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張巡檢請老爺子“喝茶”(1 / 2)

災情還在繼續展,糧食越來越難買到。

張熹的糧店原本還有一個糧倉的存糧,但架不住買糧的人實在太多,哪怕天天漲價,也供不應求。

張熹想起不久前賣掉的那個糧倉和糧食,心裡更痛得慌,如果不是黑決明逼債,他也不會用幾乎白給的價格賣掉如黃金般珍貴的糧食,現在自家的糧倉雖然趕到饑年賺了一筆,但賺的錢終是有限的。沒多久,張熹糧倉裡的存糧就賣空了,他只好做起倒買倒賣的營生,四處買糧,再轉手用高價賣出去。

現在見曹家小面因為有糧,加盟又紅火起來,張熹更是恨得咬牙切齒。你用我的糧賺我的錢,嬸可忍,叔不可忍!

一旦一個人有了邪惡心態就會成為災難的始作俑者。張熹決定,自己在哪裡跌倒的,就要在哪裡爬起來!不僅為了抓住市場高價賣糧賺錢的慾望,更是為了自己咽不下的這口窩囊氣。

林月買了張家的存糧和糧倉是眾所周知的,但林月並沒有動用糧倉裡的糧食,當糧價上漲了好幾倍以後,市場上再也很少有糧可賣,林月仍然沒有動用糧倉裡的存糧。

縣衙張巡檢將老爺子請進縣衙“喝茶”去了,大娘嚇得面色蒼白,顛著一雙小腳到林月屋裡哭。

縣衙的張巡檢是幹什麼的?那是相當於林月前世公安派出所的所長,派出所所長將老爺子傳喚走了,誰會不緊張呢?

林月不知道張巡檢傳喚老爺子是什麼意思,曹家都是安分守己的人,不做違法的事,不做違法的事就不怕鬼敲門,但現在鬼來敲門了,做沒做違法的事,心裡都難免毛。

曹家武聽說老爺子被張巡檢傳喚走了,擔心張巡檢會對老爺子動粗,也趕到縣衙去聽訊息。

原來張巡檢得到舉報,說曹家買了張熹的存糧,現在正逢饑荒年,曹家倉裡的糧卻不賣,不賣就是囤積居奇,囤積居奇就是想災難財,凡是想災難財的商人都是奸商,奸商就應該打擊。

張巡檢說,張熹願意將賣出去的糧倉,用去年的市場價再買回來,倉裡的存糧,張熹願意用現在不高於市場價購買。

不高於市場價是什麼價?

這是因為縣衙最近張貼了遏制糧價暴漲的告示,規定糧價最高不得過災前市場的三倍,過這個價,就是哄抬糧價的行為。

縣衙將糧價定在不過去年糧價的三倍,那是因為最近縣令餘慈孝派人做了市場調查以後,見曹家小面和曹家賣給加盟店的糧價,都是不高於災前市場價三倍的,這個漲價幅度,是現階段人們在特殊時期表示可以接受的幅度。

既然曹家能夠做到不過災前市場價的三倍,市場行情就應該順應民情,所以,縣衙就將糧價設定在不過災前市場價三倍的標準,凡過這個標準的,就視為哄抬物價。

張巡檢一臉正氣凜然,對曹老爺子態度鮮明,且嚴厲的訓誡一通以後,讓他在訓誡書上籤了字,張巡檢就放曹老爺子回家,要他回來迅處理賣糧和糧倉的事。

曹老爺子雖然毫無損,但卻嚇得不輕,回來後就要求林月賣糧。

林月很淡然,張家要將存糧再買回去,派人來談價就可以了,為什麼還要狐假虎威地讓張巡檢出面呢?無外乎是給林月施加壓力,要強買罷了!林月摸摸鼻子,把陶學奎叫來,如此這般地交代一番。陶學奎明白了,但又很為少奶奶抱不平,現在糧價的市場價格,比災前已經漲了五倍,張家只用三倍的價買糧,這不是明目張膽地欺負人嗎?

林月不惱,只是笑笑說,不與他計較!賣給他罷了。

陶學奎出門找到張家,張熹蹺著二郎腿,愛理不理地看著陶學奎,說你回去告訴曹家當家的,我現在手頭沒錢,只能賒賬。

陶學奎愣了半晌,你沒錢怎麼要曹家賣糧倉賣糧呢?

張熹一臉冷笑,曹家敢不賣嗎?不賣就是囤積居奇!說完連看一眼陶學奎的耐心都沒有,將已經寫好的一張欠條丟給陶學奎,說我寫了張欠條,三個月之內還賬。

張熹說完又頓了頓,說你回去給曹家當家的說,我張熹以前賣出的糧,只能由我張熹再買回來,你們要是敢賣給別人,我要讓你們死得難看!

陶學奎嚇得心臟怦怦亂跳,他明白,張熹說話辦事有如此底氣,一定是和張巡檢對過眼神的。陶學奎真為少奶奶傷心難過,低價買到手的糧倉糧食還沒動過,現在又不得不賣給以前的賣家,張熹強買不說了,還不給錢,打白條?欺人的事陶學奎見過很多,但再怎麼欺人也沒見過這麼欺人的!張熹欺人太甚!

回到家,陶學奎將欠條交給林月,又戰戰兢兢,小心翼翼地將張熹的話告訴了林月,原本以為林月會很驚恐或憤怒或悲傷,結果現少奶奶眼裡閃出的居然滿是欣喜的光。

林月說,這樣也好,省了我很多事。陶學奎瞪大眼睛看著林月,不解地問,賒賬也賣給他?又趕緊提醒林月,說張熹是有名的地滾龍呢!

林月笑笑說,只要我跑得快,悲傷就追不上我。

林月說這話的時候,就像平日與陶學奎拉著家常一樣,話語平靜。陶學奎雖然滿腹疑慮,鑑於以往經驗,他相信少奶奶一定胸有成竹,一定一定有勝算!但陶學奎是精通財務的人,他絞盡腦汁都想不明白,張熹打張白條就把糧倉和糧食拿了去,林月會有什麼勝算?

陶學奎輕輕嘆口氣,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

林月認真看看張熹親自寫的那張欠條,要陶學奎在欠條上加一句話,“如若違約,用張家灣的三百畝地做抵押”。

說起張家灣,陶學奎突然想起,他曾經陪著少奶奶到張家灣去過,陪著少奶奶到張家灣的,還有焦貴和焦荷,焦貴的老家在焦家灣,而焦家灣與張家灣是相鄰的兩個灣,田連土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