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鄭貴妃

午時已過,此刻已是崇禎元年的光陰,然而仁壽宮內卻是一片肅殺,全無新歲的歡愉氣息。侍立一旁的宮女太監皆是噤若寒蟬,

然而,受限於始祖朱元璋制定的\"皇明祖訓\",加上她與當今朱由校微妙的關係,她始終未曾將這想法公之於眾。然而,朱鼎渭庶民身份的經歷,給她帶來了一線生機。

\"皇后,微臣擔心宮廷中有奸佞挑撥,疏離皇家親情啊...\"

看見老婦人滿面憂鬱,忐忑不安的席太監崔文升心頭一動,計上心來,打算藉此機會探測天子對朱由檢的態度。

大明的天子素來\"護短\",不論是世代承襲的宗族還是與國家共存亡的勳貴,除非涉及\"叛逆\",否則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無。但新天子甫一登基,便以整頓京師軍營為由,處決了兩位京城勳貴,連大同的代王也受到牽連。

若在以往,別說大同的代王,哪怕只與京城勳貴有絲毫瓜葛,此案也不會再追究。崔文升清楚,他在洛陽長大的福王近年來\"沉溺享樂\",雖然相較於歷代藩王並無過分之舉,但誰能料到乾清宮內的天子會如何反應。

\"大膽,誰敢!我要他的命...!\"

關乎兒子安危,老婦人彷彿一頭被觸怒的猛虎,毛乍立,然而除了最初的咆哮頗具威懾,她的聲音漸漸低落。

自己人最瞭解自己。這些年來,雖未再見兒子一面,但她與兒子的書信往來從未中斷,對他在洛陽的\"劣跡\"也略知一二。若換作其他天子或宗室藩王,這些\"劣跡\"或許不足掛齒,偏偏當今天子是光宗的子嗣,而朱常洵又是她的兒子。

朱由檢剛即位,就調動兵馬進京,並迅剷除了京營將領,怎麼看都不是個仁慈寬厚之人。別說與沉迷女色、只知躲宮中做木工的兄長相比,就算在整個大明史上,除了開國的太祖和靖難的成祖,哪位天子有如此決絕狠辣。

想到這裡,原本心亂如麻的老婦人更加焦慮,無情的時光已磨去她的鋒芒,昔日後宮獨寵的霸氣與自信早已不再。

\"皇后,微臣聽說天子原本打算以叛逆之罪處置代王朱鼎渭,後來見代王主動獻出三萬畝田地,才改了心意,將他貶為庶民,還允許他自由行動...\"

崔文升低沉的話語清晰地傳入鄭貴妃耳中,她猛然抬頭,明白了老太監的暗示。沒錯,乾清宮那位年僅十六歲的少年天子,和他的父親一樣,對財富有著極高的熱愛。

朱由檢整頓京營的意圖並非出於節省開支,反而牽動了京城權貴乃至大同的藩王。

財富,儘管她這位深居簡出的宮廷老婦並不豐厚,但她的兒子在洛陽封地卻富甲一方。

\"聽說開封的周王給陛下獻了不少賀禮,常洵那邊呢……\"

鄭貴妃理清思緒後,彷彿看見了曙光,迫不及待地問身邊的年邁太監。

\"稟娘娘,福王那邊……\"

老太監崔文升還沒說完,便猶豫地搖了搖頭,心中暗想鄭貴妃太過一廂情願。

朱常洵的性格,作為母親的她怎能不清楚?

\"糊塗!真是糊塗!\"

鄭貴妃聽後,猛地拍打著床榻,然後掙扎著坐起,吩咐宮女取來文房四寶。

一番揮毫潑墨後,她連忙把墨跡未乾的信遞給老太監,吩咐道:\"快把信送給常洵,讓他上奏請罪!\"

\"去!\"

看著老太監漸漸消失在視線中,鄭貴妃才慢慢回到軟榻上,蒼白的臉龐泛起一絲血色。

只要能讓她母子重逢,那些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財富又算得了什麼……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