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了张茂则的指导,韩执揉起了自己的眉头,然后才开口说道:“但是最后一个问题,大理寺的卷宗,都是由我们大理寺自己的书吏记载。”
“李淑纵有通天彻地之能,又如何能将那份伪造的‘吴公乃宋相门生’之记录,悄无声息地‘散布于卷宗之内’?”
“李淑在江南敛财无数,手中岂无黄白之物?只需买通一个文书房的老吏,在其誊录吴公履历或宋庠门生名录时,‘不经意’地添上几笔,再在归档时将其‘恰巧’混入当年江南转运使司的关联卷宗里。”
张茂则轻轻敲了敲桌子,顿住不说,韩执也连忙拿起茶壶,给他重新倒茶。他敲了两下桌子,喝了口茶才继续道:
“神不知,鬼不觉。此等‘润物细无声’的手段,远非外官强闯架阁库可比。一份卷宗,誊录时如何‘润色’,归档时如何‘错置’,关键处如何‘遗漏’或‘增添’。
“对他们而言,不过举手之劳。只需寻一个‘时机’,比如某次文书房走水后的混乱,比如新主簿交接时的疏忽,甚至只需一个‘恰巧’当值的夜晚。”
“官员之惰,习以为常。卷宗浩如烟海,除非涉及要案重审,否则哪位上官会逐字逐句去核对数年前地方官员的履历细节?尤其是‘门生’这等看似无关痛痒的关系?”
张茂则话锋一转,忽然笑了笑,道:“莫要说别人了,哪怕是韩少卿你,都是到了时辰就下值。若不是此案生,谁又能知晓有这么一回事呢?”
“张公公教训的是……”韩执放下茶壶,声音有些干,耳根子不受控制地泛起一阵热意。他想起了自己刚接手大理寺时,面对堆积如山的陈年卷宗,也曾是那般心态——
只要不是火烧眉毛的要案,那些积灰的旧档,谁会去细究?按时下值,回府陪陪苏轸和爹妈,那才是正经。
若非此案如藤蔓般缠上了他,若非那份伪造的“门生”记录阴差阳错成了关键线索,他韩执,何尝不是张茂则口中“习以为常”的官员之一?
张茂则却并未继续敲打,只是端起新续的茶,慢悠悠地吹开浮沫。再喝了一口茶后,才道:“咱家主管皇城司,又是跟着伺候官家的,在这儿能给韩少卿你一点小情报”
韩执眼睛一亮,连忙问道:“不知张公公知晓什么新的线索,额若是日后有所需,学生一定全力相助。”
张茂则没有直接回答韩执的承诺,只是将茶盏轻轻搁在案上,出清脆的一声“嗒”。
“韩少卿可知,自庆历三年冬,至今日皇佑三年秋,足足八年,你大理寺文书署负责誊录归档卷宗的那几个老书吏一个,都未曾换过。”
张茂则说完,就是站起身来。那姿态分明是话已说尽,准备离去。
“今日的家常话说的有些多了,咱家还要回宫与官家汇报,就先告辞了——多谢韩少卿的招待。”
待那青灰色的身影消失在回廊尽头,韩执就来到了门外,喊道:“章询!”
廊下当值的吏员们心头一凛,下意识地站直了身体。刚从文书署方向走来的章询更是一顿,连忙小跑到了韩执的面前,道:“少卿有何吩咐?”
“还能干什么?”韩执拍了拍自己的官服,道:“去接宋丞相出狱啊,总不好让老人家在牢里过夜吧?走走走,一起去。”
他边说边抬步就朝着隶右司牢房的方向溜达过去,步子不快,甚至有点闲适。没有一点大案在前的压力感。
章询连忙跟上,落后半步,道:“是是是,少卿体恤老臣,实乃我辈楷模。宋相这几日唉,也是委屈了。”
到了宋庠那间牢房外。铁栅栏里,宋庠依旧穿着那身青灰便服,腰背挺直,膝头摊着《礼记》,只是手里那枚做书签的银杏叶,被无意识地捻得有些蔫了。
听到脚步声和哼曲声,他抬起头,浑浊的目光带着一丝疲惫的探询。而狱卒一见到韩执来了,以为是要放人,赶紧哗啦啦地开锁。
韩执走进去,宋庠就问道:“韩少卿今日前来,可是又遇到了什么不解之处?”
“没有没有,只是现在已经正式确定了,宋丞相您和李淑这起案子没有任何的关系。”韩执摆摆手,坐到了宋庠的旁边,“今日前来,也是奉着官家的旨意,让您出狱的。”
宋庠闻言,眼中并无多少欣喜。他也没有动,只是将膝头的《礼记》又合拢了一些,仿佛那是他唯一的倚仗。
他只是缓缓说道:“案子没查清,李淑没伏法,老夫老夫没脸出去。大理寺的饭食尚可,老夫想等个水落石出。”
“这”韩执愣了一下,又看了看门口——狱卒就很聪明地把门给关上了,然后才道:“宋丞相,这是何意?”
“韩少卿,”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沙哑,像砂纸磨过粗粝的石头,“老夫为官数十载,不敢说功盖千秋,却也自认持身以正,上不负君恩,下不负黎庶。”
“可如今,却被自己的门生构陷,被一份伪造的‘门生’记录投入这大理寺诏狱!这份错误,岂是一句‘清白’、一道‘出狱’的口谕就能轻易抹去的?”
韩执沉默了,如果自己理解地不错,这位老臣应该是把李淑的错也归在了自己的“遇人不淑、识人不明”的错上了吧。
“识人如鉴,纵然是明镜高悬,也难免有照不见的暗影。李淑刻意经营多年,其伪善面目,连欧阳永叔先生也曾被其误导,何况旁人?此非相公之过,实乃李淑用心太过险恶深沉!”
宋庠缓缓摇头,那枚被他捻得蔫了的银杏叶几乎要碎在他指间。
“韩少卿,你不必宽慰老夫。身为宰辅,为朝廷举荐人才,乃老夫分内之责,亦是‘与国同体’之本!李淑是我宋庠的门生,是我宋庠一力举荐!”
“他今日贪墨蠹国、构陷师长,滔天罪孽,源头何在?便在老夫这双……识人不明的昏眼上!便在老夫这……轻信不察的私心上!”
“若是日后纠察关系,老夫愿意承担一份罪责。”
喜欢北宋,开局娶走苏家八娘请大家收藏:dududu北宋,开局娶走苏家八娘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