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預防農民起義

明朝的軍事佈局也是朱元璋制定的,中央重,地方輕。

當時國家初定,地方政權還不穩定,時常會有叛亂生;一旦生叛亂,中央就派出軍隊平叛,很快能將叛亂平息,所以一直沿用這套制度。

而現在京營日漸腐朽,四十八萬的編制,實際只有十萬多可用之兵,怎不叫人擔憂?

看來大明賬面上的兩百萬軍隊,實際數字估計也就五十來萬,去掉京營十來萬,遼東十來萬,北方邊鎮十來萬,全國這麼大地方,總共只有不到二十萬軍隊。

天啟皇帝看得一陣頭暈,怪不得後來陝西農民起義一下子能掀起很大的規模,席捲陝西山西兩省,實在是地方上根本沒有多少軍隊可以作戰,根本沒辦法鎮壓住農民起義。

眼下的大明算得上是太平盛世,沒有什麼大規模叛亂;可現在這種情況,只要出現一個大規模叛亂,就能讓朝廷手忙腳亂,叛軍很快就能現,大明王朝其實是隻紙老虎,一戳就破。

現在沒有,不等於將來沒有,往後的二十年內,有十幾年北方地區會出現大面積乾旱,如此頻繁的天災,只要中央政府一個疏忽,或者一次救災不力,就會爆大規模民亂。

雖然自己已經做出了針對性佈置,但軍隊的腐化程度還是讓他感到心驚肉跳,沒有強有力的國家機器在手,這個皇帝是當不安穩的。

軍隊的整治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軍隊的腐化,其實就是武將的腐化,大明的武將大多是那些開國勳貴之後,這些勳貴子弟從小都是錦衣玉食,早就沒有了他們祖先的悍勇和血性,吃喝嫖賭的事都學了個全,哪裡會想著練兵打仗的正事,真要上了戰場,十有八九是軟腳蝦。

要整治軍隊,這批勳貴子弟是不能留了,他們就是壞了一鍋粥的那顆老鼠屎。

可要換掉他們,先就會打破原來的武將世襲制度,其次接替他們的軍官從哪裡來?

武官學院還沒開學呢,自己培養的武將起碼兩年以後才會有。

真是頭疼啊,這種青黃不接的時期,最是難熬。

光是一個原來的武將世襲制度,就很難一下子廢除,一下子拿掉這麼多勳貴子弟的飯碗,恐怕會遭致強烈的反彈,造成國家動盪。

只能徐徐圖之,當然,對那些腐朽不堪貪贓枉法的,一定要清理出去,否則這軍隊沒法整頓好。

上次早朝時,皇帝答應他們不追究吃空餉的事,但並沒有答應不追究其它違法亂紀的事,軍隊如果不能嚴格執行軍紀軍法,這支軍隊恐怕和亂軍沒有區別了。

朱效文在現代世界是名軍醫,雖然不是軍隊指揮官,但也知道,一支沒有軍魂的軍隊是沒有戰鬥力的,可要塑造軍隊的軍魂,何其困難。

大明初期,朱元璋率領明軍屢戰屢勝,打敗了元朝蒙古軍隊,打敗了陳友諒張士誠等起義軍,奠定了明朝開國的基礎,當時的明軍無疑是具備了鐵血軍魂的。

可經過了兩百多年的腐化墮落,那股鐵血軍魂已經漸漸消散,變成了現在這副慫樣,帶兵出戰的居然是文官。

現在的大明軍隊有點積重難返病入膏肓的模樣,急需幾場勝利來提振軍心,否則只能等著被農民起義軍和滿清軍隊來消滅他們。

“來人,把錦衣衛指揮使田爾耕請過來。”

不得已之下,皇帝只能用點暗招了。

田爾耕很快趕了過來“微臣叩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田卿啊,這次京營點檢朕很不滿意,京營如此腐化墮落,你們錦衣衛一點訊息都不知道嗎?”

田爾耕嚇了一跳,皇上很生氣,後果很嚴重,自己接手錦衣衛後一直充當魏公公的打手,錦衣衛的職能有點混亂,現在剛剛撥亂反正,許多事情剛剛進入正軌。

“請皇上恕罪,微臣無能,錦衣衛剛剛理順,微臣保證以後絕不會出現如此失職行為。”

“嗯,錦衣衛內部是該整頓一下了,那些會做事能力強的要提拔重用,那些佔著位置不幹事的一定要清理出去,該招錄新人就去招,朕不希望這樣的事再出現第二次,還有,京營的這些將領你幫朕好好調查一番,如實彙報上來。”

“微臣明白,微臣一定辦好這個差事。”

“唔,朕這裡有一份名單,這些人都在陝西,你幫朕找到這些人。”

田爾耕從太監手裡接過名單,只見上面寫著白水王二,安塞高迎祥,府谷王嘉胤、王自用,洛川張存孟,延川王和尚,米脂李鴻基,定西張獻忠·····

“田卿,這些人你必須給朕找到,找到後,可以錄用他們為錦衣校尉,帶到京師來,如有人不從,就地抓捕,膽敢反抗者,格殺勿論!”

“微臣遵旨!”

“好了,去辦事吧。”

雖然後世有許多人為李自成他們塗脂抹粉,但從歷史角度來看,他們這些農民起義軍對中國的損害相當大,整個中國的腹心之地被他們攪得天翻地覆,人口損失過千萬,財產損失無法統計。

最後,這些農民起義軍消耗了明朝的大量國力和元氣,卻給滿清充當了助力,讓中國再次進入被異族統治的黑暗時代。

雖然陝西農民起義在兩年後開始爆,但天啟皇帝不敢輕視,因為陝西部分地區今年已經出現了旱災,誰知道農民起義會不會提前爆呢?

天啟皇帝現在所做的,已經跟原本歷史有了許多不同,先朝廷加稅政策,並沒有增加田稅,歷史上的增加田稅讓陝西農民雪上加霜,苦不堪言不堪重負,最終官逼民反,因為不造反活不下去了。

第二,就是讓楊漣這個東林大將出任山陝總督,在陝西,山西大建水利工程,儘量減輕兩省的旱情。

第三,讓楊漣帶了許多適合乾旱地區種植的農作物種子,希望能給兩省增加一點糧食產量。

但現在天啟皇帝覺得還是不夠,因為水利工程和那些種子已經有點晚了,要是早幾年就開始,或許兩省災害就會減少許多。

唉,魏公公送來的那四十萬兩銀子,給楊漣送過去吧,讓他在陝西招募十幾萬災區勞力,加快水利工程的修建度吧,也算是錢謙益他們為陝西災民積點功德吧。

下次回到現代世界,還是採購一批糧食吧,賑災還是糧食最管用,光有銀子沒糧食還是沒用。

喜歡木匠皇帝之崛起請大家收藏木匠皇帝之崛起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