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陽壽換的公主命 第83節(1 / 2)

說是老人,看著也是風姿綽約的青年。大約二十八九歲,是玉照早些年還喜歡比自己年長一點的男人的成果。

幾個風格不同的美人坐在一處果真是養顏的,阿四一眼就能認出外貌最樸素的那個是王孺人。果然,稍微正式些的內人就要考慮家室才幹等的因素,而隨便養養的物品,就只要貌美就好了。

王孺人笑得如沐春風,向阿四點頭示意。

阿四回以一笑,收回直白的眼神,走到阿姊們面前叉腰告狀:“怎麼能讓謝大學士代為轉告呢!我差點就沒能來!”

在座的誰人不知阿四和謝大學士漫長的逃學拉鋸戰,不必阿四細說,人人瞭然。玉照作為主人家和從前的弘文館學子,立刻就賣了謝師傅:“早朝時分我本是要託宣政殿的宮人去和你說的,當時謝大學士正在旁邊,主動請纓,我不好推拒。難道她沒與你說麼?”

阿四哪能不知道玉照看好戲的壞心思,憤憤道:“明明可以兩頭不落,謝師傅歸謝師傅,你只管再叫宮人傳話就是了,肯定是想看我笑話。”

玉照無辜受揣測,立刻撇清關係:“那不能,謝大學士下衙去弘文館就能和你說清楚,宮人還得四處跑,這不是平白耽誤人嘛。下次我再也不把這事託付給謝大學士了,阿四消消氣,先用些茶點墊墊肚子。”

嗅著紅豆糕餅的甜蜜香氣,思及玉照也不能知道她昨天和謝大學士之間的事,阿四順意坐下。坐在阿四對面是一對面熟的姊妹,年長些的衝阿四笑:“公主年幼時我們曾在東宮見過一面的,我是大雅,家妹小雅。”

這般氣宇軒昂的兩個人,即便知道是皇帝阿孃取的名,阿四仍覺得太隨便了。

第137章

阿四問過才知大雅在東宮當值, 小雅則在御史臺,比尤熙熙還要年長,都是三十多歲近四十的人了。

大概是不曾生育、日子又順當的緣故, 瞧著半點不顯老, 坐在一眾年輕人中間異常和諧。因為當年也是皇帝帶回來充當半個養女的孩子,阿四便隨著阿姊們叫, 也喊一聲阿姊。

阿四的阿姊實在太多, 往人堆裡探看半天, 才發現竟還少了一個, 遂問左右:“晉王家的嗣王祈阿姊哪兒去了?前兩日年宴上我還見到她了,今日怎麼不在。”

姬赤華道:“晉王自打知道阿祈從小圈在宗廟長大, 這兩年出門都帶著阿祈。開春宮裡一放人, 晉王就帶阿祈走得無影無蹤。算算時日, 最近也該在南邊了。”

這事玉照清楚,她頗為羨慕道:“趁著年輕往外多跑動才好,不想我, 如今想走也走不成的。”玉照現在是正經的上有老下有下,府外還有不能不管的親孃,整個端王府就靠她一人撐著, 除非鼎都的天塌了,她才有外逃的一天。

一圈人細數下來, 姬赤華是常有事往各州府去的,姬宴平也和閔玄鳴去過一趟北京,只有阿四從小到大走過最遠的地方就是九成宮。阿四咬著糕餅,期盼道:“那我再過幾年是不是也能出遠門玩兒?”

“大概吧。”姬赤華模稜兩可。

姬宴平的座位邊是個臉生的娘子, 她和誰說話都能接得上,天南地北的聊, 不叫一句話落空裡。無需人介紹,阿四心中有數這是王家的娘子,應該就是傳聞中被姬宴平看中的王家幼子。

能看出她和王孺人之間的相似,都是場中說話熱鬧又叫人舒坦的,也許是王家的家學淵源吧。

幾人聊的興起,結伴挪到屋外去,在庭院內架上烤爐暖爐,煮茶烤肉伴火鍋,歡聲笑語吃完一餐。曲終人散之際,端王老小一家子出門相送,王家的馬車是肉眼可見的結實,車邊的護衛穿的正是王府的制式。

阿四和姬宴平咬耳朵:“怎麼回事,在鼎都內來回還要端王府的衛隊相護,是怕被搶劫嗎?”

姬宴平被逗笑了:“王家人是要回老家了,其餘行裝都已經上路,這是最後一批人了。”

怪不得今日宴上的氛圍這麼奇怪,原來是餞別啊。

阿四說:“這也太急了。”

喜宴是急匆匆的,餞別也是。王孺人和王娘子上前和家人告別,彼此相對流淚。

姬宴平附和:“誰說不是呢,要不是他們走得急,我也不會趕在年前回來。他們抽身痛快,散出去的攤子想要收齊可不容易。”這是貪圖人家業的。

阿四這才明白王家硬生生被截了兩個人下來的意思,王孺人是王家交的保護費,王娘子是姬宴平找的管事。

最近阿四讀了不少律法,《官品令》規定,工商雜色之流,必不可與朝賢士大夫比肩而坐,同坐而食。說白了,她們今天和王家人一起吃飯都是不成的。

再加上太宗詔令,五品以上,不得入市。五品以上的官員不能經商,甚至最好連東西市都不要親自進去。從前就有官員上朝前買了個餅子充飢,被彈劾失去升三品官的資格。

照理說,官員和商賈之間那是一丁點交情都不能有的。但姬宴平最近的動作太大,不免讓阿四替她擔心起來,“阿姊馬上就要去戶部……”

“所以我才把王娘子留下來了嘛。”姬宴平攬著妹妹嘆氣,“這樣一來,該是王家的還是王家,不過是換一個當家人。等查清楚了趙家事,手邊也能有個人幫著打理。律法中有些條例實在太老舊,但老舊也有老舊的好處,沒規定女人不能經商呀。”

阿四遲疑:“這樣做真的好嗎?”

“我就是想走正道,才迂迴婉轉,不然我想賺錢還不簡單?”姬宴平如是說。

阿四升起學習的心思:“那要是不走正道,阿姊打算怎麼做啊?”

“這鼎都裡最賺錢的生意你猜是什麼?”

阿四小腦瓜轉不動,開始瞎蒙:“馬?”她記得馬價值很高。

“錯了,是地。”

鼎都也是寸土寸金的地界,有權有勢的人在嚴格的法律限制下,經商確實是相當有風險的事,但買賣土地卻不在限制範圍內。只要姬宴平點頭,自有無數人變著花樣將宅院莊園土地送到她手上。

王家人之間的依依不捨也落下帷幕,王孺人帶著豐厚的陪嫁成為端王府的一員,而王娘子也要回家面對前所未有的空蕩宅院。

阿四不能預知未來,不知道留在鼎都對王娘子來說是一件好事還是壞事。不過,有一點是心知肚明的,那就是全天下不會再有比此時此刻的鼎都更適合女人向上走的地方了。

或許,這也是王娘子接受姬宴平招攬的原因吧。

此後數個月,厚重的法典學習壓得阿四沒空再去關注姬宴平和戶部之間的事,通讀大周律,成了她的首要任務。

之前阿四以為衛禁律、職制律和戶婚律已是全部,不曾想只是四分之一。此後還有廄庫律、擅興律等等,前後相加一共十二篇章,涉及的案例數不勝數。

這還只是刑部的事務,便是尚書省六部合在一塊也只是三省之一,她該不會要一個個輪過來體驗吧?

這在阿四看來簡直是活到老也學不完。

孟予路過阿四身後,見學生苦悶,開解道:“四娘無需強求自己,這些東西學得進去也罷、學不進去也罷,總歸是不妨礙什麼的。”

阿四抱著枯燥的《名例律》問:“孟媽媽……孟侍郎是為什麼學這個呢?”

“我是家傳的學問,家中人人學律法,也沒甚別的給我了。”孟予從書堆裡拿出一卷《戶婚律》放在阿四手邊,“名例律是大周律之首,名者,五刑之罪名,例者,五刑之體例。名例律是為界定罪名和罪罰,是不能躲開的。名例律以外的,就隨你喜好吧。本也不是讓你學著斷案的,大體知道刑部平日運轉的流程也就夠了。前些日子就見你多看戶婚律的案例,戶婚律確實比其他的有趣些,先專一讀著,一通百通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