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桀虎紂龍倀鬼從

橫山清嶽等人跪拜不起,相視一眼後齊齊說道“我等固然對武田大膳、長尾越後所言,無敢不信,有心效死,卻為家中妻小所累,手下弟兄分居犀川兩岸,各受兩軍約束,若冒然倒向其中一家,對岸親友必受兵亂,懇求二位禪師慈悲,答應小人等一個不情之請!”

“懇求二位禪師慈悲,答應小人等一個不情之請!”其餘水賊也都跟著一起哀求,說罷,在橫山清嶽的帶領下,連連叩,沒兩下就額頭磕破,滿臉鮮血。

善光寺慧信,林泉寺長持二僧,這等真情流露動了惻隱之心,長嘆一聲,說道“橫山頭領快快請起,只要我兩人能夠做到的,必然應允你等就是!”

橫山清嶽等水賊頭領,聞言大喜,橫山清嶽當即翻身而起,回說道“兩位禪師慈悲,願意替我等做個見證,我在此正式宣佈,犀川十六眾今後就此解散,各位回返家中,日後安心為民,不可再私下暗結契黨,投向歸屬也與其餘十五家再無關係,不可再以犀川眾的身份活躍犀川兩岸!”

“諾!我等必然牢記橫山大人的教誨,從今往後,絕不再以犀川眾的身份招搖,投向所屬皆為個人所為,萬勿牽連舊親故右!”不等兩位監院反應,其餘水賊搶先應諾,橫山清嶽更是直接從懷中取出當初眾水賊畫押的‘傘聯署’契書,當眾撕毀,任由紙屑隨著寒冷的冬風,飄落城下。

從此橫行犀川百哉的水賊眾,在兩位大寺監院的見證下,正式解散,起碼是表面上的解散。

言下之意,還是想要兩邊下注,以犀川劃分為界,北歸長尾,南從武田。這算是國人眾夾縫求生的唯一手段,兩位監院倒是沒有過分逼迫,畢竟目前還要靠這夥水賊維持漕運。

最主要的是,這種搖擺不定的國人眾實在是太多了,甚至說幾乎所有豪族都是這副德行,總不可能全部屠滅,到時候靠誰來徵收貢賦、組織軍役,總不可能全部委任代官管轄,而且新上任代官也根本壓不住百姓一揆。

水賊們迅好陣營,各自在兩位監院身後站好。說來的也是好笑,心向武田的橫山清嶽站在了林泉寺長持身後,而屬意長尾的松原、金丸兩家則靠攏善光院慧真,而其餘十三家也不在受過去從屬身份約束,迅且自覺的按照村落位置,各自找好新主家。

匆匆道別,松原、金丸等九家水賊簇擁著善光院慧真急忙奔下城頭,從連通犀川的水門乘船渡河,而橫山清嶽則恭謹地請林泉寺長持派人出城,代為交涉,傳達橫山家為的七家水賊的降服請求。

對於兩位禪師,先前所說之言,在場靠著打家劫舍,強買強賣活命的水賊沒有一個輕信,他們雖然是賊寇但好歹還講些仁義道德,有七不搶,八不奪的原則。

七不搶,即附近村落不搶,送信飛腳不搶,請醫看病的窮人不搶,送葬的喪隊不搶,懷孕婦人不搶,孤身孩童不搶,接親婚事不搶。

八不奪則是,不胡亂劫奪女人,不奪窮戶寒家的口糧,不奪僧人隨身法器,不奪娼門座頭的錢物,不奪耕地牛馬,不奪自家兄弟親屬財物,不挖墳掘墓奪人陰宅葬品,不奪藥店郎中。

雖然犀川水賊不敢保證,人人都能照條令行事,起碼也是保證大面道義不失,尤其是與武田和長尾兩軍的所作所為相比,簡直可以說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長尾、武田兩軍多次將繳納制札錢,應該受到規避保護的村莊作為戰場,展開合戰進行反覆爭奪,直到整個村子徹底變成廢墟才罷手。房屋被燒燬,農田被踐踏,糧食被搶掠一空,百姓被當做隸奴,按照男女老弱的不同標準和價格,賣給隨軍的人販遊商換取軍資,遠離川中島的村人唯有聚眾自保,距離近的早已四處逃荒,各自求活去了。

在十年前信濃國,還算是一片遠離戰國亂世的安樂淨土,國內豪族偶有爭端,卻也不曾讓百姓受過如此兵火交迫,等武田信玄驅逐舊主村上義清,眼看從此就要過上溫飽的生活,卻由於長尾家的介入,再次爆的混戰,讓一切頓時煙消雲散。

農田被踐踏可以重新墾植,房屋被焚燬也可以重新築建,哪怕糧食被劫掠一空也能忍飢挨餓,等待明年豐收。但是被兵亂掠殺的黔百姓,卻再也不會死而復生,離散的親友,更難以再盼望到歸來的那一天。

犀川水賊眾有幾個從屬村落,臨近兵火最烈的川中島地方。缺少糧秣補給的兩軍亂兵,直接四下劫掠,待橫山清嶽等頭領得到訊息,帶人趕去救援阻止的時候,只剩下遍地的死屍,和在熊熊大火中倒塌的村落,死去的人多是青壯,手持棍棒刀槍,當是在保護村落的過程中慘遭殺害。

從掉落的靠旗來看,武田、長尾兩軍都參與了劫掠,但卻沒有看見雙方廝殺的跡象,至少在劫掠百姓方面,雙方是真正做到了罷兵休戰,沆瀣一氣。

見到這等慘劇,橫山清嶽等頭領卻絲毫沒有勇氣,追上剛走未久的兩軍,奪回被擄走的村人甚至是親友,甚至只能在心底安慰自己。同樣遭遇的並非他們一家國人眾,大兵所殺到之處,全村百姓往往悉數遇害,無一不是家破人亡,妻離子散,至少犀川水賊還有機會籌錢,幫被擄走的百姓贖身不是嗎?

這種在非合戰情況下的‘人取’行為,幾乎可以說是公開進行的。

無論是在合戰進行時,還是結束後,兩軍士卒都是爭先恐後的擄掠臨近村落的百姓,由於年輕男女和適齡孩童的賣價特別高,作為‘人取’的選,一直都是士卒們哄搶的重點。

‘人取’的悽慘狀況,透過‘滿載而歸’的商隊,傳遍北6、東山、東海三道,甚至驚動近畿,讓天下對關東兩家大名的殘暴,無不感到駭然。

京都御令史官更是鄭重記錄武田、長尾兩家在信濃國北的所作所為——“生取豪奪,無論男女;鄰鄉旁村,付之一炬;富家豪宅,搶掠一空;資材雜具,悉數濫;‘桀虎紂龍’,其罪大焉!”

儘管武田、長尾兩軍都多次明令禁止擄掠以及‘人取’等違反軍紀的行為,但實際上由於士卒窮困和拖欠座商錢財。

即使作為指揮全軍的總大將,武田信玄與長尾景虎兩人,在面對士卒們在戰場內外的種種違反軍紀的行為,也無可奈何,感受到長久出陣,耽誤農耕的足輕的怨恨後,唯有放任士卒透過劫掠來洩平息,於是乾脆就預設。

如此一來,軍紀蕩然無存,劫掠、‘人取’等行為,幾乎成了兩軍士卒獲取戰利品,彌補出陣虧空的最佳方式,兩軍士卒相遇,往往會默契的劃分好劫掠範圍,然後各自退走的行為就不難理解了。

同時賊寇、浮浪等雞鳴狗盜之徒,也如同夜行的百鬼一般聞風而動,紛紛向戰場蜂擁而至,將遺落在戰場上的死屍身上的盔甲,武器剝取下來,用來武裝自己的團體,然後向逃亡山林躲避的百姓,動襲擊,加入劫掠的行列,經此一劫,本來已悽慘至極的北信,更加顯得荒涼。

隸奴交易最活躍的地方,當屬6奧、北6、山陰、九州等地的邊境地區,青壯隸徒大多淪為‘穢多非人’,從事農耕。畜牧、薪柴、開礦等苦力雜事;年輕女子則相貌姣好的則多被販賣到揚屋遊館中供富家躪玩,下場悽慘,最不幸的可能還會被九州大名轉手賣給南蠻人,帶去呂宋等沒有佛陀的未知可怕的南蠻地方。

按照慣例,在隸奴賣前都會派人向周圍村落放出訊息,讓各家國人、村縂以及百姓過來贖回自己的親友。

但是對於那些家毀田失,赤貧如洗的農民們來說,即使辛苦勞作一輩子,也未必湊得齊那筆用來贖回自己被掠取家人的鉅額贖金。這時候,就需要平日受到百姓們擁護和奉養國眾、豪族和縂領站出來肩負責任,花費鉅額錢糧贖回自己的領民,這算是大名變相對國人眾的一種強硬勒索。

其中不乏有豪族吝嗇,拒絕支付贖身錢,但喪失聲望榮譽和百姓擁戴的武家,很難在這個戰國亂世裡存身,所以即便真的有這種視財如命的蠢貨,也很快就會家門破滅,其次就是贖回百姓的豪族,將百姓聚集起來動國眾一揆,來討伐大名的殘暴行為。

原本從屬武田軍配下的豪族紛紛變節,並不是多麼心向村上義清,只是武田軍劫掠了他們治下的村落,不論是為了家名還是實際利益著想,這些豪族們都必須做出些什麼,向百姓和其他國人證明自己將會用武力,來合理維護‘不輸不入’這項幕府承認的權利。

武田軍暗地裡要將‘人取’來的百姓,不論男女,悉數生擒運回回甲州,以二至十貫不等的價格分別出售。

當時得到風聲的橫山清嶽,趕忙攜帶贖金聞訊趕奔武田軍輜重大營,經過一番討價還價,苦苦哀求後,才繳納一大筆錢糧,換回被擄走的親人。

據說那一次將要賣的‘人取’百姓,男女老幼加起來,人數甚至過五千人之多,而守軍還不見得有五百人。

而長尾軍那邊則由松原氏出面,如果說武田信玄軍只是無組織、無紀律的行動的話,那長尾景虎手下的部隊則是有目的進行大規模‘人取’。

先士卒會以三十文以內的低廉價格,將捕獲的百姓賣給兵佐,再由兵佐加價賣給兵曹,兵曹再翻一倍的價錢,賣給長尾景虎這位統轄所有販賣工作的總大將,最後由這位‘越後義將’再以高價販賣給遊商人販。

真正做到了讓‘人取’這種上不得檯面的行為,變成集體化的軍事行為,讓全軍上下雨露均霑,都能在‘人取’中獲利,補貼家用。

從某些方面來說,在佐久城侃侃而談,要用劫掠來逼迫長尾軍的朝比奈信置,確實有些紙上談兵,當然也可以說武田、長尾兩家的‘人取’程度,太過於徹底,搶在遠州雜兵來到之前,就不管不顧,將這塊日後可能會成為自己領地的沃土,焚燬一空。

有這種毫無仁義、喪心病狂的行為,誰還敢相信武田、長尾兩家的任何承諾,犀川水賊兩頭下注,雖然難討大名歡心,但最後總不至於走錯一步,就被盡數全滅,哪怕是賊寇,也要在這個亂世裡面掙扎著,艱難的活下去。

正摩拳擦掌,準備殺進城內,在大肆劫掠一番的越後軍馬,突然見到橫山城水門放出二十多條漁船,一夥水賊划船逃向對岸,但看看城頭上仍舊有不少守軍,不像是棄城而逃的樣子。

與此同時,城牆也放下一個裝著和尚的吊籃。率領‘樣兵精騎’在城下兜了老半天圈的島崎景信一頭霧水,不過他也是謹慎,自從上次在矢桶城下,差點被武田軍埋伏的鐵炮隊亂槍打死後,就很少在隨意接近敵陣。

一揮馬鞭,立刻有兩名騎從撥馬馳去,不多時就回轉稟告“是長持監院的弟子,犀川眾願意降服!”

島崎景信對此番出陣,不能進城大肆‘人取’頗覺遺憾,不過他作為受僱直的浮浪牢人,衝鋒陷陣,搶先送死的活計總是有他,但這種是戰是和的大事,可輪不到他一個浪人來做主,只能是咂舌連連,又一揮馬鞭,讓人帶著那和尚去後陣通告訊息。

片刻過後,傳來本多右近允的軍令,接受橫山城的請降,並接受對方上交的誓書,軍馬可暫時不入城砦。這條軍令,惹得已經習慣劫掠計程車卒大為不滿,不過長尾軍在戰時,軍法慣來嚴厲,倒也沒有人敢煽動足輕,反對此令。

橫山清嶽也是識趣,自己主動帶人前往長尾軍請降,並開外之丸側門。趕著牛車,攜帶大批錢糧過來勞軍,至於林泉寺長持則被留在城內為眾水賊宣講佛法,或者說充當人質,更貼切一些。

喜歡戰國之高氏物語請大家收藏戰國之高氏物語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