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盧燦推斷(1 / 2)

小說:相寶2:秘物 第728章 作者:炎宗

這句話問得很突兀,還在挑選的幾人,紛紛停手。

王老也有些錯愕,“盧……先生,認出這東西的來歷?”

他挑選這件東西,純粹憑直覺,倒沒有想過什麼指環戒指之類,更沒想什麼歷史考證意義,單純就是覺得這件墨玉指環很古樸,很有意思。

這就是一位優秀鑑定師的直覺。

讓他沒想到的是,盧燦似乎沒上手,就看出這件物品的出處?

老爺子伸手準備將墨玉指環遞給盧燦,卻被何添何老伸手壓住,似笑非笑看著盧燦,“盧家小子,東西給你看沒問題,不過……交不交換,得看老王的意願。”

何老說這話,是有原因的。

盧燦這句話看似禮貌,實則有些失禮,畢竟東西已經被王老挑選走,你還要求上手,還拿虎博說事……有點“以勢壓人”的味道。王暢安是他帶來的,何添自認為有必要替對方說句公道話。

盧燦一怔,馬上意識到剛才那句話有些冒失,擺擺手,“您老想多了,王老和我家張老爺子是至交好友,我怎會做出強買強賣的事?”

何添看了眼王老,這才鬆手。

盧燦接過墨玉指環,入手時沉甸甸。

手指捻了捻,質地不錯,表皮帶有芝麻紋理,如果沒看錯的話,應該是渭河墨玉。

渭河墨玉屬於隱晶質石英玉,不屬於和田玉,堅硬無比且質地細密,油潤光滑。廣泛應用於利器工具之用,謂之“試金石”,也被稱作“秦墨玉”,由於色澤油潤如墨,故也稱“墨石”。

秦墨玉色澤厚重,光亮聲純,撫之溫潤、表裡如一,給人以威嚴莊重,高雅沉穩、凝重之感。

先秦時代,秦墨玉頗為流行,中間有很長一段時間又沒了蹤跡,後世又現秦墨玉礦脈及高古時期的採礦痕跡,位於秦嶺渭河一帶。

指環內孔徑約為十八公分,厚度4公分左右,指環寬度8公分,典型的男士指環。

環形的頂端,有一平板,兩端略略突出指環,平板上刻有大篆字型,上下結構。盧燦對著光線仔細辨認,猜測要麼是“靈”字,要麼是“雨巫”二字。

指環平板兩側表面,篆刻獸面饕餮紋。

獸面饕餮紋是後人附會的稱呼,正式名稱是“獸面紋”,商周到秦的青銅器上常見花紋之一。這種紋飾往往代表著神秘威嚴,至高無上。

總之,這枚指環,百分百不是女士飾品,而是男性的權力象徵。

不知何時,陳玉階站到盧燦身邊,見他將指環放下,問道,“盧老闆,這件東西有什麼說道?還請您解惑!真真慚愧,我還真沒看明白,只知道它是件古物。”

其實,這件東西盧燦也沒看明白。

這裡的明白,指的是東西的用途、使用者以及創作者,而不僅僅指年代。

現在人家當面請教,自己該怎麼作答?

就在盧燦躊躇猶豫之際,他腦海中陡然一亮,這枚墨玉指環,還真的極有可能是傳說的那件物品!

福伯和宗越老爺子,應該很高興看到這件東西!

當然,究竟是不是,盧燦心底也沒百分百把握。他籌措了一下思路,抬頭對陳玉階笑笑,“陳老,您能先說說這件東西的來歷嗎?”

陳玉階扭頭看看伍佳恩,這涉及進貨渠道,算是機密,得由東家來回答。

伍佳恩也不知什麼時候,站到盧燦身後,齊耳很乾練的甩了一下,笑道,“我沒記錯的話,這枚戒指,也是從東洋進的貨。賣家也不知道什麼東西,做添頭送給我的。”

看來,伍家在東洋有一條不錯的進貨渠道。剛才那幅李在的《重巒圖》,還有這枚指環,都是很有歷史的老貨。

“快說吧,你小子,吭吭哧哧的,吊胃口呢!”何添老爺子拍拍桌子,催促一聲。

“這就說。”盧燦笑笑,舉起這枚墨玉指環,又用力搓了搓表面。

“這是指環,並非戒指。戒指是古羅馬的說法,明清時期傳入中國,而指環是中國自古就有,古人稱之為‘約指’。”

“《五經要義》有過記載‘古者后妃群妾御於君所,當御者,以銀環進之,娠則以金環退之,進者著於右手,退者著於左手,本三代之制,即今之代指也。”

“也就是說,最早的指環,是君王的侍妾所佩戴。戴在右手手指,代表可以侍寢,戴在左手手指上,代表有身孕或者身子不方便,不能侍寢。”

“這是最早有關指環功用的介紹。不過嘛……”盧燦晃了晃手中的墨玉指環,“這件東西,打破了這種看法。大家看,這是明顯的男士指環,無論是孔徑還是裝飾。”

說著,他還往自己的中指上試戴一下,還別說,正合適。

“這件東西,從痕跡以及風格上看,都屬於戰國時期的物件。”

“而《五經要義》傳聞為西漢劉向編撰。”

“所以,它的存在,本身就打破《五經要義》所記載的指環功用,它可能會改寫中華文化中,對於指環功用的記錄。這也是我認為這枚指環值得研究的地方之一。”

講真,在座的所有人,包括王老爺子,都不曾研究過戒指、指環這類冷門物件。

被盧燦說得一愣一愣的。

陳玉階一拍腦門,“嗨,老朽眼拙,還真沒看出來。”

如果沒人追問,盧燦也就不打算說後續內容。孰料,伍佳恩像個好奇寶寶,又問道,“維文,這枚戒指……指環,有什麼說道嗎?你一定知道,是不是?”

得,大家的目光再度落在盧燦身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