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袁家二大爺死了

讓張巡檢簽字,是因為張巡檢請老爺子“喝茶”的時候,是他要求的將糧倉和糧食賣給張熹;讓縣令餘慈孝做監督,是因為張巡檢出面了,就等於這樁買賣是縣衙督辦的。

張熹冷笑一聲,林月提出讓張巡檢簽字,讓縣令做監督的要求不算什麼要求。張巡檢不說了,張熹已經對張巡檢許願,只要糧食到手,他就給張巡檢五百斤稻穀,災年行賄,給糧食比給銀子實惠,不然,張巡檢怎麼會一臉正氣的讓老爺子到縣衙“喝茶”呢!

張巡檢是縣令最重要的下屬之一,讓張巡檢去做縣令餘慈孝的工作,自己再給張巡檢加一百斤糧食的賄賂,有餘慈孝對張巡檢的信任,還有張熹自認為在倉西縣的知名度,讓餘慈孝簽字也是有八九分勝算的。

張熹對縣令餘慈孝簽字的預判果然沒錯。

餘慈孝瞭解了買賣雙方張熹和曹家文的情況,知道張熹是倉西縣的大地主,有田地有商鋪,家底厚實。而曹家文是倉西縣秀才案,人品極佳。災年的曹家小面沒有像其他糧食製品那樣瘋漲,而是堅持按照低於市場行情的價格銷售,曹家對加盟店的糧食供應也是按照低於市場行情的價提供,沒有哄抬物價,趁火打劫的行為,曹家的壯舉,不僅為世人做出了表率,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倉西縣食店的正常經營,保證民眾有糧吃的義舉。

還有,縣衙動員曹家賣糧,曹家二話不說就同意將糧賣給張家,不僅如此,曹家理解張家買糧沒有現金的難處,還同意張家賒賬!這是什麼精神?這是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無私奉獻的精神。

再說,張巡檢動員曹家賣糧,是遏制囤積居奇的行為,縣衙是在用實際行動規範市場,維護社會秩序。

張熹雖然沒錢,哪怕賒賬借債也要賣糧來保證民眾的糧食供給。餘慈孝捋捋下頜的鬍子,心裡很是寬慰,倉西縣民風純正,顧全大局,買賣雙方高風亮節,都是通情達理的好公民。

餘慈孝對曹張兩家人的義舉感動,決定不僅要支援兩家人的買賣行為,還要張榜,將這兩家人在災年的表現公開表彰。這件事辦成了,縣衙就做成了一項大災之年遏制哄抬物價,遏制囤積居奇,調劑糧食盈缺,保證經濟正常展的政績,今年縣令政績的評分就是濃墨重彩的一筆。

至於用張家灣三百畝地做抵押也是合情合理的要求,張熹本人都願意,縣衙有什麼理由不同意呢?

張巡檢和餘慈孝都愉快地在張熹的欠條上籤了字。

這個年代,是沒有官府為商人買賣行為擔保的說法,但林月讓官府擔保,就是讓官府像孫猴子那樣,為她劃一個圈,防的是張熹到時耍賴,餘慈孝做縣令沒有官府為商人作保的經驗教訓,他不知道,為他人作保,最終會有自身難保的教訓。

好在林月並沒有要害餘慈孝的意思,餘慈孝新任倉西縣令,做官不容易,兩人無冤無仇,何苦要害他?林月防的是張熹。

張熹拿著張巡檢和縣令簽字的欠條,忍不住又是一聲冷笑。按照他對災情的判斷,今年的災情來得如此猛烈,受災面積如此深重而廣泛,沒有三年兩載是難以恢復的,只要糧食到手,按照現在的糧價,用四五六七倍的價格賣出去,十拿九穩。

他認真測算過,糧食賣出去以後,不僅能夠如數歸還曹家的欠債,還能再盈利幾百兩銀子。今年災情如此嚴重,糧食只會越來越珍貴,價格只會越來越高,怎麼會出現還不了債的萬一呢?

商人盈利的冒險精神和急於報復曹家的情緒,激勵著張熹,使張熹熱血沸騰,用曹家的糧食打賺錢的時間差,亦是張熹空手套白狼的絕技。

張熹恨恨地想著,曹家居然敢打我張家灣肥田沃土的主意?你曹家不知道我張熹是你大爺,永遠是你大爺!

縣衙大門外的牆上貼出一張由縣令餘慈孝署名的表揚信,大意是表揚曹家文,大災之年建粥棚,主動抵制糧價暴漲,有糧卻不賣高價的義舉;表揚張熹,大災之年為了保證糧店有足夠的糧食供應,不惜負債,以高於災年前三倍價格購糧的行為,號召民眾向曹家和張家學習,在困難面前互幫互助,共度災年云云。

表揚信一貼出來,就在民眾中產生強烈共鳴,大家都對曹家和張家災年不趁火打劫高風亮節的義舉點贊。但張熹看錶揚信的時候,眼皮卻不斷的跳。

張熹將存糧從曹家文名下買回來以後,轉手就用災年前的市場價,再提高四五六七倍,將糧食又賣了出去,買糧的商家都是他以前聯絡好的,這些買家大多數都是張熹多年的生意夥伴。

但自從縣衙寫了表揚信以後,買張熹糧食的商家都知道了,張熹用災年前市場價三倍買了曹家的糧。表揚信無意間將曹家與張家買賣糧食的價格公之於眾,這是張熹沒有預料到的問題。現在張熹用四五六七倍的價再賣給他們,商家們對張熹的這種行為都很不滿,雖然大家都是商人亦是朋友,這種轉手賺大錢的事大家都做過,但這樣明目張膽不擇手段賺朋友的錢,感到自己的智商被張熹貶得太低,所以大家都表示以誠信為本,願意買張熹的糧,但都不願意出很高的價,張熹最終賣出去的糧食,絕大多數只能略高於三倍的價賣了一部分,留下部分在自家糧店零售。

張熹在糧店外掛了一張招牌,招牌上寫明,每天賣稻穀、小麥、玉米和各種豆類若干斤,標出的價格是去年市場價的三倍。這個價是縣衙定的,公開賣糧的價格只能按照縣衙定的價格出售,但只有張熹店裡的夥計知道,招牌上寫的內容只是噱頭,糧店按照標價每天賣出的糧都是象徵性做做樣子而已,一旦有人出的價過三倍,張熹就會悄悄地賣給他。

在買賣糧食的過程中,雖然沒有達到張熹設定的最大利潤,但大宗糧食一進一出,張熹還是賺了一百多兩銀子。懷裡揣著幾張銀票,張熹心裡樂滋滋的,回家讓侄兒張學東陪著自己喝小酒。

在逃荒的眾多親戚中,侄兒張學東是與張熹關係最好的,張學東勤快,會來事,在他自己的家鄉也混得風生水起,要不是這場天災,張學東不至於會逃荒到伯父家暫時避一避。

張熹喜歡這個侄兒,喝酒的時候,兩人一邊喝一邊聊,話說得投機,各自的酒量也是半斤八兩,張熹越喝心情越好,微醺之際,張熹嘴裡撥出一口惡氣,那個曹秀才娘子是個什麼東西!敢在我張熹面前搞怪!

張學東不認識曹秀才娘子,見伯父這麼短的時間,將糧倉糧食轉手一下賺得盆滿缽滿,就不斷恭維要以伯父為榜樣,好好向伯父學習。

張熹很得意,接著剛才的話,我要她知道,張熹是社會五大狠人!不好惹!

張學東是張熹三叔的大兒子,他家被水淹後,帶著妻兒老小也在張熹家度災。張學東在老家的時候就是個閒不住的人,優點是勤勞,缺點是容易衝動,喜歡與人爭論是非,也喜歡在人前提虛勁。

張學東對叔父災年收留他一家很感動,覺得不能白吃張熹的飯,他要儘可能幫張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所以,每天他都自覺地來到張熹糧店幫忙做事,其實也沒有什麼要緊的事情需要他做。張學東閒不住,自己找了一些事情做,掃地呀,抹桌子呀,搬運東西之類的,一刻也不閒著。

今天和以往一樣,一大早張學東就來到張家糧店,糧店剛開門,店裡就已經沒糧賣了,人們看著空空如也的糧店,只能搖著頭嘆息一聲默默離開。災年,到處都沒有糧,老百姓能理解。

店外來了兩個老人,男的拄著一根柺杖,女的一雙小腳,兩人穿著鄉下人的粗布衣裳,都是短打扮,一看就知道是莊稼人,聽他們說話的口音,還知道是外地人,但凡這個時候出現的外地人,大多數都是逃荒來的。女人小心扶著拄拐老男人,兩個老人在街上顫巍巍地走著,來到張家糧店門前,拄拐的男人站住,對女人說,去看看有沒有糧食賣,再問問價,走的時候買點糧食回去做種子,不然連種子都開口向別人要,還是不好的。

兩人慢悠悠來到店鋪門前,張學東正站在店門外向街上打望,拄拐的老人問張學東,有稻穀賣嗎?

張學東不耐煩地說,沒有沒有。

老人又問,有玉米或者小麥賣嗎?

張學東語氣就更加不耐煩,說沒有沒有,什麼都沒有!說完又加一句,你們瞎了狗眼?沒看店裡是空的嗎?

老人一聽張學東罵他瞎了狗眼,心裡就很生氣,將手裡的柺杖在地上敲得咚咚響,聲音顫抖著問,我問問還惹著你了?你憑什麼張口就罵人呢?你罵我沒長狗眼,難道你長的是狗眼?能這麼對老人說話嗎?

張學東原本就是個容易衝動的人,見拄拐老人不示弱,也罵他長著狗眼,張學東來了勁,就站在拄拐老人面前,故意拉長聲音,我就是長的狗眼,我就是看你不順眼,你敢咋樣?

拄拐老人恨得渾身直打哆嗦,用柺杖指著劉學東罵,你覺得你很牛逼,你在我眼裡不過是條狗,因為只有狗眼才會看人低!

兩人的爭吵聲將附近的人都吸引了過來,大家圍在張家糧店門前看著熱鬧,人越圍越多,有幫助拄拐老人打抱不平的,有為張學東幫腔的,也有好意勸解雙方的,正吵鬧得不可開交,沒想到拄拐老人也是有個性的人,今天無緣無故被張學東當眾羞辱,絕不能向黑惡勢力低頭!

拄拐老人舉起手裡的柺杖就向張學東身上打去。張學東是身強力壯的中年人,哪裡容得了一個外地逃荒老人對自己的無理,沒等柺杖打到身上,他就順勢抓住柺杖向外一推。拄拐老人連連後退幾步,重重跌倒在地上,後腦勺碰在堅硬的石頭上,當即口吐白沫昏厥過去。

與拄拐老人一同來的老婦人見狀,趴在拄拐老人身上嚇得呼天搶地大哭。圍觀的人趕緊幫忙叫來郎中,郎中用手指試試拄拐老人的鼻息,搖搖頭,說沒救了。拄拐老人仰面朝天躺在地上,後腦勺下流出一大灘鮮血,只見他面色慘白,確實停止了呼吸。

人群裡就有人大叫起來,出人命了!張學東這才意識到撞了大禍,頓時嚇得冷汗直流,臉色唰地一下也慘白了,站在原地呆呆地看著地上死去的拄拐老人,身子像被釘子定住一般,一動不動。

有人飛跑到縣衙報官,衙役來了,一根鐵鏈鎖住張學東,徑直將他關進了縣衙的大牢。

袁記藥材行一個夥計見過袁老闆家來的逃荒人,知道拄拐老人是袁老闆的二叔,夥計們都叫他二大爺,這個夥計跑回袁錦家,上氣不接下氣地向袁錦報告,說二大爺被張熹家糧店夥計打死了!

袁錦和楊珍一聽,大驚失色,火趕到糧店,見糧店門前裡三層外三層圍滿了看熱鬧的人,很多人都在議論他們親眼所見兩人的爭執和推拉情況。

袁錦和楊珍擠進人堆裡,見二大爺仍然躺在地上,縣衙杵作正在驗屍,二大爺緊閉雙眼,面色慘白,後腦勺下一灘殷紅的鮮血,人已經死了,二大娘已經哭暈過去好幾回了,現在醒過來,坐在二大爺身邊,仍然呼天搶地大哭不止,幾個看熱鬧的婦人正在好心扶著勸慰她。

袁錦還沒來得及問話,人群外又擠進一些人來,張熹家逃荒來的親戚們聽說糧店出了事,都趕來了。

張熹家親戚中有人就大喊,說這個老頭先用柺杖打人,張學東是自衛!還有人大聲說,這個老頭罵我們老闆是狗眼,還打人,張學東為民除害,見義勇為!那些目睹了全過程的民眾一聽這話都激怒了,說現場的見證人很多,你們不要以為老頭死了,死無對證就誣陷他。還有人說,是張學東先罵人,老頭的柺杖並沒有打到他,是張學東將這個老人推倒在地死的,張學東是肇事的罪魁禍。

現場頓時混亂起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