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陽壽換的公主命 第157節(2 / 2)

“人世間變也是僅在朝夕之間,誰知來日呢?當年大禹傳位其子,也是前無古人的開始,正如太上皇,無需天下人首肯,只在一室之內定論成敗。”姬無拂嘆息,說了句貌似毫不相干的話:“現在還好,真不知道以後該怎麼辦。”

姬宴平全盤理解,並予以回答:“那是因為她們殺的人足夠多,能行非常事之人必要有非常之勇,以其威勢統御追隨者,以恐懼驚駭反對者,膽敢出聲發言者皆死盡,剩下不言不語的人混跡在認同的人群就和贊同沒有分別了。將來有將來的過法,聖上健在的時候就是最好的時候,不過是想出遠門而已,儘管去吧。”

姬無拂等的就是最後半句話,立刻眉開眼笑:“阿姊贊同我?”

姬宴平輕哼一聲:“我是不願反對你。”

“阿姊才說過,不出言與贊同無異。”姬無拂打蛇上棍、活學活用,“二姊進了東宮也學做彌勒佛,整日不開口就光在那兒笑,必是不會反對我的,至於阿孃許了我年後的事……總歸我身上沒有實職,又不耽誤刑部的事,我就出門給自己找點趣事來做做。”

談話間馬車已經停在王宅外,姬無拂下車後還能聽見身後姬宴平口中飄出輕不可聞的一句話:“這點小事都要左右問過,怎麼能讓人放心放手。”

姬無拂眼睛眯了一瞬,順手裹緊狐裘進宅門,她如果是個能讓人特別放心的秦王,新都內的風波大概要多動盪三倍不止。

王宅大門敞開迎接主人歸家,數個宮人提著風燈引路,各色精美宮燈在風中旋轉,寒風不熄火光。姬無拂問了句:“天都沒暗,作何點燈?”

宮人笑答:“都是新入宅的承衣送給我們玩耍的,承衣自謙,說是家境貧寒,新年不能給我們贈財,便贈了燈。姊妹們都很不好意思,只是宮燈實在精美奪目,捨不得拒絕。”

“是嗎?”姬無拂跟著笑笑,“既然他有空,又樂得,你們就受著吧。”

姬無拂一進屋,宮人便上前幫著褪下狐裘外裳鞋襪,屋內燒著地籠,她可以一身輕鬆地坐到榻上聽繡虎稟報今日王府需要處理的事務。

繡虎語速飛快,所說泰半是常事,偶爾才說道兩句特別的事情,例如後宅的男人:“大王前不久看中的大匠,她家中的小郎今日進宅門了,承衣已經安排在西邊院落,頗擅長木藝,每日與木匠同作業。”

姬無拂問:“大匠何在?”

繡虎答:“大匠二月進府。”

“不錯,聽由長史安排職務。家中老小、住宅都幫著安排妥當。”

隨著秦王宅進了謝孺人,慢慢地也開始有各色侍男進門,或是聽聞才名豔名聘入,或是下屬官員相贈,姬無拂都不再像從前那樣拒之門外,也算是給謝孺人找點事情做。

這種事,姬無拂沒做過也看人做過,把一個人突然放到空落落的地方難免寂寞,但有人相陪就不一樣了,人多則生事,事多才沒空胡思亂想。

承衣——這個稱謂就很中聽。

姬無拂說:“人既然多起來,每月的衣裳鞋襪也不要落下,王府人愈發多了,開銷也大,都不能白養著。”

“喏。”

孺人之下有承衣,承衣之下再放些刀人、侍寢之流,保證男人之下還有男人,層層相疊,想著自己腳下還踩著人,男人就不太容易感受到自己頭上踩著的人。

上千年來都是這樣平穩地自欺欺人,所謂君臣父子不就是如此嗎?別的不說,這點姬無拂學的很明白。

正是太明白了,她的心底才生出一點微小的惶惑。

而今的大周終究是千年來代代相傳的男制之上改良,如若她當真信了、從了這一套,百年之後大周真的會比她逐漸淡忘的記憶中的古國要更好嗎?

將女人錮在底層的禮法、習俗已經實行了千年,便是修改得面目全非、天翻地覆,在這個百姓不識書、吃喝猶不足的時代,是沒辦法徹底地讓百姓理解並遵從的。

因為讓母親被禁錮、讓生產者被奴役,是相當利他的一件事,只要是受益者就沒法拒絕。這種現狀理所當然地會隨著時間變化,但姬無拂會老會死也會不甘心,她無法在明知未來可能會變得更糟糕的前提下不去幹預。

如果紅薯、玉米、占城稻在民間推開,卻只是讓百姓生養更多的人,那該是多悽慘的一件事。過度的生育會佔據母親的時間精力乃至生命,生下的孩子是家庭的財產,越是貧困的家庭,孩子就是越值錢的財產,人越多賣的越痛快。而這份財產向來落不到女人手裡,就像田地的產出永遠是主人佔據大頭,佃農勉強吃喝。

世道不可能永遠站在世族這邊,雖然陳文佳敗了,但歷史的走向是註定的,大周不可能千年不衰,皇帝也會遲早換了平民百姓來做。

有時候,姬無拂希望大周萬年長春、千秋萬代。更多的時候,她期待遙遠未來的哪一天有個出身微寒的女人,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上大殿,伴隨百姓呼聲、帶著刀柄和血痕,成為新的天下共主,或者帶來一個全新的時代和規則。

前者意味著女人掙脫了桎梏,後者意味著所有女人步入全新的未來,都是最值得慶賀的兩件事,就像時隔千年,堯舜之後,女人再次登上帝位一樣值得慶祝。

繡虎唸完手中的長卷,開始關心秦王的身心:“大王今日歸來不甚順意,可是遇上了什麼事?”

“你也看出來了?你覺得我現在怎麼樣?”姬無拂摸著下巴,琢磨起自己近乎為零的演技。

繡花一邊收起批閱過的文書,一邊笑道:“大王明明在自己選的路上走得越來越堅定了,卻看著比原先要擔憂得多,真奇怪啊。”

“可能是吧。”姬無拂切實在擔憂著,擔憂到甚至有些鬱悶。

大周形勢一片大好,她又生來的好運氣,要是千百年後還是同樣的結局,她迴歸地府後會氣死的吧?

不對,人死不能再死,她只會氣得發瘋。所以有些事還是必須得做,而且得親力親為,下到田埂庶民之中,從根子裡拔除禍患。

第274章

閔大將軍歸京那一日, 萬民空巷,修建時擴了又擴的大街人滿為患。閔大將軍二十許便為將鎮守一方,至今四十載, 也算是功德圓滿。

姬無拂當然不會在人堆里人擠人, 她帶著長壽長壽坐在紫雲樓外闕亭中遙望城中熱鬧景象,兩個孩子一個十四歲、一個十二歲, 小腦袋湊到一處叭叭說個不停, 正當最有趣的年紀, 彼此說得來, 一點兒熱鬧都能嘀嘀咕咕高興大半天。

反倒是姬無拂興致不高,她先說要來闕亭看熱鬧, 現在又是她自己先提不起勁兒了, 看著小孩興奮的勁頭羨慕道:“無憂無慮, 真好啊。”她拿著茶碗坐到另一窗邊,感嘆:“英雌遲暮啊。”歲月最是不擾人,眨眼間閔大將軍也要解甲了。

垂珠端著茶壺進門, 低聲提醒:“大王,衛國公六十許,尚且未到致仕年紀, 詔書已下,拜尚書右僕射。”衛國公的好日子且在後頭!

姬無拂默默放下手中茶碗, 六十五歲了還不能安心休息,仍得給皇帝幹活,仔細想想也是辛苦。姬無拂甩開無厘頭的念頭,讓垂珠給自己添茶:“剛才的動靜不小, 紫雲樓中聖上在聽官員歌功頌德吧,阿姊們竟也能忍住不出來透透氣?”

人多就是麻煩, 這些迫不及待地要把才學販賣給伯樂的千里馬真是無時無刻不在尋找寫詩機會,寫就算了,還喜歡拉著人一起寫。

得虧是皇子不用親自下場有內官代筆,不然她哪兒爭得過這些讀書二十載才出頭的大才子們。

垂珠道:“是謝大學士寫了一首,得了聖上親口稱讚,此刻正傳閱群臣,太子殿下與諸王也交口稱讚。”

剛說完衛國公的年紀,姬無拂不免聯想了一下謝大學士,往口中送茶的動作頓住:“我沒算錯的話,謝師傅過完年該八十歲了吧?”

可真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