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1 / 5)

庚子事變,以朝廷和十一個國家簽訂喪權辱國的《辛丑和約》宣告結束,八國聯軍撤出了北京城,莊虎臣那顆懸著的心也終於放下了。在聯軍佔領期間,北京城內,地安門以東、東安門以北,房屋被焚燬十分之七八,前門以北、東四以南,幾乎全部被毀,遭到破壞的其餘各處不計其數,然而琉璃廠竟然平安地度過了這場劫難,沒有遭到搶劫,這真是不幸中的萬幸!不過,這事兒實在是有些蹊蹺,它成為了莊虎臣和很多人心中的一個謎團。

那天上午,一位儒雅的年輕人慕名來榮寶齋買端硯,寒暄過後,莊虎臣得知他是新近到《京早報》供職的記者,叫趙翰博。那時,京城剛有報紙出現,還是稀罕之物,莊虎臣心裡琢磨:記者?那可是訊息靈通人士,往後打聽個事兒什麼的用得著,別怠慢了,於是就熱情款待,吩咐宋栓到後院把埋起來的那幾方名硯取出來,供趙先生挑選。

趙翰博聽罷很是詫異:“莊掌櫃,您的好東西都藏起來啦?”

“不是怕洋兵搶鋪子嗎,”莊虎臣給趙翰博沏上茶,“嘿,趙先生,也邪了門兒了,按說洋人都知道琉璃廠,可洋兵怎麼就沒到這兒搶來呢?”

“這個嘛……”趙翰博沉吟了片刻,表情神秘,“跟賽金花有關。”

“您說的是在陝西巷開窯子的那個賽金花?她能有這本事兒?”座虎臣也聽到了一些傳聞,不過他基本上不信。

“您可問到點兒上了,不瞞您說,報上登的正是出自在下之手。

莊虎臣立刻就來了興致:“那您給說說?”

“行啊!”趙翰博是個口若懸河的人,就此開啟了話匣子,“賽金花兒可是有些來歷,當年洪狀元在蘇州的煙花巷兒裡遇見她,立馬兒被迷倒,不惜花重金給她贖身。後來洪狀元做了朝廷的欽差大臣,就帶上賽金花兒去周遊列國。其實,賽金花兒長的算不上特別漂亮,但是聰明過人,在德國,特別受到腓特烈皇后的喜愛,時不時地就召見她,賽金花兒的周圍還圍著一群青年貴族軍官,其中就有後來成為八國聯軍總司令的瓦德西。”

“呦,那後來賽金花兒怎麼又開上窯子了?”莊虎臣一臉的驚奇。

“命不好啊,享不了這個福,洪狀元做完了欽差大臣回到北京,沒多少日子就一命嗚呼了,洪狀元死後,賽金花兒自然是被大太太趕出了家門,她衣食無著,只好重操舊業。”

莊虎臣給趙翰博倒上茶,趙翰博接過茶碗喝了一口,繼續說道:“八國聯軍打進北京,賽金花兒和老相好瓦德西重逢,賽金花兒說,老瓦,別搶了,給北京的老少爺們兒留條活路吧!瓦德西說,行啊,看你面子了,兩人說著話兒就上了老佛爺的龍床……可那一晚上也沒睡踏實,半夜裡廚房著火,眼瞧著大火往這邊躥過來,賽金花兒和瓦德西趕緊起身,衣裳都顧不上穿,只好光著腚在紫禁城裡逃命……”

“還好,深更半夜的,又是在宮裡,沒什麼人瞧見。”莊虎臣為他們慶幸,他轉念一想,“我說,照您的說法兒,琉璃廠的鋪子沒遭搶,都是賽金花兒的功勞啦?”

莊虎臣把趙翰博當貴客招待,沏的是上好的鐵觀音,趙翰博被鐵觀音的香氣迷住了,心思全在茶上,漫不經心地回答:“莊掌櫃的,我雖說是報社的記者,可不瞞您說,有關賽金花兒的這段兒也是道聽途說的,登在報上給大夥兒解個悶兒,您可千萬別當真。”

“啊?鬧了半天都不是真的?”莊虎臣吃驚不小,趙翰博看著他不禁啞然失笑:

“您以為報上登的就是真的?”

“不是真的,登它幹嗎呀?”莊虎臣是個誠信之人,這點超出了他的想象。趙翰博放下茶碗:“那我可告訴您,只要不是您自己親眼看見的,就別實打實的全信。

“噢,”莊虎臣明白了,“那合著,您這差使是蒙人的?”

“混飯吃,混飯吃唄。”趙翰博敷衍著。

宋栓抱過來幾方硯臺放在桌子上,“莊掌櫃的,咱們看硯臺。”趙翰博拿起一方帶有冰紋凍的名品端硯把玩起來,只見硯石上的潔白處略泛出青色細絲花紋,紋中有暈,似線非線、似水非水,意蘊無窮。

莊虎臣湊過去:“我這硯臺可都是真的,您那差事能矇事,蒙完了還有飯吃,我可蒙不了,蒙了就得砸飯碗。”

趙翰博抬起頭來,坦然地笑了:“這叫貓有貓道,狗有狗道,人活一世,各行其道。”

趙翰博選中了這方,付了銀票,心滿意足地走了。

張幼林在北洋師範的英文教習查理先生是位狂熱的足球愛好者,課餘時間組織了一支球隊,張幼林報名參加了,在一次訓練的時候由於運動量過大,舊傷復發,他只好從北洋師範休學一年,回家養傷。

在家閒著沒事,張幼林鑽研起了《武經總要》。這是北宋仁宗時期中國第一部由官方主持編修的兵書,詳盡記述和介紹了北宋時期軍隊使用的各種冷兵器、火器、戰船等器械,並附有兵器和營陣方面的大量影象,張幼林已經看到了第十三卷《器圖》,他正比畫著揣摩書裡一種叫“鐵鏈夾棒”的兵器的用法,張李氏抱著一摞書推門進來,見兒子正在用功,臉上綻開了笑容。她把書放到了床上:“我從你勇舅那兒借來的,兒子,慢慢看著,雖說私塾不讀了,可這些書不能不看,咱家的鋪子淨跟文人墨客打交道,鋪子早晚都是你的,學問到什麼時候都不嫌多……”

張幼林瞟了一眼,最上面的是手抄本的《八瓊室金石補正》,他的眉頭馬上就皺了起來:“媽,您又來了,煩不煩啊?這些破書,我才不看呢。”

“不看這些看什麼呀?”

“看我想看的。”

張李氏湊過去,臉上的笑容立刻就消失了:“你想看的都是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沒正經的。”

“我就愛看亂七八糟的,人活著不就是找樂兒嗎?幹嗎弄那麼累呀……”

母子倆戧戧起來,張山林手裡拿著蛐蛐罐邁進了門檻:“大侄兒,說得好!”

“叔兒,又改玩蛐蛐兒啦?”張幼林把手裡的《武經總要》放下,露出了驚訝的表情。

張山林徑直坐到了床沿上:“變著花樣兒玩唄,幼林啊,不是我說你,你小子怎麼玩兒什麼都沒長性?花這麼多銀子買鳥兒,玩兒了沒幾年,得,沒興趣了,連鳥兒帶籠子,連個愣兒都沒打就送人了,你可真大方啊,好傢伙,誰是真正的爺啊?張家二少爺張幼林才是真正的爺。”

“叔兒,真不好意思,把您比下去了,在我之前,您可是京城遠近聞名的爺。”

張山林一挑眉毛:“嘿!你當我誇你呢?你那叫冤大頭,知道嗎?我可跟你把話說在前頭,你那些蛐蛐兒、金鐘兒、蟈蟈兒什麼的,要是哪天不想要了,你可不能給別人,咱肥水不流外入田,聽見沒有?”

“沒問題,不過,咱親叔侄明算賬,我頂多是八折跟您結賬……”

“嘿!你小子跟我還算錢,反了你啦?都是跟莊虎臣學的,一點兒沒學出好來,居然跟你叔算起賬來了。”

張李氏嘆息著:“唉,養兒隨叔、養女隨姑,瞧瞧你這當叔叔的,也就知道幼林的將來啦。”

張山林轉過身來:“嫂子,幼林要是真能像我還不錯呢,可著北京城玩兒鳥兒的人裡您打聽打聽,誰不知道有個張爺?”

張李氏不想再聽這沒正經的叔侄倆的閒扯,站起身往外走,張山林追了出去:“嫂子別走,我這兒有正事兒……”

張李氏在門外站住,張山林告訴她何家二小姐從鄉下回來了。

“是嗎,得找一天登門謝謝人家。”張李氏一直惦記著要還人家搭救兒子的這個情。

“這事兒就交給我吧,您一婦道人家,拋頭露面的不方便。”

張李氏點點頭:“也好,那就抓緊辦了。”

徐管家一陣風兒似的來到了榮寶齋的大門口,卻沒進去,站在那兒派頭兒十足地喊上了:“莊掌櫃的,莊掌櫃的!”

張喜兒正在低頭算賬,聽到喊聲,他放下賬簿趕緊迎出來:“呦,徐管家,您請進。”

徐管家一看迎出來的是個夥計,臉立刻就拉下來了:“莊虎臣,他人呢?”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