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四川秦良玉

四川夔州府,石柱宣慰司。

夜深人靜,這座新近修建的小城沉浸在黑暗中,唯有宣慰司衙門燈火通明。

天啟元年,為表彰石柱宣撫司秦良玉對國家的忠誠,經由皇帝朱由校親自批准,將其升格為宣慰司。

步入宣慰司的大堂,四周的佈置雖然樸素,卻與中原截然不同,反而透露出一股原始的異族風情。角落裡掛的武器造型奇特,非尋常刀劍,而是頂端帶刃的長杆,別具一格。

大堂上方,一位身著傳統異族服飾的女子端坐,看樣子大約五十多歲,常年統兵的經歷使她的肌膚黝黑,身上自然而然散出一種威嚴,讓人不寒而慄。此刻,大堂內氣氛凝重,除了那位女子,還有幾位男子並排坐著,他們的眼神中流露出憂慮和驚訝。

或許是無法忍受這種壓抑,一個與上方女子面貌有幾分相似的年輕人終於起身,拱手道:“母親,我石柱土司始終忠誠,天子有令,自然應遵旨進京。只是水西仍有強敵窺視,我們不能輕率行事。”

“若非母親坐鎮四川,老賊安邦彥恐怕會聞風而動,我們多年的心血恐將毀於一旦。不如讓母親留守石柱,孩兒奉命進京,親自向天子解釋我們的困境,相信天子也會理解。”

年輕人焦急的心情使他的聲音比平時大了許多,他並未將四川和貴州計程車兵放在眼裡,言語間透出一絲輕蔑。聞言,其他男子也下意識點頭,紛紛附和:“姨母,大哥說得對,貴州局勢尚未穩定,姨母不宜輕動。”

看著大堂中的子侄們,坐在上方的女子臉上洋溢著欣慰,但她還是在眾人期待的目光中搖頭:“我們秦家世代蒙受皇恩,天子有詔,怎能坐視不理?”

“更何況當今皇上驟然離世,新帝正值孤立無援之際,我們秦家不能袖手旁觀。”

此言一出,原本稍顯活躍的大堂再次沉寂下來。剛才附和的男子們臉上顯露出明顯的憂慮,只有坐在上方的女子,臉上浮現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她收到的聖旨並非單純的天子意旨,而是經過內閣批准的正式命令。天子明確指示,讓四川宣慰司秦良玉帶領白杆軍進京朝見。

西南戰事已告一段落,遼鎮又剛取得“寧錦大捷”,看似動盪的大明似乎正展現出復興的跡象。在京都的天子是如何說服那些文官,讓自己帶兵進京的呢?

想到這裡,五十多歲的秦良玉嘴角掠過一絲難以察覺的微笑,眼神變得深邃起來。這位年幼即位的天子,手腕確實非同一般。

看來,皇位更替對於風雨飄搖的大明而言,非但不是災難,反而可能是復興的契機。

“既然如此,孩兒這就下去準備,同時派人通知四川巡撫。”

看著母親堅決的表情,位的年輕人輕聲一嘆,預備轉身離開。只是提到四川巡撫,他眼中掠過一絲難以察覺的嫌惡。由於前任巡撫朱燮元因父親去世需回鄉守喪,朝廷從中央派出了兵部尚書張鶴鳴接任四川巡撫,統管四省軍事,負責安撫水西安氏。

或許認為大局已定,張大人甫一上任,便推翻了朱燮元制定的諸多策略,將對水西土司的招撫物件從安邦彥父子改為水西宣慰使安位,對背後的安邦彥隻字未提。因此,原本打算向朝廷投降的\"水西安氏\"又開始躁動,偏偏此時天子召他們秦家進京朝見,還特指要白杆軍同行。

\"兒啊,別急,稍安毋躁。\"

只片刻的失神,長子已離她很遠,秦良玉不禁喚住他,臉上滿是無奈。她的兒子,忠誠和勇猛都不遜於她,唯獨性格過於急躁,還需磨礪。

\"母親?\"

聽到身後的呼喚,馬祥麟不由停下腳步,疑惑地望向上座的母親。難道母親不打算告知那位高傲的巡撫大人嗎?這是否值得深思,畢竟沒有白杆軍的鎮守,那些衛所士兵如何穩定局勢?

\"雖然天子遠在京城,卻運籌帷幄,無絲毫疏漏,已下令召回朱燮元大人,重任四川巡撫,不久將至。\"

秦良玉舉起放在一旁的聖旨,臉上顯露出敬意,目光不由投向京城。早在登基前,天子就以\"聰穎\"著稱,現在看來,果然名副其實。

聽到上座的聲音,滿臉困惑的馬祥麟先是一怔,接著下意識地與廳中的幾位堂兄弟交換眼神,都看出彼此臉上的驚訝。那位遠在千里之外的天子,思考竟如此周密,安排得如此無懈可擊,竟然召回朱燮元?

如果朱燮元重返四川,接手四省軍事,恐怕躍躍欲試的水西土司會立刻\"平靜\"下來。

\"算算日子,最多兩天,朱大人就會回到四川。那時我們再去拜訪,進京不遲。\"

秦良玉對著廳中驚訝的子侄點頭,不容置疑的聲音在廳內迴盪。她多少猜到了天子即位不滿一月就命她秦良玉率軍進京的原因,或許是因天子\"根基尚淺\",急需一支忠於他的軍隊穩定局勢。

儘管清楚進京後將面臨百官的壓力和各方的牽制,秦良玉的目光依然堅定。

領了皇家的俸祿,便該為皇家分擔憂慮。秦家一門忠良,怎能坐視不理,看著大明的君主被居心叵測的大臣“操縱於股掌之中”。

大明,依然有忠誠之士堅守。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