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餡餅陷阱(1 / 2)

小說:相寶2:秘物 作者:炎宗

“事實證明,你的眼光比我更精準。不過,我不認為自己的選擇有什麼錯誤!臺北金融市場的展,證明我當初並沒有看錯。萊特里的選擇,原本就存在方向問題,他過於自信……”

樂古道空中花園,坐在盧燦面前的這位褐色眼珠、棕色卷的中年人——安託萬·弗朗索瓦,揚了揚手臂,一如既往的自信。

聽說盧燦要起行法國,他特意從臺北趕到香江,拜會盧燦。

他來找自己,所為何事,盧燦心知肚明——百利達是法國最大的工業銀行集團,自己投資法國,勢必有大筆資金出入,這對於百利達銀行而言,絕對是一筆不錯的生意。如果能成為自己投資法國的資本擔保銀行,那就更好不過。因而,總部將其派遣到香江,拜會自己。

其實,大華銀行在巴黎有分部,不過,規模不大,像這種大筆資金出入境以及投資擔保,還顯得力有未逮,也做不到出入境資金的損耗最小化。

如果百利達能滿足自己的要求,盧燦無所謂哪一家做擔保銀行。

這件事,他還沒提,盧燦也樂得裝糊塗。

兩人正在聊的話題,是新鴻基銀行以及期權共同基金。

去年,安託萬將百利達所擁有的的新鴻基股份以及期權基金股份,都轉讓給盧燦,集中資本開臺北金融市場。

這一做法,在香江金融界是有爭議的。

有人認為他在股災到來之前脫手,是明智之舉,更何況,他的臺北金融市場開的不錯。

也有人認為他的這種行為,直接促成了盧燦對新鴻基銀行的全盤掌控,而後續展也說明,他的脫手交易,讓盧燦在股災之後大賺一筆。

包括布魯格,也認為安託萬的“臨陣逃脫”,助長了盧燦的“野心”。

他向盧燦說這番話,在表明他一直看好的就是臺北金融市場,而不是香江市場。萊特里(馮金喜)的決策,一開始就不被他接受,離開香江是他的選擇,而非什麼外界傳言的走眼。

一個驕傲的人,又怎會認錯?更何況,他的選擇,真心來講,並沒有錯。

當初成立期權共同基金時,他就建議去投資開臺北金融市場,而馮金喜在布魯格的支援下,建議要立足於香江金融。

這一點,盧燦是親身經歷者,笑笑問道,“安託萬,我一直很好奇,你為什麼會得出,臺北的金融市場前景會比香江更好的結論?”

香江有很多標籤什麼時尚之都、貿易之城等等,其中,“金融之城”影響最深遠。

可事實上,在八十年代初,香江金融之都的位置並不穩固,譬如,臺北開放金融管制之後,一度有著“取代香江金融之城”的趨勢;此後的新加坡,也喊過類似的口號。

安託萬就是忠實的“臺北更適合成為金融之都”擁護者。

盧燦雖然看好臺北金融市場前景,但並不認為它能取代香江。

因而,兩人在這一觀念上,並不一致。

安託萬攤攤手,略帶驚訝地反問,“維文,香江的金融體系,建立在貿易流水的基礎上,事實上,它本身什麼也沒有,沒有工業沒有農業,服務業也沒有非常具有特色的方面。這種金融,是飄在空中,沒有根基的……你對此應該有很深入的研究才是呀?”

盧燦笑而不答,示意他繼續。

“臺北的金融體系,建立在相對較為完善的工業基礎上,這是兩者最顯著的差別;其次,臺北與東洋的歷史淵源很深,產品很容易進入東洋市場,不僅東洋,連美國也是如此。制約臺北經濟體系展的唯一短板是資源,但是,別忘了,菲律賓距離臺北很近,正在快成為臺北最大的資源供應地。所以……綜合來看,臺北的金融前景,要比香江更好。”

有道理嗎?有道理,但片面!

香江確實沒有多少實體企業,但是,別忘了,它的背後,是龐大的國內進出口市場,雖然現在的量還不算駭人,但此時的香江,經濟體量原本就很小,而且還是唯一一個對外進出口視窗,國內市場進出口貿易,已經足以彌補香江實體產業空虛的短板。

反倒是到了中國全面改開,尤其是加入To之後,國內可以直接對歐美開展貿易,香江的地位急劇下滑,導致香江經濟全面走下坡路。

所以說,此時就下結論說臺北金融市場展前景比香江好……

盧燦只能表示呵呵,不置可否——沒有為此和安託萬辯駁,沒必要!

兩人又聊了幾句臺北金融市場。

1976年,臺北信託局出臺《商業銀行進入準則》,允許個人資本設立金融證券、基層銀行等,以此來彌補基層金融信貸不足。從1976年到1978年,中興、國際、中華,三大證券公司相繼成立,臺北股票市場興起。

1981年,信託局再次出臺《商銀增補條例》,對外資金融基金進行有條件放行——主要開放證券及信託市場。安託萬所在的百利達,就是依據這一增補條例,進入臺北金融市場。

盧燦對臺北金融市場有所瞭解,但不如安託萬說的這麼透徹。

看來,大華銀行臺北證券分部,可以著手準備——此後十五年,臺北經濟蓬勃展,這波紅利,大華銀行怎麼也要咬一口。

一杯茶快要清湯時,安託萬終於說到他的目的,“維文,受法國駐香江總領事委託,我將作為你此次走訪法國的中間聯絡人,你不會有什麼意見吧?”

盧燦微微錯愕,又快答道,“當然沒有!有你這位老朋友,一路相陪,我相信此次法國之行,一定會收穫多多,圓滿成功。”

所謂中間聯絡人,歐洲商業談判中慣用的環節,既承擔“商業合作見證”角色,又承擔“溝通彼此分歧”的任務。

法國方面竟然邀請安託萬擔任中間聯絡人?

呵呵,看來,他們還真的想要從自己身上狠挖一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