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大明需要兵部尚書(1 / 2)

對於士兵們來說,擁有一位冷靜的將軍,是他們的幸運,但也是他們的不幸。

幸運的是,一位冷靜的將軍通常能夠帶他們打勝仗。

不幸的是,這位冷靜的將軍在打仗的時候,也通常不會考慮他們的感受。士兵們的生命,在這位冷靜的將軍的眼中,只是一個冷冰冰的數字而已。

如今守在漢州江邊的這位名叫張定國的將軍,或許他的另外一個名字更加有名!

李定國!

他原本就是姓李,在被張獻忠收為養子之後,改姓‘張’。

作為大西王的安西將軍,他的功績乏善可陳。或許是沾了張獻忠養子的光,軍中時常有人誇讚他武功好,相貌好,性格好……

但卻沒有一個人現,他其實是一位天生的將軍。

不是那種提著刀子上陣砍人的將軍,雖然他的確也擅長於此。別人誇讚他‘小尉遲’,多少還是認可他的實力的。

但他更應該做的,是那種……穿著整潔筆挺的軍服,坐在寬大的實木桌後面,手裡拿著花梨木削成的指揮棒,指著牆上地圖,告訴那個提著鮮血淋淋的大刀的將軍,“去,拿下這裡!”

然後,那位將軍提著大刀砍過去,會現自己狀態特別神勇,敵人全是菜雞,不出意料地打了勝仗,然後得意洋洋地回來吹噓。

卻現,同樣打了勝仗的人還有好幾十個。他得排好久的隊才能輪到他吹噓。

李定國,更適合做的,其實是這樣的將軍!

歷史上的永曆四年,乃是大西國滅亡的第二年。

失去了主心骨的大西軍惶惶如喪家之犬,狼奔豚突,不知所措。甚至一度想要去嶺南,乘船出海。

在此時,是李定國一力堅持,不惜奪刀自戕,這才擬定了聯明抗清的方略。若非如此,那位一生都在奔波流離的永曆帝,怕是根本就沒有機會去緬甸了。

永曆六年,清軍在中原已是犁庭掃穴之勢。那位在滿清混得風生水起的恭順王孔有德,率領大軍拿下了廣西全境,清軍的形勢此時一片大好。

可是他萬萬沒有料到,會有一隻兵馬突然從湖南方向殺來,一路勢如破竹,直趨桂林。

大清恭順王孔有德,便成為了李定國刀下之鬼。

清軍大驚,急調洪承疇經略湖廣,又令敬謹親王尼堪率大軍南下平亂。這兩人,才是清廷中漢、滿兩族的絕對菁華了。

十一月,經過一連串佯裝敗退之後,李定國突然回師衡州,殺尼堪,破清軍數十萬。

一時之間,天下震動。

清廷中甚至開始議論,欲放棄湘、粵、桂、贛、川、滇、黔七省,而與南明永曆議和!

時人黃宗羲更是直言“桂林、衡陽之戰,兩蹶名王,天下震動。此萬曆戊午以來全盛天下所不能有也!”

‘兩蹶名王’乃是李定國的成名之戰,於一片悽風苦雨中,山窮水盡的絕路之中,硬生生殺出來的機會。

南明的國勢此時如一塊沿著山坡急滾下的大石頭,是李定國靠著自己的雙手,硬生生將他反推回去,甚至一直推到了山頂上,開始有了反攻之勢。

這是南明最好的機會。

但卻也不是他最後的機會。

時間到了永曆八年,距離那位崇禎皇帝死去都已經十年之久了。

李定國約鄭成功合攻新會!

此乃永曆與魯王監國的聯手,若能成功,西南和東南將由此連線成片,其意義不言而喻。

如果說聯明抗清是李定國代表大西軍做出的第一個戰略選擇,那麼聯鄭抗清便是第二個戰略選擇。

且不談南明君臣那些齷齪事,便是此份眼光和決策,也是當時的南明天下,絕無僅有的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