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伺機而動的皇太極

崇禎皇帝在京師軍營視察之際,遠在千里之外的皇太極在汗王宮召集重臣商議,氣氛沉重。

相較於京城,遼東的氣候更為惡劣,因此殿角堆滿了火盆,噼啪作響,帶來一絲暖意。

皇太極坐在位,左右分別是三位“和碩貝勒”;大貝勒代善皺著眉頭,似乎憂慮重重,而二貝勒阿敏和三貝勒莽古爾泰則顯得鎮定自若。

長久的沉默中,皇太極和三大和碩貝勒都沒有開口,讓原本壓抑的氣氛更加窒息。除了少數愛新覺羅家族的貝勒,許多朝臣已經開始暗暗出汗。

儘管皇太極即位時間不長,但他展現出的手段和深沉心機絕不遜色於先帝努爾哈赤。

若非國內有代善等三大和碩貝勒牽制,朝臣的日子恐怕更為艱難。

此刻的女真大汗眼神冷冽,呼吸急促,眉宇間充滿煞氣,即使一言不,也自帶威嚴。

半年以前,寧遠城下的敗績已使他的威望大減,近來“大金駙馬”李永芳的伏誅,更是讓他處境堪憂。坦白說,他並非努爾哈赤親自選定的“接班人”,而是倚仗大貝勒代善等人的支援,才坐上了這個位置。若非代善和他的兒子嶽託堅決支援,並以“先汗遺命”為由逼死了大妃阿巴亥,恐怕這“滿洲之主”的寶座早已屬於多爾袞了。因此,皇太極急切地想要有所作為,恢復他的威信,然而連連的挫敗,損失兵力,更讓大金扶持的“晉商”被明朝一舉殲滅,新仇舊恨交織,他已按捺不住,渴望揮師寧遠,重振他的威嚴。

稍作沉思,皇太極的目光落在文臣之的范文程身上,略帶不滿地問:“多羅特部,仍然拒絕與我大金結盟嗎?”

這多羅特部是蒙古大汗林丹巴圖爾的忠實追隨者,一直與大金不睦。皇太極早就有心剷除他們。范文程見大汗的目光轉向自己,已在佇列中站了很久,他艱難地側身而出,迎著皇太極銳利的目光,拱手回答:“大汗,多羅特部依舊,對我們派出的使者毫不客氣。”

這多羅特部真是不知好歹,連蒙古大汗林丹巴圖爾都不願與大金對立,主動北遷。而他們卻多次拒絕大金的招攬與聯盟,反而與明朝走得親近。上次“寧錦之戰”,雖未直接出兵助明,但他們的活躍度顯而易見。

“呵……”皇太極心中已有預料,但仍忍不住冷笑一聲,眼神更加犀利:“明朝那邊還沒有動靜嗎?”

或許是心有顧慮,平時能言善辯的范文程此刻竟罕見地沉默了片刻,最後硬著頭皮,猶豫地說:“回稟大汗,明軍只是一群縮頭烏龜,整日躲在堡壘裡。”

皇太極雖未明言,但范文程跟隨他多年,早已領會他的暗示。在攻打寧遠之前,皇太極可能計劃先除掉多羅特部,一來提振士氣,二來消除後顧之憂。因此,駐守寧遠計程車兵變得至關重要。若明軍趁大金對付多羅特部之際製造混亂,大金必定陷入兩難。

然而,遼東巡撫畢自肅對寧遠和錦州的防守嚴密,無論他如何努力,也無法像以往那樣在城中安插內應。但這難言之隱不能讓皇太極知道,以免遭受責罰,畢竟相比努爾哈赤,皇太極這位新汗更為冷酷無情。

彷彿對范文程的答覆有所不滿,坐在席的皇太極沉默許久,使得大殿中的每個人都為范文程的處境緊張不已。

過了許久,皇太極冷漠的聲音在殿內迴盪:“老十四,你帶兵去一趟吧。”

他聰明如斯,怎能看不穿范文程的不安和言不由衷?但這奴僕畢竟追隨他多年,確有幾分才學,不能輕易處置。

既然這樣,就讓被視為心頭大患的多爾袞走一趟,他自己則留守瀋陽。

“遵命,大汗。”

片刻後,一個略顯稚氣的聲音在殿內響起。十六歲的多爾袞從角落走向殿中央,面對上方的皇太極,神色平靜地鞠躬行禮,絲毫沒有表現出對“殺母仇人”應有的憤怒和激動。

“早日歸來,別讓我失望。”

皇太極隨意點頭,收回落在多爾袞身上的目光。小小的多羅特部還不足以引起他的重視。

並肩坐著的三位“和碩貝勒”似乎對皇太極的“獨斷專行”毫不在意,自始至終未一言。

范文程卻像是想起了什麼,面露猶豫,幾經掙扎後,拱手道:“大汗,皮島的毛文龍又派人來了……”

“嗯?”

皇太極聞言皺眉,露出驚訝之色,連一直無動於衷的三位和碩貝勒也下意識地驚呼,臉上都帶著意外。

自從毛文龍帶領殘兵敗將在皮島建立軍鎮以來,大金受盡了苦頭。

如果不是毛文龍在後方牽制,大金怎麼可能在攻克廣寧後,多年未能進一步擴張領土。

去年深秋,毛文龍曾派人與大金接觸,卻被當時心煩意亂的皇太極下令斬殺。

時隔數月,毛文龍竟然又派人來了?想到這裡,殿內不少官員都陷入了沉思。

“找個時間,讓他來見我。”

皇太極無視身旁急促的呼吸聲,微眯起眼睛,深沉地說。

毛文龍是明朝的平遼總兵官,卻一再派人與自己這位女真大汗接觸?

想到什麼,皇太極嘴角突然掠過一抹冷笑,心中豪情壯志油然而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