約》還沒有簽訂,被盜藝術品的追訴問題,並沒有真正國際化,幾乎每個國家都還在執行自己的那套法律體系。

這就給盧燦操盤洗白這些“遺失藝術品”創造機會。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