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陽壽換的公主命 第81節(2 / 2)

趙宅內最好的院子被收拾出來安頓姬宴平, 假山湖水自成景色。阿四跟著侍從往裡走, 看見不時有人腳步匆匆自院子裡出來,她好奇地四處張望:“這些人都是三姊請來的客人嗎?”

接待阿四的侍從是姬宴平身邊的人, 與阿四很熟悉, 笑道:“非也, 這些人都是鼎都的大商戶呢, 今日是來拜山頭的。”

自從皇帝解了商戶的科舉禁令,商人多以姚家為榜樣, 這些年陸陸續續的在朝中添了新的一派, 地位水漲船高。如今都能出入自矜出身的世家宅院了, 放在四十年前是想也不敢想的事。

阿四若有所思:“怪不得阿姊讓我來玩兒,原來是帶我長見識的。”

說來也是,阿四偶爾在西市見到的商人, 大多是西域人,大周的名商巨賈屈指可數。從前她以為是大周的商戶低調,後來才發現, 是商人很難發展,必須依附權貴才能留存, 新興的富裕商人如果不第一時間用財帛討好權貴以獲得庇護,那麼商人的財帛將以無數種方式從手中流失。

趙家富裕至此,也有庇護的商人格外多的緣故在內。

姬宴平高坐上位,一丈開外是有序入內的商戶和趙家的管事在溝通, 兩方中間隔了一道琉璃屏風。姬宴平懶散地靠在坐床一側,手指輕點矮几, 神遊天外的模樣,也不知是否有將商戶和管事的話聽進耳朵。

直到阿四進門,姬宴平才提起兩分心思,招招手道:“阿四來,與我同坐。”

商人和管事明顯是知道姬宴平的存在,聽見姬宴平的話,兩人微微一頓,又繼續說近日的收益。而阿四則從兩人之間穿插過,再繞過屏風,在坐床另一側坐下。

阿四豎起耳朵聽一會兒,聽見他們在不停地說“抽成”之類的話,有些疑惑:“這是在合作什麼生意嗎?”

姬宴平否定,舉起茶杯一抿:“今日來的都是商會中人,不會說合作的生意,是在分賬吧。”

“商會?”阿四摸來矮几上地果子吃,嚼起來清脆爽口,“聽起來是個有趣玩意兒。”

這時候的商會,真令阿四好奇啊。

姬宴平講解:“早些年商人中也有白手起家的人物,從買粥、買燭、販琉璃一步步經營到富甲一方,例如有個叫王元寶的,就是販賣琉璃起家,這屏風算是大件了,更多的用於窗。不過嘛,時間長了,商人也難做起來。王元寶還沒死,往後卻很難再出一個王元寶了。後來,同一處的商人們便聯合起來辦了商行,久而久之,經營同一營生的商人相互間幫襯往來就成了商會①。”

“如今商會勢大,外地的商人要進入鼎都做生意多往商會打探訊息,或者直接將財貨換出。打算自個兒經營的商人,也不會得罪商會中人,即便不與商會做生意,也要讓些利潤售出部分貨物,或者以財帛交好。不然總有些人能想出法子來叫地不平,讓人走不順。”

姬宴平無視外面管事越發難看的臉色,自顧自和阿四說話,大義凜然:“許多小商戶本就是賺個腳錢,這般惡劣風氣長久下去,不知要帶來多少禍患。”

“原來如此,阿姊真是深思熟慮、目光長遠。”阿四誇獎完,轉頭看看硬著頭皮笑呵呵繼續和趙家管事彙報的商人,顯然這穿金戴銀的富商並不認為姬宴平此舉是設身處地為商戶考慮。

老虎過來咬死了猴子,旁邊被猴欺壓的雞照舊要害怕的。

或許,這些中層的商戶心中想的是,今後就要交雙份的“保護費”,以便滿足趙家和宋王的雙重剝削。

明明都知道趙家要的多,為什麼這些商人還是選擇依附趙家?難道商賈出身的新貴姚家不是更好的選擇嗎?

阿四的疑惑很快得到解答,如姚家這樣搖身一變從汪洋商海中上岸的人家,是斷斷不願做一些損害名聲的事的,在姚家門下的商人必須清清白白做正經事,稍有些歪心思的,一開始就被拒之門外。

很多和權貴勾搭的商人所求就是借勢生財,走不得捷徑的姚家,並不如阿四所猜想的那樣大受歡迎。只有期盼自家孩子學有所成,鯉魚躍龍門的才會貼合姚家的路子,而世上能及第的讀書人千中取一,大多數人更看重觸手可及的利益。

姬宴平從中牟利的意圖明明白白地展露在阿四面前,她本人雖然百無聊賴地旁聽,身後的內官卻是奮筆疾書,行行字字記下今日的見聞。其中疑點一一查證後,若有違背律法的行徑,便都是可用來威脅趙家的把柄。

姬宴平雖然愛財,但絕不費事給趙家掃尾。財帛她是要的,但這些黑鍋,也是要丟回趙家頭上。

阿四大致瞭解完,便對這方面的事失了興趣:“這些還是阿姊自個兒玩吧,我可擺弄不明白。”能從別人口袋裡拿錢的,都是第一等聰明人,阿四自認為賺不了這份錢。

姬宴平便笑:“那好吧,我們換個地方坐一坐。”只內官留下記錄。

假山之上有一小亭,視野開闊,算是相當合適的談話地點。

姊妹倆相對而坐,阿四說起自己開春要去刑部學習的事:“滿打滿算過了年我也才九歲,這就要給我安排差事了,未免太過了些。”

姬宴平失笑:“歷來只有皇子暗惱不受器重的,我們的聖上大方寬容至此,阿四反倒不樂意了麼?”

阿四抱怨道:“一定是裴師傅告我的狀了,本來阿孃只讓我去刑部看看,昨日裡孟媽媽都給我送了一冊往年的案例來。眼看這是要正經教我,又要習文、又要習武、如今還要學著辦案,就是神仙也要喘氣。”

乍一聽很是嚴苛的時間,下一刻就被姬宴平拆穿:“哪裡就這樣可怖了?林將軍三日才授一課,老裴相每旬兩課,謝大學士稍微多一些,隔一日就要過問你的學業。此外你在外玩兒的時間可多,不然你現在哪裡有空坐在這兒?”

皇帝登基時姬若木已經是不用操心的年紀,姬赤華和姬宴平年歲相差不大,一併受管束。到了阿四頭上,人人都正是忙碌的時候,也不至於顧不上,就是不如先前的姬宴平看得緊。

阿四在太極宮各處上躥下跳多了,各級官員總有種四公主的日子過於鬆散的錯覺。隔三差五就有官員上書請皇帝多加“關照”四公主的日常生活,皇帝便指了從前有經驗的孟予分心多照顧,順帶還給升了官。

真論起來,阿四也是享受了許多幼子的福利,在宮裡橫行霸道,阿姊們都讓著、宰相們捧著、翰林院遭了劫……如今要被約束一二也是眾望所歸嘛。

阿四心虛地左顧右盼,轉開話題:“阿姊呀,孟媽媽給我送來的都是些奇奇怪怪的東西,案例裡不是寫太宗堂舅和太宗表姊的婚事,就是刺史女兒十四歲出嫁縣丞的事,還要什麼朝散大夫在男兒死後讓兒媳改嫁孫氏的案子,都是昭宗乃至高宗時候的舊案,一整卷書林林總總的都是這些雜事。我看不明白,所以拿來問問阿姊。”說完,讓垂珠拿出厚實的書卷遞給姬宴平。

姬宴平接過隨便翻看幾頁:“這些違背的都是《戶婚律》,如第一例,堂舅與堂姪女②的婚姻,雖非同姓,卻觸犯了外姻有服屬而尊卑共為婚姻,按律當判處兩人各杖責一百,再離婚。不過,雖然法旨不許,但當時風氣如此,親上加親的事屢禁不止。儘管兩者尊卑不同,這樁婚姻一直保持下去了。第二例則是女子十五歲後方能出嫁。至於朝散大夫強令兒媳改嫁,寡婦嫁人,除非母父、祖母父的要求,其餘人擅自做主強行婚嫁的,徒一年。”

“這些放在幾十年前都是小事,就算有人上報,大多也是不了了之。”姬宴平嘴角微翹,“但如今不同了,一旦要追究起來,違背律法的事情可小自然也可大,你就照著這些例子,先將《戶婚律》熟讀,往後就從鼎都幾戶熟悉的人家開始翻族譜,慢慢地梳理,只要是還活著的、有違背法律之處的,只管揪出來。不必裝模作樣地寫狀子,直接把事實擺在刑部官吏面前,畢竟是皇子的事,不會有人輕慢你。每隔三天問一問,將這些小事都當正經事去辦,每一樣都落到實處。”

阿四悟了:“這些雖然是小事,卻是最抵賴不得的罪名。誰家婚嫁都是白紙黑字寫著,各家的關係更是明明白白。尤其是大家族內,親上加親是最常見的,一抓一大把,但杖責一百足以打死人了。”

回想遙遠的崔某郎,區區數十杖就打得進氣多出氣少了。

是死是活,只在人一念之差。

而且,阿四才九歲,不懂人情世故,一板一眼地照著律法行事,絕不願退後一步也是正常的吧?

第135章

阿四原本只是拿這些案例作為轉換話題的工具, 沒想到能從姬宴平手中取到真經,登時把方才的事拋在腦後,專心致志問了一些崔家的事, 打定主意要從崔家下手。

崔家近年在朝中的勢力大不如從前, 不然也不會將崔大郎許配給趙家風頭正勁的趙娘子。所謂看碟下菜,阿四初出茅廬正適合選個軟柿子捏。

“崔家清高得很, 你要是和他們打交道, 只記得一件事, 那就是不能太要臉面。他們要臉, 自然惹不過沒臉沒皮的。”姬宴平傳授妹妹經驗,“這點上我對你是很放心的, 你應該沒問題。”

阿四手拍胸脯:“當然了, 臉面又不能吃。”說到吃, 她倒是真餓了,肚子發出輕微的咕咕叫。

姬宴平一笑:“那我們也下去吃飯吧,算算時間, 也該差不多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