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風雨將來(上)

南直隸,金陵城。

自戰國時代楚威王熊商在石頭城建立金陵邑以來,這個名字便流傳至今。三國時期,孫權在此建都,金陵城從此崛起,成為了中華文化的重要源頭。

\"江南美如畫,金陵帝王州。\"

作為歷史上多個南方政權的都,金陵城彙集了南方的精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在此稱帝后,多次修繕城牆,使得金陵城更加雄偉壯觀。

此刻夜幕降臨,一個風塵僕僕的騎士突然出現在金陵城外,一口流利的官話讓守城計程車兵皺起了眉頭。

這是哪裡來的“北方人”?

正想出言嘲諷,只見騎士從懷裡掏出一塊令牌,隨意在眾人面前一晃,說道:\"撫寧侯府的使者拜訪魏國公府。\"

譁然聲四起!

守城士兵臉上的輕視瞬間消失,匆忙嚥了口唾沫,慌亂地接過令牌,草草地掃了一眼,恭敬地遞回去。

接著,沒等騎士回應,領頭計程車兵便急不可耐地轉身,疏散擁堵的行人和商販。

片刻後,人群“自”地讓出一條路。士兵正要上前與騎士寒暄,只見騎士猛地揮舞長鞭,直奔城門而去。

\"哼,有什麼了不起的!\"

目睹騎士的傲慢,士兵們紛紛唾棄地面,眼神中流露出輕蔑。一個北方蠻子,竟敢在他們南直隸的地盤上耀武揚威?

儘管內心不滿,但士兵們也只是私下抱怨幾句。畢竟,那騎士是從撫寧侯府出來的,拜訪的可是城裡的魏國公府。

想到這裡,眾士兵的臉上都浮現出敬畏。自太祖在此建立帝制以來,魏國公府一直是大明顯赫貴族的領袖。

儘管因“靖難之變”,成祖朱棣遷都北京,魏國公府的地位卻未受影響,反而因少了牽制,它成了金陵城中的“無冕之王”。與之有絲毫關聯的人,在金陵乃至整個南直隸,都是舉足輕重的人物。

只是非年非節,為何北京的撫寧侯會派遣使者拜訪魏國公?看那騎士孤身一人,也不像帶著禮物來的。

想到這裡,士兵們的目光不自覺地轉向城中的魏國公府,撫寧侯此舉究竟意欲何為?

...

...

作為大明最尊貴的家族,魏國公府坐落在金陵城最繁華的地段,離天子的“行宮”僅隔一刻鐘的路程。

儘管夜幕已降臨,魏國公府內絲竹之聲仍不絕於耳。當代魏國公徐弘基閉目傾聽府中僕人新編的小調,手指有節奏地輕敲,滿臉愜意。

儘管已近五十,保養得宜的他臉上絲毫不見老態。配上身上的長袍,誰也想不到這位是統領整個南直隸大軍的“將領”。

早在萬曆二十三年,他就繼承父業,成為魏國公,任南京軍府僉書,並在三十五年擔任南京守備,統帥十萬京營。

曲終,徐弘基緩緩睜開眼睛,露出滿意的微笑:“唱得好,賞。”

聞言,廳中跪著的人連忙磕頭謝恩領賞。一旁的老管家快步上前,引領眾人離開。

等到人群漸行漸遠,徐弘基才重新拿起剛才放在桌上的信件,臉上露出意味深長的表情。

信是由北京快馬加鞭送來的,撫寧侯朱國弼在信中提到,新登基的天子打算整頓京營,打算效仿漢武帝,在貴族中推行恩惠分封。

希望他看在大家都是貴族的份上,在南直隸製造些“風波”,讓小天子投鼠忌器,不敢輕舉妄動。否則一旦天子整頓了北京城外的京營,南直隸的南京大營也無法“獨善其身”。

徐弘基輕輕撫摸著略帶斑白的鬍鬚,冷笑一聲,隨手將信丟進不遠處的火盆,看著它化為灰燼。

魏國公府,大明的顯赫家族,即使在動盪的\"靖難之役\"中也毫無損,安然度過。相比之下,京城的貴族們稍有動靜便如臨大敵。

推恩令?哼,那還得看京城的命令能否跨越千里,抵達南直隸再說。

徐宏基,魏國公,看著外面越深沉的夜色,慵懶地從長椅上站起,打了個哈欠。這樣微不足道的事,竟讓京城的權貴們惶恐不安?

\"來人,備好車馬,我要在秦淮河畔夜遊。\"

他輕蔑地搖搖頭,把撫寧侯朱國弼的信隨手拋諸腦後。在一群侍女的簇擁下,徐宏基離開了官廳。

或許想起了什麼,他忽然停下腳步,凝視著京城的方向,輕輕搖頭。

天子又怎樣?

只是一個失去自由的囚徒,連收回些許軍權都要藉助那些上不了檯面的\"小伎倆\"。

而他徐宏基,在金陵城中說一不二,連那些在城中頤養天年的六部官員都對他俯帖耳,何等自在逍遙?

\"老爺,已準備妥當。\"

管家匆匆返回,周圍僕人敬畏的目光中,他恭敬地來到徐宏基身邊報告。

\"嗯,出吧。\"

面對他們的恭敬,徐宏基早已習以為常,微微點頭,率先走出門去。

聽說秦淮河畔新來了幾位歌女,正等著他去欣賞,今日閒暇,不妨給他們個面子。

\"公爺秦淮河夜遊!\"

管家連忙呼喊一聲,隨後小心翼翼地跟在徐宏基身後,僕人們迅上馬,前往秦淮河畔安排一切。

看著眼前忙碌的人群,徐宏基臉上洋溢著得意,心中更是舒暢。

天子可悲啊,他能有何樂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