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儲官策

小說:武值大宋 作者:野狼的天下

很快,侍女們就將文房四寶擺在了荀寧面前的小桌子上。

荀寧明白,趙頊這是要讓自己寫一份關於三舍法與恩蔭選官的策論。

“來啊,給荀寧上兩條貂皮被褥,朕就在這裡等著他寫完。呂愛卿,你意如何?”

趙頊這是話中有別的意思,他是在問呂惠卿要不要留下來陪著荀寧一起熬夜。

“臣也留在這,荀公子什麼時候寫完,臣就什麼時候離開。”

如果說此時此刻荀寧沒有被感動到,那是假的。讓皇帝和當朝宰相陪著自己一起熬夜寫一份策論,這要是說出去,荀寧的面子就得頂天了。

“臣,蒙皇恩,萬死不能報!”

荀寧抱拳,這句話說得鏗鏘有力,他是真的被感動到了。從雁門關到國子監,再從國子監到紫宸殿,一路走來,他還是第一次享受到眼前的待遇。

俗話說,是金子總歸會光。荀寧作為一個穿越者,具有現代人的學識與歷史預測,早已是越了古人的存在。至於能否青史留名,登上大宋王朝的政治舞臺,荀寧需要的是一個契機。

很明顯,這個契機就在眼下,只要荀寧能夠寫出那份既能保護恩蔭制度下的世家大族又能為寒門謀取為官利益的策論,他就能真正得被趙頊所看重。

當然,荀寧也明白,自己只要寫完了這篇策論,從今往後就是變法派中人了。

事實上,荀寧本就是支援變法革新的,如今有這個機會,不管這裡面的水有多深,他都必須要一鳴驚人。

“開始吧。”

趙頊示意了一下李憲,李憲便是來到荀寧身旁,彎身為他磨起了墨液,此時此刻,侍女們也送來了貂皮被褥搭在了荀寧的肩膀上。

荀寧感受著貂皮被褥帶給自己的溫暖,略微沉思了一下,他明白這篇策論不好寫,但他得寫,隨即毛筆沾滿墨液,荀寧在摺子上開始書寫了起來儲官策。

“夫官者,國之公器也,舉之於民,用之於民,是故官僚將校不應有世家寒門之分,當唯才是舉,以德為重。”

荀寧的開篇,寫的是一句廢話,世家之人之所以喜歡恩蔭選官,最關鍵的就是不需要唯才是舉。

否則的話,士族階層就不能以最小的代價實現自己最大的利益了。甚至可以這麼說,恩蔭選官是保障一個家族世代為官的重要措施。

這樣的制度,荀寧並不喜歡,甚至是非常厭惡,他是個現代人,擁有著現代人的思維,也自然而然的想要在這個時代,建立起一個公平公正的選官制度。但,他必須要考慮到這麼做的阻力將會有多大,畢竟人們的思想可不像千年以後那麼有理性。

寫完這句,荀寧再次思索了一番,便是繼續寫了起來

一、每年核實全國各州、府、路、軍等機構的官吏名額,按地方需求開放州試科舉,選拔本地學子任職……

二、建立儲官教習司。官吏恩蔭之後代,擢選適齡子嗣品德優者入讀,由國子監代管,經學、武學、律學等一併授課。四年學習,每三月一考,歲末總評,凡優異者,按國家需求分配名額,先授職地方,考核政績,優異者入朝廷。其餘之人,未能優異者,可賜銀錢,繼而放歸本鄉,自謀生路。或可入科舉,再謀其官。

三、世家子弟不得入三舍法選拔……

這一篇策論寫了很久,從頭天晚上一直寫到天色大亮,他方才停下筆。

當然,這一過程皇帝趙頊小憩一段時間後,仍然坐在垂拱殿裡,一邊批閱著奏摺,一邊陪著荀寧。

呂惠卿則是寸步不離的等在那裡,待得荀寧寫完合上摺子,他便是一把接了過去,翻看了一眼後,就呈給了趙頊。

此時,荀寧的睏意襲來,眼皮不斷的打架,呂惠卿看著他這番模樣,道“荀公子可在這裡小憩一段時間,待得皇上御覽之後,再行詳談不遲!”

“來人,給荀寧搬來一張小床,朕准許他在此小憩。”

“謝陛下。”

很快就有侍女搬來了一張一人大小的床鋪,荀寧實在是困得要命,見到了床鋪,倒頭就睡了起來。

“李憲,你去外面傳旨,就說今日早朝暫停。”

“是!”

李憲走後,趙頊便是將荀寧的摺子給開啟,仔細閱讀了起來。

也不知道過去了多久,外面的太陽昇得老高了,趙頊方才讀完。從他的臉色上看不出欣喜,也看不出憂慮,有的只是欣慰。

“你也看看吧!”

趙頊將摺子遞給了呂惠卿,呂惠卿見狀,也看了起來,不多時他猛地合上了摺子,雙手顫抖著將其遞還給了趙頊“皇上,此人……”

“他的儲官策,甚合朕意。”趙頊望著還在沉睡中的荀寧,打斷了呂惠卿的話,“把他叫起來了吧。”

趙頊說罷,呂惠卿就來到小床邊拍了拍荀寧的肩膀,荀寧便是伸了個懶腰,起床跪下叩頭“皇上,臣失禮了。”

“無妨,平身吧,荀寧你可用幾句話解釋一下你想出儲官辦法的原因是什麼?”

“回皇上,恩蔭選官,是官吏們為了保障後代為官從政的特權。如果這份特權被剝奪了,那麼官吏們就會提出反對,亦即梁太師等人昨日在朝堂上爭吵的原因。”

荀寧起身,拱了一下手,便是解釋了起來。

“因此,臣設計了一套新的選官方案,在現今科舉不變的情況下,按照學子們的出身,分為了三舍法和儲官法。三舍法,在國子監入讀的是寒門和其他出身的子弟;儲官法,入讀的是世家子弟……”

說白了,荀寧就是把世家子弟和寒門子弟按照兩個層次進行分批次選官,同時要求控制選官的名額與分配比例。這有點類似於荀寧前世的公考招錄方案,有按照學歷層次進行招聘的,也有按照戶籍地方式進行考試選拔的。

在荀寧眼裡,他深刻明白,自己現有的力量不可能去改變大宋現在的選官制度,他只能提出小修小補的方案。

讓恩蔭子弟聚攏起來,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再由朝廷根據最終考核的結果,進行選拔,實際上就是一種篩選,促進了世家之間的爭鬥,也保證了選拔出來的官吏的能力。

喜歡武振大宋請大家收藏武振大宋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