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穩操勝券

十一月初六。

距離京城四百多里的宣府鎮,在立冬這天下起了連綿小雨,整整一夜未停,直到黎明時分才漸漸消歇,使得空氣中的寒意更甚。

因天氣惡劣,張家口堡的街頭行人稀疏,叫賣的小販也顯得無精打采,只有路過一些豪宅大院時,才會不由自主地駐足,聆聽耳邊若有若無的絲竹樂聲,暗自揣摩,這些老爺們過著怎樣的神仙生活?

儘管心生遐想,卻不敢在宅院外逗留太久,以免被府中的家丁驅趕,尤其是位於城東北角的\"范家\",更是商販們心中的禁區。

大約從上月起,原本戒律嚴謹的\"范家\"加強了安保,不僅府邸附近的家丁增多,就連平時送貨入府的貨郎也被拒之門外。

如此嚴密的防範,讓城中百姓私下揣測,是否有什麼大人物降臨\"範府\"?

然而范家的主人範永鬥,即便在整個宣府鎮乃至山西,都是聲名赫赫,到底何人能讓他如此重視?

...

...

\"父親,孩兒看那李永芳似乎沒打算離開了。\"

書房內,面色略顯蒼白的範三拔握著手中的精美玉佩,若有所思地對坐在位的範永鬥說。

由於李永芳率先歸順了\"大清\",他被明朝列為\"通緝犯\",懸賞金額僅次於滿洲大汗皇太極及幾位主要貝勒。為了\"避人耳目\",李永芳每次秘密前往宣府的張家口堡,都需喬裝改扮,且不敢逗留太久,最多停留兩天,便匆忙返回遼東。

然而這次,\"大清駙馬\"李永芳卻一反常態,在范家停留多日,對回遼東的事隻字不提,這樣的態度讓人費解。

\"不必在意,他想住就住吧。\"

範永鬥在書桌後微微睜開眼,對面前的大兒子淡然地說。根據他們范家的情報,自努爾哈赤去世後,\"撫順額駙\"李永芳在大清的地位每況愈下。雖然皇太極仍然信任他,但已無法與努爾哈赤在世時相比。李永芳可能也意識到這一點,因此冒著危險留在張家口堡,企圖透過籌集軍糧在朝廷中重新站穩腳跟。

\"別管他,你安排的事情進展如何了?\"

範永鬥沉默片刻,轉向長子問道。近年來,他感到精力不濟,如果不是當前局勢\"微妙\",他早就將家業交給長子打理了。

\"父親放心,孩兒已經派了許多人去京城打探訊息。\"

\"唯一遺憾的是,韓閣老未能順利復職回京,否則我們不至於這麼被動。\"

聽到父親的問題,範三拔立刻放下手中的玉佩,神色變得嚴肅。但提到\"韓閣老\"時,他的語氣中透出一絲沮喪。

他口中的\"韓閣老\"是前內閣輔,東閣大學士,現正安享晚年的韓爌,也就是韓閣老。如果這位大人物能復職回京,打著\"同鄉\"的旗號,范家行事將少許多困擾。

\"嗯,韓閣老那邊當然要盡力爭取,但也不能忽視與小皇帝的關係。\"

面對兒子困惑的眼神,範永鬥深不可測地說道。

\"父親,您這話是什麼意思?\"

範三拔思索良久,仍不明白父親的意圖,只能在父親略帶失望的目光中,忐忑地詢問。

\"小皇帝不久就要冊封他的正妃為皇后,聽說她的父親周奎早年只是蘇州府的一個落魄小廝,靠算命行醫為生,為人貪婪無比。\"

\"你可以在他身上做點文章。\"

看到兒子露出領悟的神色,範永斗的聲音變得溫和,臉色也放鬆下來:\"多做準備,總是有益無害的。\"

\"父訓如山,孩兒銘記於心。\" 範三拔立刻起身,面對桌案後的範永鬥恭敬地鞠躬:\"明日孩兒便動身進京,不讓父親憂慮。\"

范家這些年在張家口堡的\"暢通無阻\",一方面源於他們用銀兩賄賂了宣府的文臣武將,另一方面則得益於朝廷內的勢力支援。如今皇權交替,范家必須重新佈局,何況京城已傳出\"貴族勾結外敵\"的謠言,他們必須先一步掌握情報。

範永鬥在案後微微點頭,雖然面無波瀾,卻暗暗鬆了口氣。他們范家與\"大金\"的牽扯太深,無論是糧食、鐵器還是鎧甲,一旦被揭露,都將招致滅門之災。自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建立大金,范家的命運便與之緊密相連,無法分割。

更何況,自家的事情自家清楚。多少商業競爭對手是在蒙古人和建州女真的助力下被他們消除的。如今大金已佔領遼東,連朝鮮也被迫向大金\"求和\",明朝內部則矛盾重重。

西南土司尚未平定,陝北又爆\"民變\",這種情況在歷朝歷代都是改朝換代的前兆。搖搖欲墜的大明帝國很可能在未來某日崩潰,消失在歷史的洪流中。若\"大金\"真的能順利入主中原,他們范家的地位會達到何等高度?或許,他們父子的名字也將被歷史記載。

想到這裡,範永斗的呼吸急促起來,眼神中的猶疑重歸堅定。范家和其他堡中的七家商人掌控著宣大軍營一半以上的糧草,就算那小皇帝想\"翻盤\",也要三思。

這場與小皇帝的較量,他們范家已經穩操勝券。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