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預防軍閥

楊漣有一點做得很好,就是沿途一直在跟田間地頭的農民聊天,再贈送一點優質種子給他們,告訴他們播種時間和注意事項。

他是瞭解農事的,知道播種時間耽誤不得,種子只有種下去才會有收穫,所以不管這裡是屬於直隸省還是山西陝西,只要農民想要,他都會給一點。

這樣雖然趕路度慢一點,但也能更好掌握沿途地區的真實情況;得到的資訊匯總後讓他越心情沉重,近幾年雨水一直不多,北方地區普遍乾旱,雖然目前還達不到旱災的程度,但農業欠收已經相當普遍。

天啟皇帝是一個穿越客,知道接下來的一二十年,大明北方地區陝西的乾旱最嚴重,其次是山西,直隸已經算是最輕的了,就是河南、山東都有旱情。

這麼大面積長時間的旱災,中國歷史上罕見,有明確記載的就這麼一次,看上去就好像是老天爺要滅掉明朝。

靠天吃飯的農民沒了收成,朝廷不但無力賑災,還要攤派稅賦,農民們除了揭竿而起,沒有其它活路。

關鍵是這麼大區域的農民實在太多,北方五省農民人口總數六千萬,只要有十分之一的人口參加造反的農民起義軍,這大明也必定要亡。

所以說,不是李自成他們多會籠絡人心,吸引了無數的農民加入起義軍,實在是現實情況如此,不造反沒有活路,只要稍稍挑動,星星之火很快可以燎原,這還不算大批被裹挾著不得不造反的人群。

天啟皇帝一上來就大搞水利工程,同時弄來了大量適合乾旱地區種植的優質種子,算是做到了關鍵點上,但他這個皇帝只能在紫禁城裡號施令,具體執行得怎樣他沒法決定。

還有就是原本針對普通農民的增加田稅被他叫停了,雖然下面的貪官汙吏很多,但沒有朝廷法定政策依據,他們也不敢隨意徵稅,相信北方的農民不會象原本歷史上那麼雪上加霜。

天啟皇帝現在的緊要任務就是增加朝廷財政收入,增加了商稅關稅,其實已經可以讓國庫充盈了許多,他又搞了特許專賣局,豪宅稅,不要小看了這兩個舉措,一旦在全國推行,就能給朝廷財政和地方官府財政帶來大筆的收入。

如果天啟皇帝再能夠取消權貴、勳貴、有功名的讀書人的免稅政策,推行天下所有田地一體交稅,那麼大明朝廷根本不會缺錢,這大明就亡不了。

但這個政策就是動了所有統治階級的乳酪,在沒有十足把握和手中絕對掌控大多數軍隊之前,他這個皇帝也不敢冒險。

如果皇權沒有威懾力,就算透過了這個政策,下面不執行或者執行不到位,你也沒轍,還會引起統治階級的不滿和反彈,要是再有野心家組織和挑動,也會生大規模叛亂的。

一旦國家動盪,國家經濟就會受到影響,國家稅收將大幅減少,為了平叛卻要增加很多軍費支出,國家財政會再次崩潰。

對一個國家來說,不管是誰造反,一旦有人造反,必須不遺餘力迅平叛,任其展下去,很快就會亡國。

因為朝廷財政一旦支出大幅過收入,還需要揹負很多國家責任,相當於揹著一個大包袱去打仗,而造反的不需要承擔國家責任,還敢肆意破壞這個國家,反過來變成不對稱戰爭了。

所以這些封建王朝,在某種程度上是很脆弱的,因為在冷兵器時代,國家政權並沒有擁有出造反派許多的武器裝備,所謂的國家機器,只能欺負一下普通百姓而已。

幸運的是,天啟皇帝迅平衡了朝堂上的黨爭,任用了一批有實幹能力的官員,這或許會給即將走入重重危機的大明王朝帶來一些生機。

在內閣輔顧秉謙的牽頭組織下,工部尚書徐光啟、山東總督袁可立、南直隸總督申用懋、河南總督左光斗將在徐州會合,共同商議建設黃淮江淮地區的綜合水利工程。

徐光啟不但帶了許多技術官員,還帶了大量種子,交給袁可立和申用懋,讓他們在各自轄區推廣種植。

至於左光斗,赴河南上任時,就帶了許多種子。他這人風風火火的,做事更是雷厲風行,早就把種子交給下面的人分下去,誰要是敢翫忽職守敷衍了事,這位左總督可是敢殺人的。

要說這些總督裡面誰升官最快,就只能是左光斗了,他原先只是個正四品的官,因為在朝堂上當眾表態要追隨徐光啟去做實事,被皇帝當堂越級提拔為正三品的工部侍郎,工部侍郎還未正式上任,又被皇帝越級提拔成河南總督。

原先這總督之位只是負責本省農業水利,並無多少實權,所以在官場上並不受多少重視,誰知後來朝廷允許總督擁有督標部隊,皇帝又賜予“巡視地方”銀印,相當於擁有欽差大臣的職權,這總督之位馬上變得位高權重,是真正的朝廷重臣了。

他左光斗上個月還是個平平無奇的中層幹部,這個月已經是朝廷十八位重臣之一了,你說神奇不神奇?

就算他左光斗性格再灑脫不羈,心裡面也是感激皇恩浩蕩的,所以這些人裡面,就數他工作效率最高,這工作積極性,跟打了雞血似的。

而在他得知,建設黃淮江淮綜合水利工程的資金,是來源於皇帝查抄福王的財產後,左光斗對天啟皇帝已經死心塌地了,這種為了百姓利益,不顧皇族和民間議論,對自己皇叔下手的皇帝,還不值得自己追隨嗎?

現在誰要是跟他說天啟皇帝的壞話,他左光斗敢跟人拼命!

六大總督裡面,唯一一位兼職的是山東總督袁可立,這位可不簡單,他和孫承宗是正牌的帝師,雖然他也沒教導過天啟皇帝多長時間,但他這帝師身份可是天啟皇帝的老爹指定和承認的,要比朱延禧這個老師身份強多了。

可他的遭遇比朱延禧差多了,在天啟皇帝勤政之前,他那登萊巡撫的職位已經被魏忠賢給免職了,只是這個位置職責重大,朝廷尚未找到合適的人前來接任,他要等人交接,還沒真正去職。

後來朝廷風雲突變,皇帝突然勤政了,不但讓魏忠賢靠邊,還直接認定孫承宗提出的圍困建奴計劃為大明國策,不但恢復了他的職位,還給他加了兵部尚書的銜。

再後來皇帝又舉薦他擔任山東總督,賜予“巡視地方”銀印,他也成了十八重臣之一,似乎終於有了帝師應有的待遇。

袁可立為官清廉,做事公允,賞罰分明,具有很強的人格魅力,所以他手下的武將們對他心悅誠服,就算是桀驁不馴的東江鎮總兵毛文龍,對袁可立也是尊敬感激的。

但袁可立和孫承宗李邦華一樣,是東林黨人,他和高攀龍關係很好,和董其昌更是相交莫逆,堪稱知音,之所以被魏忠賢免職,主要原因就在於此。

現在的袁可立是兵部尚書、山東總督兼登萊巡撫,是山東的最高領導,山東原設山東巡撫和登萊巡撫,登萊巡撫下轄登州、萊州兩府,管轄的地方只有膠東半島,山東巡撫管轄的地方要大得多,而此次修建水利工程的魯南地區,應該歸山東巡撫管轄。

袁可立在登萊軍務繁忙,本想讓山東巡撫王惟儉代自己前往徐州,但他收到天啟皇帝一封密信,皇帝在信中給他這位帝師交託了很多事,讓他和山東巡撫王惟儉一起前往徐州。

山東這邊的水利工程建設,肯定最後會落到王惟儉頭上,天啟皇帝對王惟儉根本不瞭解,只能拜託袁可立從旁督促,袁可立身為帝師,對自己這個皇帝學生的事肯定更加重視。

皇帝另外提出,將東江鎮設定為登萊巡撫下轄的東江直隸州,由袁可立推薦文官出任知州,在東江鎮設立後勤總務官,毛文龍部隊的糧餉物資由該總務官管轄,並且規定,毛文龍的軍隊編制不得過兩萬人,現在的真實人數,朝廷也將派遣兵部屬官、錦衣衛和袁可立一起點檢。

毛文龍此人桀驁不馴,且長期孤懸海外,朝廷必須倚重他,後來越驕橫,私自擴充軍隊,一味的向朝廷索要糧餉物資,拿到糧餉物資後,貪墨軍餉,只給士兵象徵性的一點,謊報誇大戰功,擄掠皮島及附近島嶼的百姓,敢於反抗的直接殺害,其所作所為就是一個軍閥。

這也給他埋下了殺身之禍,後來他被袁崇煥殺掉不是沒有原因的,但袁崇煥不顧抗金大局,直接殺掉毛文龍也是不對,因為這間接幫了後金的大忙,給後金去掉了一個心腹大患。

現在毛文龍還屬於袁可立下屬,受他節制,還沒有展到後來敢於擁兵自重的程度,朝廷只有在制度上壓制他,監督他,毛文龍如果還想做軍閥,只能殺掉壓制監督他的文官,那就是直接造反了,這個不說他有沒有反心,朝廷只要斷了他的糧餉物資,他就掀不起風浪。

袁可立對毛文龍一向是鼎力支援的,可他對毛文龍的桀驁不馴也無計可施,天啟皇帝提出的舉措,雖然會引起毛文龍的牴觸,但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畢竟一個不聽朝廷指揮調遣的武將,那就是軍閥,而軍閥對於國家肯定是弊大於利,只有對武將加以限制,不給他成長為軍閥的條件,才是朝廷的正確選擇。

只是皇帝另有一件交託之事,讓袁可立啼笑皆非,皇帝在信中拜託他,從董其昌那兒購買一幅畫,這幅畫叫做《富春山居圖》。

喜歡木匠皇帝之崛起請大家收藏木匠皇帝之崛起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