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狼煙驟起(1 / 2)

小說:宋膽 作者:憨皮拉朋丫

趙維披著蓑衣與海娃穿過街巷。

他現,即使大雨如注,可新崖山的宋民們也並未閒下來。他們都穿著與趙維一樣的粗布衣袍,在雨中忙碌著。

這讓趙維不由露出苦笑,新崖山已經有了中原市鎮的風貌,但卻無半點百姓生活該有煙火之氣。

說到底,這終究是一座兵城,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隻猛獸。

來到鐵匠坊,趙維邁步而入,就見匠頭徐良正領著人用精尺一點一點地量著當中一件事物。

趙維上前一看,正是他心心念唸的火炮。

而徐良也看到了趙維,趕緊起身朝趙維猛一抱拳,“殿下在上、俺徐良不辱重託,終於做出來了!”

“是啊!”

趙維很是激動,用力拍了拍徐良的肩膀,眼睛就一刻都不曾離開地中間的銅炮。

“終於做出來了!”

那就是最原始的前裝炮,尺寸也是趙維見過最小的。長度只有三尺,炮膛更是隻有兩尺多深。至於口徑,則更是寒酸,兩寸不到。

但是,這已經是大宋匠人目前所能做出來的最大口徑的銅炮了。

而且,別看是簡單到不能再簡單,只是一根粗壯點的青銅管子。可做出這個管子所經歷的艱辛,也只有這些匠人自己知道。

起初,趙維依舊只是提了些想法。依照大宋“突火槍”為原型,將木質槍管換成銅的,再做的大一點,然後去掉握把,安上炮座,不就齊活了嗎?

匠人們也是這麼想的,無非就是鑄銅唄?無論失蠟法還是沙範對他們來說沒有任何難度,甚至匠人們誇下海口,你想鑄多大的炮他們都能弄出來!

然而,實際操作起來可就不是那麼回事兒了,當真是一波三折。

事實上,第一門火炮的原型數月之前就完成了,比現在要大得多。

用砂範建模,以銅水澆注幾天就弄完了。

趙維迫不及待的試炮,結果....炸了。

大口徑的火炮,就意味著添藥量的增大,結果直接把炮膛炸開了。還搭上了點火的一個鐵匠,身隕其中。

沒辦法,徐良繼續鑄炮,繼續試。

從減少裝藥量,到縮減口徑,加厚膛壁,再到從炮膛的平整光滑上下工夫。

兩個月下來,雖然時有成功之處,但炸膛的情況就沒斷過。就算能正常打上幾,也用不久。

這是熟銅澆築的炮體強度不夠,而這種強度不夠不是說無法承受黑火藥的爆炸威力,而是內膛太軟!!

徐良現,每一次炸膛,大炮的內膛都有一個甚至幾個大坑,那是炮彈撞出來的!

說白了,這個時代的製造工藝,即使做出了炮,也無法把炮彈的尺寸做到完全的標準化,為了不至於塞不進去,炮彈總要比膛口小一圈,沒法嚴絲合縫.....

再加上炮彈也無法個個都做到絕對的球體,多少有些不規則。

於是火藥一炸,炮彈在炮膛裡翻著個往出飛,難免撞到炮膛上,然後再反彈撞向另一邊。即失去了精度,也對炮管的強度造成了極大的考驗。

那可是能把十幾二十幾斤重的炮彈丟擲二里地的巨力啊....鑄銅炮管就算沒被轟裂,也是一碰一個大坑!即使一次兩次勉強把炮彈出去,十來之後內膛就已經凹凸不平,沒法用了,繼續射,就炸了....

搭上了好幾個鐵匠的命不說,弄的趙維也是心灰意冷,幾近放棄。實在是這玩意看著簡單,可實際造起來太難了。

但徐良不幹。

他見過這玩意打出去的鉛丸是什麼樣,那個威力,不是一窩蜂和別的火器能比的。

如果火藥師傅能做出那種內添火藥的炮丸,威力更是不敢想。

他是個認死理兒的憨直漢子,知道有了炮,裝在海船上,那大宋就再也不怕元軍的戰艦了。

於是跟趙維立了軍令狀,就算把他們這幫鐵匠全搭進去,也得把炮給寧王造出去。

於是,徐良繼續苦思....試盡了所有的辦法。

只能說,皇天不負有心人,一次偶然的機會,徐良在碼頭看見奇布查人的獨木舟,就是那種整根大木從中間掏空做出來的小舟。

小是小,但十分結實,極難損壞。

呆看了半天的徐良猛一拍大腿,有如醍醐灌頂。

癲狂大叫“沙模不行,得掏炮膛!”

說完,拔腿就往鐵匠坊跑,一種最接近真相的鑄炮之法終於在徐良腦中浮現。

其實,徐良之前是被傳統工藝給給困住了。本能地認為,做大炮和鑄銅鐘一個樣兒,肯定是砂範鑄造,從來沒往別處想。

受到獨木舟的啟,這才頓悟,原來他從一開始就錯了!!

他可以把炮先鑄成實心的。

這樣一來,就不用擔心內膛在鑄造的時候變形,可以隨意鍛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