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各方反應(下)

瀋陽曾是明朝在遼東地區最重要的軍事要塞之一,曾是遼東巡撫的駐地,也是無數女真人嚮往的地方。

然而隨著遼鎮局勢的崩潰,這座遼東重鎮在天啟元年落入了女真人之手。

經過數年的修復和擴建,為了便於統治,努爾哈赤獨斷專行,將大金汗國的都從剛啟用不久的\"薩爾滸城\"遷移到了瀋陽。

等到皇太極即位為汗,他又在瀋陽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建,並在范文程等文官的建議下建造了皇宮。

短短十年間,女真大汗的\"汗宮\"從昔日赫圖阿拉城中的\"蒙古包\"變成了如今佔地廣闊的宮殿群。

儘管皇太極推行漢化,但涉及到自己的權力,他仍指示保留了許多\"女真習俗\"。宮殿的牆上掛滿了gongnu兵器,尤其是中央那十三套斑駁的鎧甲,格外引人注目。

汗王皇太極威嚴地坐在寶座上,三位\"和碩親王\"陪侍左右,文臣武將分列兩側,每個人臉上都帶著震驚和憤怒。尤其是愛新覺羅家族的成員,心中充滿了憤慨。

儘管\"撫順駙馬\"李永芳從未真正融入他們,但作為大金的駙馬,與他們多少有些血脈聯絡。然而,他竟落得個身分離的結局,讓人難以接受。

殿內長久的寂靜,皇太極坐在上方,一言不。三位親王彼此交換眼神,神情微妙。

無視群臣各異的神色,皇太極微眯著眼,目光不自覺地投向京城的方向。

他剛即位,就推翻了父汗的\"遠交近攻\"策略。一邊派阿敏二親王領兵征服朝鮮,將這個搖擺不定的國家繫結在大金的戰車上;另一邊,他親自率軍征討與大金不睦的扎魯特部和巴林部。

清除所有可能制約他的因素後,他帶領勇士們迅攻打錦州和寧遠,期望一場輝煌的勝利穩固自己的統治地位。

要知道,廣寧失陷後,明朝僅靠所謂的\"寧錦防線\"勉強維持。

一旦這條防線出現裂痕,大金就能直搗黃龍,擁有問鼎中原的實力。

然而,他在寧遠城下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挫敗,城牆上的猛烈火炮和城中突然出現的精銳鐵騎讓他吃盡苦頭,也讓無敵的女真勇士次體驗了失敗的滋味。

但這小小的挫折並未動搖他征服中原的決心,他的目標仍是打破\"寧錦防線\",那些軟弱的漢人不配擁有富饒的中原土地。

唯一遺憾的是,近年來遼東大旱,汗國的日子舉步維艱。前段時期征戰朝鮮和蒙古消耗了大量的糧草,原本指望在寧遠和錦州補充,結果卻敗得一塌糊塗。

原本期待李永芳在宣府鎮為大金籌集更多的糧草,以備來年的戰爭,卻未曾料到會有這樣的結局。

李永芳本身並不值得他如此重視,但張家口堡的商人們與大金多年的貿易往來,如今被明朝一網打盡,對大金來說是一次重創。

國內糧食儲備即將耗盡,相鄰的蒙古部落已歸順,尤其是科爾沁部更是唯大金馬是瞻,周圍已經沒有可供大金掠奪的目標了...

舔了舔乾燥的唇瓣,皇太極的心緒逐漸平復,他把注意力轉向謀士範承勳,語氣深沉地問:“情報可靠嗎?那些商人都沒能逃脫?”

儘管他對那些只看重利益的晉商心存鄙夷,但他明白這些商人的影響力究竟有多大。從省級巡撫到軍中將領,都有他們的身影,甚至大金也曾多次依賴他們在京城的人脈,散佈流言,施展反間計。

晉商們竟毫無察覺,就被明朝政府一舉剷除?這實在令人難以置信。

“稟大汗,據密探回報,是明朝的小皇帝親自下令,從京城調兵,未驚動地方,加上駙馬一心籌措糧草,未能及時撤離,所以...”

範承勳作為皇太極的心腹之一,深知這些晉商對大金的重要性,也清楚他們被一網打盡後,大金要付出多大代價才能培養新的“盟友”。此刻,他的臉上滿是失落,聲音也略帶顫抖。

“哼!”皇太極聞言,不滿地哼了一聲,心中的最後一絲僥倖也消散無蹤。

小皇帝親自下令?那個未經世事的孩子,怎麼知道這些商人與大金的交易,甚至有能力一舉消滅根基深厚的晉商?

“關於派遣流民到寧遠和錦州的計劃,進展如何了?”

寧遠之戰的慘敗讓皇太極痛定思痛,反思失敗的原因。過去,大金能所向披靡,原因之一就是有內應提前得知明朝的動態。

見範承勳沉默不語,皇太極的目光變得銳利,不滿地追問:“嗯?”

“大汗息怒,新任的遼東巡撫畢自肅與袁崇煥截然不同,他嚴密把守城門,不僅不讓蒙古流民入城,連來歷不明的漢人也不準進入...”

可能是擔心自己“失職”,一貫鎮靜的範承勳也顯得忐忑不安,眼神深處透露出恐懼。他深知皇太極的“決絕狠辣”,一旦怪罪下來,後果不堪設想。

還好皇太極並未理會顫抖的範承勳,只是不置可否地搖搖頭,他對這個結果早有預感。

看來,京城的那個小皇帝,並不像表面那麼簡單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