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步炮協同(1 / 2)

小衙內原以為,新鮮事物的旗袍,可能只有少量女性才會穿。沒想到南京秦淮河的名妓穿著,才是大明“四方取以為式”的標準,並且一直在求新求變。

眼前很多的女粉絲,為了追趕潮流,也為了吸引大英雄,竟然穿上高叉的緊身旗袍,襯托出凹凸身材。

不遠處賽金花的婢女,在衝自己揮扇子。想到那個章魚一樣的豐滿姐姐,他的小腹就開始劇烈燃燒。

“我要離開那個老不死的,我要當裁縫鋪大掌櫃,我要給你生兒子。”

大汗淋漓的賽金花,咬牙切齒的摩擦著。

“綵鳳姐姐準備好一對雙胞胎姐妹,正想辦法把你置換出來。這幾天,你抽空給她倆培訓一下。”

“還有,裁縫鋪太低端了。以後改成時裝公司。我有很多新式女裙和女裝,全都教給你……”

“這些以後再說,先打炮,狠狠的打。”

好吧,小衙內不能虧待自己的大功臣,只能翻過身來,像永動機一樣,賣力的打樁。

持續十四天,轟轟烈烈的打炮運動停止了。足球大小的實心石質炮彈,把城內大部分房屋,砸的千瘡百孔。

裝填黑火藥的老式開花彈、正版爛骨火油神炮,炸不開堅固的城牆,卻能燒光賤奴幾乎所有的火藥和弓箭,還有城內的木材木料。

第十五天的凌晨,藉助初升的朝陽,總攻開始了。

(本章討論區附有明代永平府,也就是盧龍縣的古地圖。小說裡的攻城細節描寫,完全依照古地圖)

盧龍縣東門外,一南一北的碧霞宮和東嶽廟,是火炮的發射陣地。調整好射角射界的楊鶴版臼炮,只針對東門及其甕城,不緊不慢的交叉炮擊。

盧龍縣全長約四千五百多米,不可能全面突擊。混編明軍只能集中全部火力和兵力,重點攻擊東門外的甕城。

所有的文官大老爺,眾星拱月般圍著親臨前線的曹公公,在盧龍縣東南角的龍泉寺觀戰,順便為士卒打氣助威。

兩處火炮陣地之間的落茄山,是前沿指揮部。尤世祿和杜老根在這裡排程指揮。

沿密密麻麻鐵軌前進的薊鎮明軍,把沙土麻袋一點點,平鋪到盧龍縣東側城牆外,約五十米的位置,墊住爛泥塘一樣的土地。

威力大、份量輕的五十門新佛郎機,全部架設在最前沿,集中起來弧形包圍,帶有甕城,呈突出狀的盧龍縣東門,預防賤奴,騎乘剩餘戰馬反衝鋒。

第二層,是可以靈活調節射角射界的一百杆鷹揚銃。主要是仰射城頭敵人,也是集中在東門甕城附近。

他們身後十米左右,是用裝有沙土的大木箱,搭建起長約一百多米,略微高於城頭一米的梯形射擊平臺,目標也是東門甕城東面的垛口。

第四層是一字型排列,長約一公里,射程幾乎覆蓋盧龍縣,全部東側城牆的各類臼炮。

數量眾多的飛礞炮、稍微大一點的毒火飛炮和飛彪銃,全都拿過來了。

嗩吶名曲《百鳥朝鳳》吹響了。各式各樣的臼炮,先朝寬約十七米的城頭,自由射擊一柱香的時間。

小衙內想效仿現代,搞統一齊射,但原始的發射藥和原始引信,很難做到這一點,只能讓兄弟們自由發揮了。

在各類臼炮的掩護下,白桿兵的步卒兄弟,把沙土麻袋,又延伸鋪設到,東門及其甕城外,寬約七米的護城河邊。

堅固的鐵梯子,馬上傳遞過來,覆蓋住護城河。

為了防滑防踩空,鐵梯子的隔斷空檔中,釘有厚木板,還綁有細麻繩。做完這些,白桿兵迅速撤離。

嗩吶名曲換成了《抬花轎》。

瞄準東門及其甕城的所有臼炮,把射角抬高五度左右,開始朝城池內部,延伸射擊。

其他臼炮繼續按原角度,持續不斷的阻攔炮擊。這類小炮便宜量大,按照戰前指示,炮兵們不要著急,當成打靶練技術,慢慢打放就行了。

雖然開炮亂哄哄的,東一榔頭西一棒子,但總數接近三千門的中小號臼炮,全部集中在盧龍縣東側,一千多米長的城牆外面,還是能壓制住,賤奴大部隊的支援和移動。

第三梯隊的東江鎮步卒,分成前後兩批。第一撥跨過,被鐵梯子覆蓋的護城河,把肩膀上的沙土麻袋,墊在東門甕城外的城根下面,就馬上返回。

第二撥士卒再把木製梯子,架設在甕城東面的城牆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