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七十九章 遷都

小說:武值大宋 作者:野狼的天下

“大宋裁軍,這些兵馬的人員獲得了不少的銀錢,往後他們的生活將不會有所愁的。”對於荀寧裁撤兵馬一事,種詁非常理解。畢竟龐大的軍隊,勢必要有著龐大的花費。

“以前大宋實行軍墾,現在皇帝撤銷了這一方法,兵馬就應該有兵馬專業的樣子。”雖然現在很多地方都裁撤了兵馬,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大宋軍隊的戰鬥力下降了,相反隨著科技的提升,武器裝備已是越來越好。現在大宋兵馬一個人就能勝過往日的三五人,至少戰鬥力上是如此的。這一點,是往好的方向展。

“此前朝廷上傳揚著說皇上打算遷都一事,你怎麼看?”種詁與陳拾一道上了車駕,今日他們就要奉旨返京了,這麼多年兩人雖然在外面,但是或多或少還是對朝廷上的一些動態有所瞭解的。尤其是種詁,他的侄子种師道,兒子种師中,都已經從邊塞之地調入了朝廷兵部。

“我這些日子正在為此事考慮了。”對於遷都之事,陳拾作為老將軍,非常有想法,“汴梁城雖然地處中原,但是對北方的控制並不牢靠。尤其是對付北方的草原部族這一塊,顯得非常乏力。如果皇上打算將都城前往金陵府,這種缺點就會放大,到時候萬一草原部族南下,很容易對大宋造成極大的損失。”

“唉,還是老將軍看得遠。如今大宋強大了起來,疆土面積,遠漢唐之地。如此龐大的疆土,若是再以汴梁城作為都城,恐怕是非常的不合適了。”種詁聽完陳拾所說,便是不由得點了點頭,“我會對此事進行上書皇上的。”

種詁與陳拾,隨著車駕回到汴梁城以後,已經是四月初一日了。這些日子裡,他們在回來的路上,已經聽到了各種各樣有關於荀寧準備遷都的訊息。

“皇帝已經派遣太子在全國範圍內考查州城了,其中之一就有金陵府。不光如此,北方的大名府、幽州城、涿州城、上京城等地方都被考慮進去了,看樣子,這一次的遷都可不是說著玩玩的。若是真的遷了都,大宋就能徹底安定下來了。”

“大名府地處北方,與幽州城靠的非常近,皇上似乎很中意此地。但是,那裡有一個問題,就是靠近北方的草原部族。雖然說,現在大宋對草原採取懷柔政策,但是效果還沒有出現。畢竟,這才是興民元年,要想出現成果,起碼得等個三五年的時間。”

市井街頭之上,百姓們議論著有關於遷都的話題,每個人的臉上的神色並不怎麼好看。畢竟,繁榮一時的汴梁城,一旦都城地位不保,鬼知道會生怎樣的事情。當然,皇帝遷都,平民百姓也沒有辦法阻止,畢竟大宋的局勢擺在那裡。

“皇上,臣下以為,現在考慮遷都是不是有點兒為時過早了。”汴梁城中,百姓們議論遷都,朝會之上,官吏們也同樣說著這種話題,“汴梁城地處中原的中心地帶,而中原又是整個大宋的中心地帶。換句話說,汴梁城乃是大宋的中心,最好還是以此為都城最好。”

“皇上,臣下以為,遷都之事實在是沒有必要進行。大宋在汴梁城立國上百年,這上百年來,汴梁城可以說是大宋的第一大城。在這上百年的展之中,有很大的原因是由於都城的作用。”又是一名大臣站在了垂拱殿正中央,反對著荀寧遷都,“這裡是很多百姓的家,若是遷都的話,汴梁城必然會因為人口流失而導致衰落下去。”

“臣以為,遷都是勢在必行!”有反對遷都的大臣,當然也有贊同的人,“遷都之事,雖然勞民傷財,耗費太高,但是為了大宋能夠千秋萬代的傳承下去,汴梁城並不適合作為大宋的都城。此地雖然地處地理位置的中心,但卻並不能做到有效的防禦北方。”

“臣以為,遷都之事正是因為勞民傷財,故而可以暫緩。”有反對的,有贊成的,自然是也有處於中立狀態的大臣,這些人贊同遷都,但是並不主張短時間內遷都,“遷都之事,可以放到養民時間結束以後再進行,十年八年,或許都行!”

荀寧最恨的就是這種處於中間派的人物,因為他們在做牆頭草,隨時隨地都可能會變卦。十年八年,那麼長的時間過去的話,荀寧早就成了一具屍體了。當然,荀寧這種想法,也只是在心中出現,並沒有在朝臣之中表露出來。

“臣,陳拾認為,皇上應該即刻考慮遷都!”正當朝堂上的眾多大臣爭吵不休的時候,垂拱殿大門處,陳拾的身影出現在了眾人的面前。如今的陳拾,已經是白蒼蒼,手中拄著柺杖,不履有些蹣跚。縱然是如此,陳拾身為武將的威嚴,也立刻讓眾人閉上了嘴巴。

“哦,老將軍迴歸朝堂了?朕沒有出城相迎,實在是對不住。”

荀寧見著陳拾出現在垂拱殿上,他便是滿臉恭敬的走下龍椅,往陳拾身邊走去。

對於陳拾,荀寧是非常信賴的。在荀寧看來,若不是當年陳拾鎮守雁門關,並且在往後的征戰中,協助自己出擊遼國,那麼北方不可能在那麼短的時間平定下來。

“恭迎老將軍回朝!”

眾人見著陳拾,便是趕緊躬身施禮。畢竟,皇帝都放下自己的姿態前來迎接陳拾,大家也就緊隨其後了。

“老將方才所說遷都應該宜早不宜遲,不知有什麼根據?”

荀寧非常好奇陳拾的意思,他今日丟擲遷都之事,實際上也是因為自己內心抉擇不下,否則的話也就不會放在垂拱殿朝會上來說了。

眼下,陳拾的出現,就以為遷都之事有了一方很大的支援。畢竟,陳拾的威望,在朝堂上甚至是連曹林都比不上。

然而,眼下關於遷都,曹林卻是站在了反對一方,而孫永則是表達出了贊成。事實上,也正是因為兩人的不同見解,才讓荀寧搖擺不定。

喜歡武振大宋請大家收藏武振大宋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