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三束町夜觀力士(1 / 2)

天色漸晚,高師盛訓誡幾句後便就放眾人各自休息去了。

佐久城地處敷知郡中部,並不與外敵接壤,加之今川氏吞併三河國後,遠江承平多年,未見兵戈擾亂,宵禁之令更多是虛應故事。

況且高師盛還是驗看過告身銅牌的駿府代官,招手喚過一隊路過屋敷門口的巡夜足輕,知會帶隊的組頭一聲,讓其給自己留著營門,高師盛便就與長田盛氏領著幾個伴當,直奔營砦對面,燈火通明的城下町而去。

佐久城下的三束町,屬於典型的武家町。裡面集住著不少旗本備中武士、足輕的親屬,論起繁華熱鬧,比坂本通沿路修建的諸多宿場町自然是遠遠不如,但也是要比善光院外的鄉下肆場強上許多。

城下町的百姓都是慣會做生意的,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著軍營,那就專門做住著的軍隊的買賣,和沿路過來更換關文的商隊的生意。

出於城防考慮,三束町距離佐久城頗有一段距離,建設在濱名湖畔,向左望去還能看見棧橋碼頭上停泊的船隻,今川家水軍主要集中在濱名湖西南岸的舞坂宿,所以高師盛看到得多是小早船,並無關船,至於安宅船隻有瀨戶內海的諸多水軍海賊才養得起。

三束町周圍有二間(3.6米)寬的壕溝,只有沿著太鼓堀方向的一個出口,這也是武家町的特點,主要是為了方便管理和防禦。

高師盛等人進去之時,倒是沒有受到阻攔盤問,把守在太鼓門前的足輕,只是隨意掃了一行人幾眼。

見他們皆是武士打扮,以為是附近軍營裡的武士老爺休沐,來町內找樂子,組頭便揮手讓人放行,倒是讓準備解釋自己身份的高師盛略覺詫異,但也沒有多事,在長田盛氏等人的簇擁下,大搖大擺的直接進了町場。

雖然入夜,但町內仍舊喧囂熱鬧,町道兩邊的居酒屋和茶肆外,店裡都派人站在門口,招攬過路客人,在大店之內的雅室裡,還有琵琶藝人彈唱助興。

在路過一家紅籠高挑的遊廊館時,有幾名遊女見高師盛和長田盛氏穿著錦衣華服,立時想要過來,拉扯他們進屋消遣,但還沒等靠近,就被彌七郎搶先一步,上前呵斥後退,惹得正躍躍欲試的長谷川隼人和小野忠明,大為不滿,抱怨連連,嫌他壞了兩人的好事,落在隊伍最後,戀戀不捨的回頭顧盼。

拿這兩個沒見識的鄉下潑皮,也是沒有辦法,眾人索性就不理會。

“鄉佐,要不要先去我家的店鋪坐坐。”長田盛氏在前頭引路,他家在東海道各郡的郡治,都開設有產業,往常在鄉下呆的氣悶,就會來郡治小住,順便從賬上支些浮財,供他日常花銷揮霍。

“不急。”小心避開一個扛著棒手振,沿街叫賣的貨郎,高師盛站在一家能劇舞臺前,饒有興致。

臺上表演的狂言猿樂戲,一人扮成山中猿猴,一人扮成驗修僧,用滑稽幽默的對白,相互挖苦取笑,逗得彌七郎拍手大笑。

看了沒一會兒,眾人的目光又被一陣震天的呼喊聲吸引,前方不遠處的角抵校場正在舉行‘相撲勸進打’。

兩名身高體壯的昂藏大漢,赤裸上身,只穿犢鼻短褲在角抵場中扭抱滾打,呼喊不絕,角力相搏,端的是震天動地,看的兩旁觀戰眾人,揮抄吶喊,顏役目不停敲著小鑼,繞場圈走,催促觀眾下賭注。

相撲古稱角抵,亦稱角力、角觝。始見於《秋津書紀·垂仁紀》自垂仁大王七年七月七日,野見宿彌跟當麻蹶角力取勝的故事。

角抵是在奈良時代以後才開始興盛,養老三年,朝廷設‘拔出司’,後改稱相樸司,角抵也正式改名為相撲。

平安時代,每年七月七日都有相撲節,鎌倉時代以後作為武士的武技而在武家中盛行,展到時下已經成為罕有的全民娛樂,且與民間祭神、驅魔、慶祝豐收和占卜生產兇吉等日常息息相關的事情拉上關係。

如每年插秧節,都會在濱名遠海的濱名神社裡,安排相撲名士表演單人相撲,把看不見的神佛精靈,當成對手舉行祭祀儀式,且神社內的大祝神官也會親自下場,表演象徵性的相撲。

神官們扉開祭神儀式,就會分成兩組,對峙雙方互相推搡、推勝者一方被認為是當年能夠取得農業豐收。

鎌倉時代,在鎌倉的鶴崗八幅宮神社一帶供奉著相撲十六番。武士門弟中所喜歡的《曾我物語》裡就有河津三郎同俁野五郎的相撲,以及後來織田信長在近江常樂寺舉辦的相撲,都是很有名的活動。

由祭神相撲演變成為修繕神社和寺院而舉行的化緣相撲,則是從室町時代末期才開始盛行的,最早有明確記載的是在正保二年為重建光福寺,舉行了十天的相撲表演。

建御雷神同建御名方神的爭奪故事也可看成是有關相撲的傳說,但其中的握手動作是古代相撲的招式,相撲的四十八手早在鎌倉時代就已經編出來了。

市井相撲手,則如武士一般皆有名號,透過父子師徒相傳。鎌倉幕府就曾傳令“須擇諸道州郡膂力高強、天下無對者,方可奪其賞。”

除了幕府朝廷外,民間亦有以相撲設擂,進行公開角力,勝者受賞物品有旗印、銀牌、綵緞、錦衣、馬匹等,除了眼前這種聲勢浩大的‘相打’外,還有小兒相撲、喬相撲、女子廝撲等多種方式。

包括但不僅限於,歷史人物、鬼神惡靈、神佛夜叉等等裝扮,之前高師盛等人看的猿樂戲,也有兩個又矮又瘦的膽小鬼,裝扮成相撲力士自我吹噓,相互揭短的表演橋段。

眼前這二個壯漢,頭梳朝天髻,塗面繪眉作怒目鬼神之相,渾身雕青刺繡,或者般若,或者夜叉,盤曲身上,隨著肌肉張起,宛如活物一般。這屬於是喬相撲分支的鬼神相撲,最是吸引人圍觀追看,往往一設擂,就是連續進行‘勸打’短則數日,長則月才能決出勝負。

一名尺八笛手吹奏調子,校場兩側十來面小太鼓,催促急槌,環繞圈圍,跟著兩人動作,如駿鷹伴飛,似龍吟虎哮,震盪不絕,周圍百十名觀戰賭徒,奮臂嗔呼,吶喊助威,看得高師盛也不禁熱血沸騰。

長田盛氏最喜歡這種熱鬧場合,見他有意下注,示意左右上前撥開圍觀眾人,往裡擠進去。

被推搡的賭客,本來還不樂意,正想作叫罵,但一看來人穿著富貴,又有健奴開道,也不敢在多說半句,乖乖避讓出一條路來。

長田盛氏見對方服軟,更覺得意洋洋,走到賭桌前,伸手摸出一袋銀小判,咣噹一聲扔在桌案之上,回頭問道“鄉佐買誰勝!”

高師盛潔身自好,對博戲並不感興趣,但見長田盛氏等人興致勃勃,就連青木大膳這個無慾無求的鹿島劍豪,都在校場駐足不前,倒也不願掃大夥的興致,問道“這兩人可有什麼講究?”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