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實彈訓練

朱效文去了碼頭倉庫,把十二臺鑄幣機和五百噸金屬鎳都提走。

然後乘坐航班到了北京,找小麗補貨。

小麗還沒有懷孕,倒是讓朱效文舒爽了幾天。

隨後他從倉庫拿了準備好的的備貨,回到了大明朝。

雖然現在有了鑄幣機,但要實現貨幣改革還很難,還有很長的路需要走。

上次強行推行大明皇家工程院,已經在朝野上下掀起一股浪潮,雖然最終透過了,但這樣的事可一不可再,畢竟天啟皇帝的根基還是不夠穩、不夠強大,老是透支使用皇權,皇帝的威信會大大降低。

自從皇帝勤政以後,已經推行了一系列眼花繚亂的改革,朝廷的局勢越來越好,正因為是越來越好,所以那些反對派才無話可說。

可如果效果不好,估計那些人就會上躥下跳的反對這反對那,明朝的文官做事能力不咋滴,搞事能力那是槓槓滴。

而貨幣改革牽涉的利益實在太大,上上下下靠著舊制度撈銀子的人太多了,阻力也是空前的強大,在皇權沒有真正強大之前,強行推行也未必能成功。

什麼時候皇權能真正強大?

軍隊!

如果皇帝手裡有大量對他忠心不二唯命是從的軍隊,那他才是真正強大。

什麼時代,拳頭大才是實力強!

等到皇帝的新軍練成,等到遼東的建奴被消滅,那時候的天啟皇帝就足夠強大了。

如果大明的心腹之患——建奴被消滅,天啟皇帝的文治武功足夠越前面幾代皇帝,可以跟太祖皇帝、高祖皇帝相提並論了。

大明的軍隊,只有這兩位強人在位時,敢於跟遊牧民族的軍隊作戰,並屢屢獲勝,後來就一步步退化,能守住就不錯了。

天啟皇帝是打算用現代的鑄幣機,鑄造出精美的銀元和銅元,作為大明法定貨幣,原來使用的銀子和銅板必須到銀行兌換成銀元或銅元。

如果銀元寶、銀錠之類的銀子不能作為貨幣使用,那麼那些地主老財們還會把銀子埋在地裡嗎?必然會取出來兌換成銀元,,這樣的話,市面上流通的銀子將暴增,大明還會缺銀子嗎?

貨幣改革暫時不推行,但銀元可以先搞起來,既然鑄幣機到手了,那就先試用起來嘛。

天啟皇帝覺得可以在大內找一批人馬,成立一個鑄幣局,拿一臺鑄幣機出來,先讓他們練練手,畢竟鑄造銀元這種事情,在大明朝已經屬於技術水平相當高的工業。

銀元成分按照七成白銀、兩成多的鐵和不到一成的鎳,一枚銀元淨重一兩,貨幣價值等於一兩銀子。

除了一兩的銀元,另外還有半兩。二錢、一錢的銀幣,成分都一樣,既然將來要作為貨幣使用,那肯定要有一個系列。

按照一兩銀子相當於一千文銅錢,那麼半兩的銀幣就相當於五百文,二錢的相當於兩百文,一錢的相當於一百文。

再設計一套銅錢,十文的,五文的,兩文的和一文的。那麼整個貨幣體系就完整了。

最小的是一文銅錢,最大的是一兩銀元,全部是鑄造精美的金屬貨幣,確保經久耐用。

沒辦法,大明朝不認紙幣,人們只認沉甸甸、響噹噹的貴金屬,所謂的真金白銀。

當然金幣也可以鑄造,只是皇帝自家也沒有多少黃金,整個大明的黃金儲存量也不多,這個時代的開礦冶金技術不行,中國也沒多少易於開的淺層金礦。

天啟皇帝知道世界上有許多大金礦,比如南非、澳洲、北美、西伯利亞等地,這個時代印度應該也有不少黃金,就是南洋也有不少黃金,可惜現在大明的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還不行。

當初鄭和下西洋,大明的國力強盛,可以造出那麼多大型遠洋福船,可惜鄭和帶回來的許多航海資料居然丟失了。

不過這些事情不著急,等消滅了建奴,天下太平,蓄積國力,自然可以開造大型遠洋巨輪,遠洋航海技術也可以慢慢探索,雖然起步已經落後於歐洲的大航海時代,但亞洲這塊地盤,肯定不能再讓歐洲人來染指。

唉,想著想著就想多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還是先好好對付這麻煩的小冰河時期吧,只有熬過了這個天災頻的時期,才能想那些美事。

第二天,天啟皇帝還是一如既往的來到武官學院,投入教導營的訓練之中。

教導營這邊,已經進入步槍射擊訓練階段,從射擊姿勢訓練,到現在的實彈射擊,所有的官兵對這些製造精美的步槍讚歎不已,這種越時代的武器,勝過以往的火槍不知多少倍。

在大明的官兵眼中,八一式步槍那長的射程、那恐怖的射殺能力,絕對屬於神器,他們也不是傻子,肯定可以看出,這種步槍的製造難度,絕對不是王恭廠和兵仗局可以製造出來的。

至於皇帝是從哪裡搞來的,這是一個迷,所以這種步槍就是神器。

所以教導營上下,對皇帝更加敬畏更加崇拜了。

天啟皇帝莫名得到了更多崇拜,心中暗喜,看來皇帝這個物種,必須得帶一點神秘感,這樣才能跟天子這個稱謂相得益彰嘛。

到了現在這個地步,不論是盧象升、史可法,還是普通士兵,整個教導營再沒人懷疑教導營的戰鬥力了,有這麼強大的武器,建奴再兇狠,也只不過是一槍斃命的事。

教導營計程車氣和訓練積極性更加高漲,他們都知道,只要自己好好訓練,將來去遼東作戰,必將建功立業!

哪怕現在只是一個小兵,將來說不定就能成為一名將軍!

更何況他們是皇帝親自訓練出來的,就憑這個,他們就是天子門生!

當一個人看到自己能有美好前程的時候,自然就會爆出熱情,這時候只要不是傻子,沒人會懈怠,懈怠就是對自己的犯罪。

熊廷弼作為武官學院的總教官,近水樓臺先得月,把自己的兩個兒子帶進了武官學院,一個進了武官學院,一個進了教導營,老熊是個精明人,懂得兩頭下注。

作為武官學院的總教官,他也能接觸到八一式步槍,但沒法擁有,皇帝陛下對槍支彈藥控制得太嚴格了,他聽了小兒子對於教導營的介紹,頓時覺得自己犯錯了,應該讓兩個兒子都進教導營。

喜歡木匠皇帝之崛起請大家收藏木匠皇帝之崛起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