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B環”關聯(1 / 2)

小說:相寶2:秘物 作者:炎宗

浪漫與時尚,已然成為了大家口中法國的代名詞。

這種先入為主的印象,很容易讓人忽略掉另一個事實那就是,得益於自身的工業積澱和基礎科學底蘊,法國其實並不是一個胸大無腦的國家。在這片土地上,一直以來就盛產科學巨匠,比如居里夫人,安培,笛卡爾等等,不勝列舉。

毫無疑問,法國是一個科技大國,世界頂尖科技名企,比比皆是。

空客的研及總裝系統,就在法國;世界前五的軍火商及陣風戰機研究者達索公司,在法國;歐洲前三的汽車生產製造集團雪鐵龍,在法國;在全球軌道交通、燃氣輪機制造、電力供應等方面擁有全球頂尖技術的阿爾斯通,也在法國;大名鼎鼎的汽車製造商、坦克懸掛系統供應商雷諾公司,還是法國傳統企業……

盧燦看重的,卻不是上面這幾家,而是一家名叫“施耐德”的工業公司。

此時,它還沒有改名“施耐德電氣”,那是1999的事情,而是叫做“施耐德工業集團”,一家涉足鋼鐵冶煉、全球配電、工業控制和自動化裝置製造的工業企業。

這家企業,此時正處於其15o年展歷史的最低潮,瀕臨破產解體的邊緣。

田樂群沒聽說過這家公司,“怎麼突然想要買下這家公司?”

盧燦一怔,買下?田姐可真敢想!

即便施耐德工業公司再瀕臨倒閉,也是法國的工業脊樑之一,又怎麼會拱手讓人?他笑著解釋,“是入股,看看能不能入一股,摻和一下。”

“這家企業在電力供應、鋼鐵冶煉、工業控制和自動化裝置製造方面,技術儲備很豐厚,符合我們在澳洲以及印屬新幾內亞的需求,而現在,他們恰好處於低谷期,我琢磨著抄個底。”

田樂群正準備說,你要服務又何必一定要入股?又聽他說抄底,便沒再多說。

事實上,盧燦之所以看中這家公司,其一是基於商情分析組黃浩東遞上來的評估資料,其二是他聽說過這家企業的一些趣事,因而知道這是一家非常有前途的公司。

黃浩東主導的商情分析組已經成立,歸在德銀投資總裁辦旗下,目前只有八人,做不了太多的商情分析工作,只能做一些盧燦出行某地之前的當地商業資料收集與分析。

盧燦預定四月份去法國,提前通報法國駐港領事館,對方也來正式邀請函,因而商情分析組收集了部分法國的商業資料,以供盧燦選擇。

這種分析備案,黃浩東都會標註“價值等級”,其中,施耐德工業公司,被他標註為一級可投資,因而盧燦多看了幾眼。巧了,這家公司,盧燦還真知道。

盧燦曾聽過一個笑話。

施耐德是德國人常用的姓名,但是施耐德電氣是一家家地地道道的法國公司。他們在進入中國之後,常常被國人鬧烏龍,還經常寫錯名字,諸如什麼斯奈德、辛德勒什麼的。

因此,施耐德電氣公司的員工,出門拜訪客戶,經常說的一句話是“我們是施耐德電氣公司的人,施耐庵的施耐,德是道德的德。”

有一次,他們去競標長江三峽電站的電機組工程,又是這麼自我介紹。

巧了,旁邊是德國西門子的人,見他們說的生動有趣,以為是特別設計的話術——因為這種帶有中國文化屬性的名字,很容易引中國人的好感。於是,這位西門子的專案負責人,在競標現場也來了一句類似的自我介紹,“我是德國西門子的代表,西門是西門慶的西門,子是孫子的子……”

好吧,這是一則流言,真不真的,權當一樂,沒有侮辱誰的意思。

盧燦刪減部分內容,放置到彎彎市場,將這個趣事說給田樂群聽。

田樂群樂得直不起腰來,掐著盧燦的胳膊,“你……你也太貧了!”

因為這則笑話,盧燦記住了施耐德電氣,還有西門子公司,此後對這兩家公司也有所瞭解。

當然,上輩子的記憶,肯定不如黃浩東送來的情報豐富。

這家創立於1836年的公司,創始人為施耐德兄弟,最早是克魯索地區的一家小型鋼鐵廠,當時的業務是為法國各大製造廠提供鋼坯。

公司的展,與企業領導人的戰略眼光,有著直接關係。

領導者目光長遠,公司就能獲得蓬勃展,反之,領導人急功近利,公司就會危機四伏。

施耐德工業公司,就是最鮮活的例子。

在施耐德兄弟,即在哥哥阿道夫·施耐德和弟弟伊薩依·施耐德領導期,專注於鋼鐵冶煉、鑄造,並取得很大成就——他們在十九世紀六七十年代,一度拿下艦船加農炮的鋼鐵訂單。

炮鋼,是特種鋼材的一條生死線。

187o年之後,伊薩依的兒子昂利·施耐德接手公司,開始多元化經營,投資採礦業,鋼鐵,電力,但公司的主要收入,依舊來自武器製造商的成功。

施耐德公司走入低潮期。

1918年之後,潘翁·施耐德上任,他對公司業務體系,進行大規模重組,形成以後施耐德的三大業務架構梅日梅蘭,Te電氣,美商三大品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