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蘇州為什麼大飢

小說:革明天子 作者:破賊校尉

回到薛敬的莊子裡,其他人按約定的時間,66續續地回來了。

看到人都到齊了,王恕、馬文升和劉健迫不及待地要求,大家趕緊坐下來,好好分析蘇州大飢的根源。

他們經過多次實踐調查,案例分析,已經嚐到甜頭——過去許多時政弊端,往往是稀裡糊塗,以為看明白了,實際上還是霧裡看花。而殿下推行的實踐調查和案例分析,就像庖丁的刀,三下五除二,就把弊端的原委、影響和根源,一一展現出來。

王恕打響了第一炮。

他和錢安一組,照著手裡那疊紙唸的是他這一組調查出來的結果。

“根據我們的調查,景泰元年以來,繭絲、綢緞的價格不斷上漲,結果三吳之地,不少大戶把田地去稻種桑。景泰三年秋冬三吳大旱,四年春旱,夏天又是颱風又是洪水,稻田被沖毀不知幾凡,糧產欠收。”

“景泰二年,蘇州糧價是一石二錢七分銀子。景泰三年,蘇州糧價是一石二錢六分銀子,波動不大。但是到了景泰四年,糧價猛地漲到一石五錢三分銀子,翻了一倍有餘。糧食欠收,糧價暴漲...”

巴拉巴拉,王恕說了大約三千多字,然後斬釘截鐵地說道“以上,就是我們調查出來的,去年蘇州大飢,暴民四起的根源。”

“謝謝石渠先生和錢兄,你們的調查詳盡,尤其是資料,列得十分清晰。官吏可以妙筆生花,把壞事編成好事。但是數字不行。”

“因為你編了一個假資料,需要再編十個假資料去掩蓋它,結果處處是漏洞,自己把自己給暴露了。所以相互印證的真實資料,能幫我們找到藏在種種迷霧下的真相。”

朱見深勉勵了一句,又問道“下一組是約齋先生?”

“是的,下官與譚思忠一組,現在由下官來唸我們這組的調查結果。”

馬文升拿著一疊文捲開口了。

“按例,浙江秋糧米額為二百六十六萬七千二百石。景泰三年秋冬,江東大旱無雪,四年春旱,夏天台風和大水,天災不斷,浙江也受到波及。秋糧米額繳納不足,浙江各州縣紛紛就近到蘇松買米完繳。進一步推動了蘇州的糧價上漲。”

“經譚志忠提醒,下官特意調查了寶鈔與銀子兌換比例的波動。”

朱見深舉手打斷了。

“約齋先生,打斷一下。志忠,你為何提醒要去調查寶鈔與銀子兌換比例的?”

譚純答道“殿下,因為在調查過程中,我們瞭解到,去年蘇州大飢,受災最嚴重,出來鬧事的暴民中,人數較多的是蘇州織戶。”

“現在城外住在窩棚裡的饑民,近半都是原織戶。而屬下調查到,織戶紡紗織布,從織染局所得報酬,有一部分是寶鈔。”

“此前殿下跟屬下說起過,銀子、銅錢、寶鈔,都屬於貨幣,貨幣的價值在於它的購買能力。眾所周知,寶鈔貶值非常厲害,銀子倒是很堅挺,所以屬下提醒約齋先生,順便調查一下寶鈔與銀子兌換比例。”

“好!”朱見深滿臉的欣慰。

自己一直對身邊的小夥伴們言傳身教,終於見到效果了。

看來他們會是第一批受到自己影響,能夠契合自己理念,支援自己後續革運舉措的人。

劉健有點懵,寶鈔和銀子兌換比例,購買能力,這是什麼意思?

他不由自主地轉頭看向李東陽。

可是這位順天府神童卻故意把頭扭到一邊去,昂著頭,鼻孔朝天,不可一世。

劉健又氣又恨,卻又作不出來。

剛才在等待的時候,李東陽出了幾道應用題,什麼田賦統計,軍隊用糧多少的與實務相關的“應用題”,自己這個河南舉人,看得一頭霧水,只是讀懂了題目,卻不知道如何下手解答。

太祖皇帝定下的大明各級學校——社學、縣學、郡學、國子監,學習科目除了四書五經之外,還包括有算學、射、騎、樂、禮等。按照《皇明祖訓》和《大誥》,這些科目都是要考試的。

只是永樂年後,在大家的默契下,除了四書五經和八股文,就再無其它。既然不考,那大家還學什麼?

於是滿天下學子,一門心思都鑽在四書五經和朱子集註裡,只想著如何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中股、後股、束股。至於算、射等等,早就不知荒廢了。

劉健再天資聰慧,也不過比其他學子多看些史書、諸子經典,以及天文地理之類的雜書。算學?我劉大才子怎麼會淪落到去做賬房!

結果被這可恨的順天府神童給羞辱拿捏住了!

可惱,可恨啊!

“約齋先生,請繼續!”朱見深沒有注意到劉健與李東陽的恩怨,轉頭客氣地對馬文升說道。

“是,殿下。我們調查得到,寶鈔兌白銀銅錢,洪武二十六年,官府強令每貫寶鈔兌銅錢一千文。但是在民間是一貫寶鈔兌銅錢二百五十文。當時銀子流通不多,兌換比例不詳。”

“永樂五年,折米一石五十貫寶鈔,每貫合銀八分,銅錢一百文左右。景泰二年,三百七十貫寶鈔兌一兩銀子。到了去年,五百貫寶鈔,只能勉強兌換一兩銀子。而織戶給織染局做工,所得報酬,三分之一是給寶鈔。”

“糧價暴漲,織戶報酬貶值,購買能力下降,這就是去年蘇州大飢,饑民為了裹腹四處暴亂的根源。”

朱見深讚許道“約齋先生和譚純一組,不僅思路清楚,還知道從不同角度去看同樣的問題。調查得非常詳盡,得出的結論非常好。”

劉健聽著朱見深這誇獎的話,不敢相信這是從十歲少年嘴裡說出來的。

再看到王恕、馬文升、李東陽、譚純、錢安等人理所當然,洋洋自得的樣子,更加詫異了。

這個世界到底怎麼了?

“殿下,說說你的調查和分析。”王恕期待滿滿地說道。

馬文升、譚純、錢安,包括易千軍、張傑、趙焮、傅元等武將軍官,也一臉鄭重傾聽的樣子。

大家都展開了鐵製的小本子,捏著特製的炭筆,聚精會神,盯著朱見深的嘴巴,等待著從這張嘴裡說出的每一個字。

喜歡革明天子請大家收藏革明天子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