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西天取經策劃會(1 / 3)

如來佛祖端坐在蓮臺上,身穿金色袈裟,頭戴寶冠,面容慈悲。

這個如來完全不是人們印象中的那種豐腴大度,寶相莊嚴。

如果去掉那身行頭的話,如來佛不過是個乾瘦老頭,普通得不能再普通,扔在人堆裡絕對找不出來。

大雄寶殿的威壓氣場,讓張哲翰幾乎透不過氣來。

佛教寺院中,大雄寶殿是最神聖的地方,釋迦牟尼的德號叫“大雄”,所以叫大雄寶殿。

任何地方的大雄寶殿,都無一例外地供奉著如來佛祖和他的弟子,正中是主尊佛像,大殿兩側是十八羅漢,佛壇背後是三位菩薩大士。

所有的大雄寶殿供奉的都是雕像,而現在這個大雄寶殿戳著的全是真身。除了釋迦摩尼、羅漢和大士,還有一些被稱為“佛”的奇形怪狀的人。

在場的任何一位拎出來都比張哲翰等級要高,更別說還有天極境存在。

“金頂道長,我們策劃了一次重大活動,希望你們能全力配合!”

站在如來左側的一個儀容俊秀的和尚大聲說道。他說的是“你們”,自然指的是金頂大仙背後的道界勢力。

如來左右,自然是阿儺、迦葉,也就是向唐三藏索賄的兩個傢伙,說話的這位應該是阿儺。

【阿難(梵語 ananda ,意為“歡喜”,?~公元前463),釋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釋迦牟尼佛的堂弟,跟隨佛陀出家,佛陀五十五歲時,選為常隨侍者,專注地服侍佛陀二十五年,謹記無誤佛陀的一言一語, 因此被稱為“多聞第一”。佛滅後第一結集,就是由阿難誦出三藏中的經藏,後世尊稱為“二祖”。在佛陀十大弟子中,阿難記憶最強,儀容俊秀莊嚴,令見者心生歡喜。在當時僧團中年紀最輕,聰明而多聞。不但佛陀喜歡他,更有大眾緣,尤其深得女眾的敬愛。】沒想到非非還挺八卦。

“什麼重大活動?”張哲翰明知故問,給阿儺一個表現機會。

“這個活動的名稱叫‘西天取經’。我佛如來已降佛旨批准執行,大雷音寺明天開始啟動計劃。”

“能說具體一點嗎?”

迦葉接過話頭道:“簡單地說,就是去東土大唐找個和尚,讓他來大雷音寺把經書取回去。”

【摩訶迦葉又叫做大迦葉、迦葉波,意思是“烏龜”,又翻譯成“飲光”。傳說他的祖先在修煉時,有一隻具有靈性的烏龜揹負著玄妙的圖案而來,因此得道,所以以龜作為姓氏。又傳說上古時代曾有仙人能吸取日光,平時隱藏著,見不到任何光芒,但是如果顯現的話就會全身光輝明光,迦葉是這位仙人的後裔,所以也用飲光為姓氏。他出生在菩提樹下,所以名叫畢波羅。在佛陀所有弟子中,姓迦葉的有五個人,其中只有摩訶迦葉可以單稱為迦葉。】

“複雜地說呢?”張哲翰讀取完這哥們的資訊,盯著他問道。

“這名和尚要步行十萬八千里,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歷經千辛萬苦。”

“幹嘛整那麼麻煩?”

“取經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把聲勢造大,給足唐太宗面子。”

張哲翰假意不解:“唐太宗?李世民?”

阿儺趁機表功,解釋道:“這件事策劃了好幾年了,觀音大士和李世民手下的魏徵關係不錯,魏徵牽線搭橋,我親自去找李世民談的。”

張哲翰轉頭看向橘天羽,橘天羽微微點頭,臉竟然有些紅,張哲翰感覺這裡面有故事。

“李世民為什麼要做這件事?”

“貞觀盛世,國力鼎盛,但國民教化是個大問題,大唐百姓大多信奉道教,導致道教一家獨大,已經到了危及皇權的程度,他也迫切需要引入一種新的宗教,分化道界的勢力。”

“哦~~,我明白了,這是個訂製活,唐太宗才是那個出資的甲方,李世民掏錢,咱們演戲。”

阿儺豎起拇指:“不愧是金頂大仙,一點就透。”

既然有錢賺就必須討價還價,張哲翰故作沉吟,擺出一副要錢的樣子:“總不能讓我們白打工吧?”

如來佛瘦削的臉不易察覺地抽搐了一下,盯著“金頂大仙”。

阿儺摳摳縮縮地問:“你想要多少?”

啊哈,心虛了啊,你心虛就說明了我的重要性,看來沒有玉真觀的配合不行。換句話說,沒有道界的應允,這個計劃成不了。

和財迷打交道,絕不能大方,必須讓他肉疼。

“五五開!”

張哲翰玉麈一揚,說出了一句圍棋術語,冷冷地開出了一個讓人無法接受的價碼。

“觀音菩薩”嚇了一跳,這孩子是不是也太膽大包天了。

張哲翰心裡淡定得很,他知道他現在代表的不僅僅是玉真觀,而是後臺老闆太上老君和玉皇大帝。

大老闆之間討價還價,不黑點怎麼行。

阿儺和迦葉面面相覷,諸佛、菩薩議論紛紛,都沒想到這個小道士獅子大開口,開的是這麼大的口。

“生意是我們拉來的,活也都是我們幹,道家憑什麼要那麼多啊。”

“就是就是,太黑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