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三才陣

前面三排的震疊銃,都是對著人影極射擊,目的是壓制賤奴火力。打空就返回原位,快裝填彈藥。

最後一排的兩名霰彈槍手,再行進到最前方盾牌兵的兩旁,警戒前方殘敵,要求是對來犯之敵精準點射。

排頭的圓盾牌兵,一手持盾,另一隻手拿著短款標槍,與钂鈀兵一起警戒敵情,拖延時間好讓第五、第四、第三排的霰彈槍兵裝填彈藥。

為了提高震疊銃的裝填度,聰明的張道濬,借鑑翼虎銃“藥罐三嘴,一裝三門”的工具,改做出配套專用的“兩嘴藥罐”,縮短了三分之一的裝填時間。

儘管還有很多的不足,但這已經是了不起的改良了。

小衙內因勢利導,效仿唐朝和宋朝的做法,鼓勵所有人,只要有實用的小明、小改良,一律給予相應獎勵。

趁這個時間空檔,後方不遠處的支援組,馬上前進過來,填補兩支新版鴛鴦陣小隊中間,約五米的空檔間距。

為的支援兵,用圓盾牌做掩護,遮蔽身後戰友,把剛才受傷計程車卒,抬回後方急救。預備替補隊員,會接替剛才的空位。

拿著盾牌的支援兵,停在原地不動。等傷員被帶走,預備隊員補位後,火力組成員,也就是相對輕便的鷹揚銃,跟進到他的後面。

此時,新版鴛鴦陣的最前方,兩名打空彈丸的第六排霰彈槍手,早就返回隊尾。

現在是兩名鏜鈀兵,並列在盾牌手旁邊阻攔敵人,同時也可以掩護鷹揚銃兵。

身著多重重甲,如同鐵皮包子一樣的賤奴,確實沒被霰彈子打穿打死,只是被巨大的彈丸衝擊力打倒。

凡事有利也有弊,甲冑穿的太多,身體相對笨重,人體重心難以把控,想從地上爬起來,就比較困難。

剛才被打倒的賤奴,折騰一番後,好不容易搖搖晃晃的站起來。

口徑2.5厘米,約等於成年男子拇指粗細的鷹揚銃獨子彈丸,輕鬆鑽進他們的精良甲冑,並在人體的血肉中橫衝直撞。

對面的擺牙喇太格爾,躲在半截牆根下面,看著身邊的奴才,前胸只有一個小洞,背後卻有茶盅大小的創口,都在地面上,痛苦的翻滾抽搐。

聽著頭頂呼嘯而過的彈丸,看著旁邊恐怖的場景,讓他的大腦出現幾秒鐘的空白。

與賤奴有殺父、殺兄血仇的馬炯、馬爌、馬飈三兄弟,是附近幾支爆破組的指揮官,正尾隨在新版鴛鴦陣小隊的後面。

現在看到鷹揚銃打完九個子銃,被士卒們扛著撤出射陣地,露出前進通道時。

馬炯大手一揮,十個身穿輕便皮甲的爆破手,每人抱著一兩根原始爆破筒——“埋藥火筒”,以百米衝刺的度,扔進太格爾躲避的地方。

連續不斷的轟隆隆巨響,震破了太格爾的耳膜,口鼻被掀起來的氣浪堵住了呼吸,眼前被一片血紅遮擋了視線,手掌傳來錐心的刺痛,可能被炸掉了幾根手指。

爆炸的硝煙還沒有散盡,勇衛營“黃闖子”黃得功,帶領十二人的殺手隊,就與返回的爆破手,擦肩而過跳進牆根裡。

黃闖子拿著圓盾牌,撞翻還處在迷迷瞪瞪狀態的太格爾,並把他的腦袋,用盾牌死死按壓在下面。

後面的兩個小弟,掄起短斧或者鐵骨朵,像劈柴火一樣,拼命劈砸敵人的兩條腿。

“四十,四十……”,被傻大膽教壞的京營士卒,以訛傳訛,還以為“大錘八十、小錘四十”,是什麼了不起的格鬥口訣、殺敵心法,都隨著手臂上下揮舞而唸唸有詞,直到敵人的下體,變成一堆肉醬。

其他殺手隊戰兵,全部按照預定計劃,不與賤奴比拼站立肉搏,直接憑藉人數優勢,第一人用盾牌撞倒並壓制敵人,另一人或者兩人,專職用斧頭錘子,猛砸敵人暴露出來的身體部位。

沒攤到敵人的殺手隊戰兵,就手持武器,在附近警戒。

總攻前,承擔殺手組重任的勇衛營三劍客、弼馬溫方正化、大內密探李若璉,他們商討後,一致認為賤奴甲堅盔厚,用常規的偃月刀、長矛、夾刀棒對拼,實在太耽誤時間,也太危險。

還是採用唐順之前輩,《江南經略》一書中記載的“九滾十八跌打撾拳”,再結合“地躺刀”的打法技術,才能最大化的提高殺敵效率。

已經裝填好彈丸的新版鴛鴦陣小隊,此時以正常步跨過牆根,不理會身邊喊殺震天的殺手隊戰兵,繼續向前推進。

沒錯,這種戰法是小衙內,效仿東北野戰軍“三組一隊”的戰術,以新版鴛鴦陣為突擊組,在支援組、火力組、爆破組、小炮組和殺手組的交替掩護下,爭取以最小的傷亡,慢慢蠶食賤奴的陣地。

曹文詔帶領小隊,走到對面的半截牆根下面就停住了,相鄰的十幾支鴛鴦陣,也有樣學樣。

他們是從南面動攻擊,是真正的主攻部隊,人員、武器和裝備都是最好的。其他方向的混編明軍,只是佯攻,目的就是牽制賤奴,讓他們顧此失彼。

根據戰前的城頭偵查通報,曹文詔他們對面,隔著七八米寬的街道,有一排整齊的商鋪。

原本的木製門板和門檻,已經沒有了,只剩下空洞洞的窗戶和大門。

雖然商鋪被炮彈砸的破破爛爛,但基本的房屋構架還在,裡面好像隱藏有不少的賤奴。

寂靜,對面商鋪裡,死一般的寂靜。

城頭觀戰的百姓,也按照要求,不準吶喊助威,更不許奏樂歌唱,目的是防止干擾軍令傳達。

曹文詔高高舉起,握緊拳頭的右手,然後比劃出ok的手勢。

自己和周邊的新鴛鴦陣小隊,馬上變換成,戚繼光兵書中的“三才陣”。

兩個盾牌手,移動到隊伍的兩側,後面各有兩個霰彈槍兵掩護。

中間是兩名鏜鈀兵,架擋阻隔敵人近身,身後只有一個霰彈槍兵護衛。

(注:本章討論區,附有戚家軍三才陣的圖片)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