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1 / 5)

這些日子,莊虎臣隔三差五的就往紫禁城跑,不過,他可不是熱心去打理大清國的朝政,而是另有所圖。那天,依舊是天還沒亮,莊虎臣就穿著官服神采奕奕地來到紫禁城外,和眾官員一起魚貫而入進了皇宮。來到乾清門外的廣場上,眾官員開始苦等著皇上上朝,莊虎臣卻直奔西北角的公告欄。四周還是黑洞洞的,莊虎臣費勁地看了看,公告欄上的字跡模糊不清,於是轉身向東邊的休息室走去。

進了休息室,莊虎臣從朝服內取出筆墨紙硯放在桌子上,這時正趕上差役過來送水:“莊大人,您早,今兒個您又是來抄榜啊?”

“是啊,有新的貼出來嗎?”莊虎臣關心地問。

“有,昨兒個下午剛貼上去的。”

一聽這話,莊虎臣的臉上露出了喜色,心裡說:今兒又沒白來。他開啟硯臺:“得,勞駕,您給我這硯臺裡擱點水。”

差役走了,莊虎臣閉上眼睛忍了一小覺,醒來天已大亮,他趕緊起身又奔了公告欄。

新公佈的官員任免名錄貼在公告欄上,這回全看清了,莊虎臣一邊看,嘴裡一邊唸叨著:“果林哈,任察哈爾將軍;魏汝林,任成都知府;免除:梁春河,山西布政使;吳玉洲,廣東按察使……”

皇上還沒來,廣場上,眾官員仨一群、倆一夥議論政事,還有人在活動著身子。莊虎臣把公告欄上的內容全記下了,便匆匆穿過廣場,回到休息室。

休息室裡,幾位官員在喝水、聊天兒,莊虎臣向他們點頭致意,然後在桌子上展開宣紙,根據剛才的記憶,把公告欄上的官員任免名錄謄寫下來。

接近晌午,莊虎臣的轎子在榮寶齋的門口停下,穿著一身官服的莊虎臣從轎子裡下來,跟另一頂轎子裡的人打著招呼:“陳大人,您慢走。”

陳大人從轎子裡探出頭來:“莊大人,回見。”

得子瞧著挺新鮮,他迎上去,恭恭敬敬地哈著腰:“莊大人,您回來啦。”

莊虎臣腳下沒停:“叫莊掌櫃的。”

得子跟在莊虎臣的屁股後面:“您現在是官兒了,穿著這身官服,我叫您莊掌櫃的,多不合適啊!”

莊虎臣站住:“回到榮寶齋,我就是掌櫃的,我喜歡聽這稱呼,說實話,我自個兒都沒拿自個兒當個官兒。”說完,他徑直去了後院。

得子站在前廳琢磨著:“怎麼不是官兒啊,正經七品呢,那是鬧著玩兒的麼?”

莊虎臣換上了便服,手裡拿著一個紙卷又進來了,得子又湊過去:“掌櫃的,今兒個見著皇上了嗎?”

莊虎臣“嗯”了一聲,坐下。

得子沏上茶:“皇上離您有多遠?”

“還遠著呢。”

“您沒往近了湊湊?”得子興趣盎然,莊虎臣不耐煩了:“得了得了,別扯閒篇兒了,該幹嗎幹嗎去吧。”

得子不高興地端起臉盆到門口撩水去了,莊虎臣坐在椅子上,展開手裡的紙卷認真地琢磨起來。這個紙卷,就是他在紫禁城的公告欄上抄來的大清國最新的官員任免名錄。

得子放下臉盆走過來:“掌櫃的,剛才有位印書的師傅找過您。”

莊虎臣抬起頭來:“人呢?”

“我讓他直接到井院衚衕二號去了,您不是說在那兒成立榮寶齋帖套作嗎?”

莊虎臣站起身:“是啊,要想做出精品,不能指著印製作坊,還得自個兒來。得子,你盯著鋪子,我過去一趟。”莊虎臣拿著那捲紙走了。

這些日子,張幼林比較收斂,沒又捅出什麼婁子來,鋪子裡的事也按部就班,張李氏難得心情放鬆,臉色也紅潤了許多。她正在客廳裡和李媽閒說話,張幼林走進來:“媽,我得和您商量件事兒。”

張李氏笑眯眯地看著他:“說嘛,兒子,只要不是壞事兒,媽都答應。”

張幼林坐下:“我瞞著您和莊掌櫃的說好了,我想在榮寶齋學徒。”

張李氏臉上的笑容立刻就消失了:“學徒?咱們這種人家,哪兒有讓孩子去鋪子裡學徒的?你這不是瞎鬧嗎?幼林,聽話,你給我老老實實讀書,將來……”

“媽,實話跟您說吧,被您趕出去那陣兒……嗨,本來我就是想混碗飯吃,因為我不想讓秋月姐養活我,後來,我發現鋪子裡還真有不少可學的,平時我沒拿筆墨紙硯當回事兒,等在鋪子裡幹了一段時間才發現,這行兒的學問還挺深。”

張李氏猶豫著:“可是……你不去學徒,也能學這些知識啊。什麼時候想學了,就把莊掌櫃的請來問嘛。”

“媽,這樣吧,我讀書之餘去鋪子裡幫忙,這總可以吧?”張幼林退了一步,張李氏心裡掂量了一下,她知道,兒子想好了要去做的事,攔是攔不住的,只好嘆了口氣:“唉,你要實在想去,就去吧,只是別耽誤了讀書。”

“行,還有件事兒,我想去報考新式學堂。”

“新式學堂和私塾先生授課有什麼不同嗎?”張李氏問道。說起新式學堂和私塾先生授課的區別,張幼林的話就多了:“新式學堂教的東西,比私塾先生講的有意思多了,您瞧,都什麼年月了,這私塾先生還是老一套經史子集的,多少年都沒有變化。聽說,人家新式學堂教各國史略、數理啟蒙、翻譯公文,還有天文測算、萬國公法、地理金石……”

張李氏點點頭:“那倒是好事兒啊,難怪繼林也跟我商量,要去報考新式學堂呢,兒子啊,你去吧,媽同意。”她痛快地答應了。

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簡稱“總理衙門”,是大清國為辦理洋務及外交事務而特設的中央機構,於1861年1月20日由咸豐皇帝批准成立。總理衙門位於京城的東堂子衚衕49號院內,這裡原是文華殿大學士、首席軍機大臣賽尚阿的宅邸,經過改建,東半部成為京師同文館——也就是張幼林嚮往的那所新式學堂的校址,西半部開闢為各部院大臣與各國使節進行外交活動的場所,也是官員們的辦公處。

那天下午,總理衙門章京王雨軒正在埋首撰寫給法國公使的一篇公文,衙役輕輕地走進來,呈給他一個裝潢精美的冊子:“大人,這是琉璃廠榮寶齋的人送來的。”

王雨軒抬起頭來,顯得很詫異:“我沒跟榮寶齋訂什麼呀……”他接過了冊子,瞟了一眼,就隨手扔到了一邊,繼續撰寫公文。

天色漸晚,衙役進來掌燈,王雨軒放下毛筆,攥了攥發麻的手,站起身來,伸了個懶腰,收拾了一下東西,回家了。莊虎臣差人送來的冊子,靜靜地躺在王雨軒的桌子上,被其他的檔案蓋住了一半兒。

幾天以後,楊憲基因為一件公事來找王雨軒,他坐在王雨軒的對面:“王大人,這個案子涉及洋人,我們刑部不好獨斷,特意來跟您商量。”

王雨軒的手下意識地輕輕敲著桌子,面有難色:“這涉及洋人的事兒,不好辦啊!楊大人,容我想想。”說罷,王雨軒裝了一袋煙,用火石點著,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沒有再理會楊憲基。

楊憲基等得無聊,順手拿起王雨軒桌子上被檔案蓋住一半兒的冊子翻看起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