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糧商也要賺錢啊!

小說:革明天子 作者:破賊校尉

朱見深清了清嗓子,開始說道。

“石渠先生把去年蘇州大飢的主要根源,歸結於景泰三年和四年的旱澇天災。我覺得,天災是根源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

“我帶著東陽、李芳去了蘇州府衙架庫閣,找到相關資料。據洪武年間的魚鱗圖看,蘇州有官田六萬零九十四頃,佔田地總數的六成三,民田有三萬五千三百二十三傾,佔總數的三成七。”

“當然了,數十年過去了,蘇州田地肯定增加了不少,而且不是個小數字,但無憑無據,我們暫且以這個數字為準。”

“然後蘇州一府的田賦共二百七十七萬石,其中官田賦稅為二百六十二萬石,民田十五萬石。”

說到這裡,朱見深對李東陽說道“東陽,你算一算,官田和民田,摺合每畝多少田賦?”

“是殿下。”

李東陽拿著炭筆在一張白紙上寫寫畫畫,上面彎彎曲曲的數字、符號看得眾人眼花繚亂。

過了一會,李東陽報出數字。

“殿下,蘇州官田田賦摺合每畝四鬥三升六合,民田摺合每畝四升二合五勺。”

劉健一聽就跳了起來,“不對,這個數字肯定沒有算對!官田田賦怎麼會是民田的十倍?”

李東陽看著他,笑眯眯地說道“你可以侮辱我的個頭,但是不能侮辱我的學識。這麼簡單的算式,我心算就算出來了。要不是殿下交代,我都懶得用紙算了。官田田賦在田賦總數里,百中佔九十五,民田田賦在總數里,百中只佔五。”

劉健遲疑道“可是,可是民田佔蘇州田地三成七,田賦卻只佔這麼少?太不可思議了。”

“租種官田者,都是普通百姓。擁有民田者,可想而知都是什麼人。還有,漕糧從蘇州解運到南京官倉,一石需要耗費三鬥。也就是一石秋糧從蘇州運到南京,只剩下七鬥。解運到京師,一石需要耗費三石。也就是必須起運四石糧食,到京師才會剩下一石。”

“還有各地衙役、稅吏的折色銀、腳力錢、踢鬥錢;戶房書辦掌案的筆墨紙張錢、籤封錢、號牌錢;運河漕運的縴夫錢、水閘錢、過驗錢,都得從這官田秋糧裡出。零零總總算下來,十倍肯定是有的。這麼重的租稅,誰交得起啊。”

“殿下是說,蘇州大飢,部分饑民是租種官田的百姓。”馬文升問道。

朱見深點點頭。

王恕嘆息道“我朝官吏俸祿之薄,可謂前無古人。可是官吏無論大小,總得養家餬口。京官居京不易,需要維持體面。地方迎來送往,人情不斷。開口閉口都要銀子。只有這官田秋糧最為肥沃,上下其手,伏在上面吸血不息。”

眾人也忍不住一陣感慨。

馬文升說道“自從跟隨殿下南下,用了這個社會調查的法子,民間疾苦,一目瞭然,根源、趨勢、後果,全都瞭然於心。以前知道百姓困苦,卻不知苦在哪裡。一番調查後,才知道真的是苦在骨頭裡。”

朱見深從李芳手裡接過一疊疊文卷,掃了幾眼,大聲道“經過調查,去大家現年蘇州大飢的根源,一是去年天災連連,田產欠收,官田租戶交完租稅,家無餘糧。”

“二是糧價上漲,織戶手裡的寶鈔又持續貶值,買不起更多的糧食,於是全家捱餓。於是餓肚子的官田租戶和織戶,組成了去年蘇州大飢的亂民。”

眾人紛紛點頭,說朱見深總結得對。

“沒有其它了?”

大家面面相覷,劉健遲疑地問道“殿下,還有其它原因嗎?”

“糧食為什麼會上漲?”

“殿下,我調查過。”馬文升回答道,“十一家糧行掌櫃的,幾乎異口同聲地告訴我,前年去年蘇州天災連連,田地出產減少了三成。所以糧價自入秋後一直在漲”

劉健這時醒悟過來,“嗯,不對,減少三成,糧價只會漲三成左右。怎麼足足漲了一倍?難道是糧商操控糧價,肆意漲價?”

“希賢先生,你理解錯誤。田產減少三成,糧價只漲三成,是不可能的。”

“殿下,那應該是怎樣?”

“如果蘇州是封閉的,田產減少三成,所有糧食只夠蘇州府八成人口吃,那麼糧價會一直漲,漲到有兩成人都吃不上飯,活活餓死為止。”

眾人無不驚悚。

“這...這...這怎麼可能?”

“這就是市場調節的威力。糧食有兩成的缺口,市場就會漲價調節,把那兩成人淘汰出去。剩下八成人,大家都夠吃的,這供求關係才會均衡,糧價才會平復。”

大家沉思了一會,王恕和馬文升忍不住說道“殿下的話,震耳聵啊。”

“好了,我們繼續。”

“我剛才說了,假設蘇州是封閉的,才會有這樣的糧價暴漲。但事實是,蘇州不是封閉的,蘇松遇災了,江北沒有遇災,江西沒有遇災,湖廣沒有遇災。只要及時從那些地方運糧過來,糧價雖然會漲,但是還在可接受範圍內,不會翻一倍之多。”

“所以...”

朱見深看了一眼劉健,笑著說道“所以確實是糧商在囤積糧食,操控糧價。”

“我調查過,前些年,絲繭綢帛的價格一直在漲,絲商、綢帛商,賺得缽滿盆滿,就連蘇州織戶,也過了幾年好日子。是不是薛東家?”

坐在角落裡,拿著炭筆埋頭在記錄的薛敬猛地抬起頭,連連點頭“殿下說得沒錯。從景泰元年以來,絲繭漲了四成,綢帛漲了五成。”

“蘇州兩三萬織戶,日子都好過了許多。蘇州城也繁華了許多。但去年暴跌,跌回景泰元年的行情。”

“這就對了!”朱見深站起身來,猛地一拍手,“絲商賺錢,綢帛商賺錢,都在賺大錢,唯獨糧商沒賺到,惱不惱火,揪不揪心?去年好不容易遇到一次機會,蘇州糧商們肯定要抓住機會,囤積糧食,製造恐慌,抬高糧價。”

“偏偏他們不知道,有一群官田租戶,會交不上租稅。有一群織戶,因為去年絲綢價格暴跌,蘇州許多絲綢場開不了工,足足三四個月沒活幹,坐吃山空...”

“當然了,就算糧商知道了,也不會動一絲惻隱之心。於是去年蘇州大飢,亂民四起,衝擊城裡的米行,城外的莊園,只為活命。剛正不阿的王都憲,卻痛下狠手。”

“聽說他善治《易經》,偏偏連窮則變通這個道理都不明白。或者是明白了,卻在裝糊塗。”

現場沉默了一會,劉健朗聲問道“殿下,去年蘇州大飢,該如何應對?”

喜歡革明天子請大家收藏革明天子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