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教導營一期畢業

教導營的官兵們對天啟皇帝很是崇拜。

因為皇帝不僅指導他們訓練,所有的訓練動作都是他創造出來的,還幫他們做示範,一起操練,皇帝的示範動作永遠那麼標準,體力永遠那麼充沛。

在實彈射擊訓練時,他們更是見識了什麼叫做百百中,什麼叫做遠端狙擊,過六百米的遠端目標,天啟皇帝也是一命中,而且指哪打哪。

人的內心還是崇拜強者的,在軍隊中尤其如此。

正因為有皇帝這個強人在,教導營上下都憋著一股勁,訓練極其認真刻苦,戰術動作越來越到位,射擊水平噌蹭蹭的提高。

整個教導營中,無論是營長盧象升、教導員史可法,還是其它軍官,都跟士兵一樣是個新人,都跟著皇帝一起訓練。

他們都是皇帝的學生,換句話說,都是天子門生。

這讓士兵們很驕傲,同時對軍官們沒有多少畏懼感,大家都是小白,都要從頭學起,別在咱們面前擺什麼官架子。

他們只認唯一的長官——天啟皇帝。

這也是皇帝的所謂帝王心術,這支軍隊只有他能指揮得動,其他人都不會得到認可,可以說這是他的私兵。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這種越時代的武裝力量,要是被別人掌握了,皇帝能不擔心嗎?

人心是經不起考驗的。

除了教導營,武官學院的各科學員,天啟皇帝也會隔三差五的去給他們上課,要培養自己的班底,只能自己親自給他們授課,至少要坐實這份師生關係。

天地君親師,自己佔了兩,在這些學員心中的份量夠重了吧。

其實皇帝對於冷兵器時代的軍事知識並不擅長,不知道該講什麼,可是現在的大明也沒什麼戰功赫赫的將軍,大明軍隊跟遊牧民族軍隊的戰爭只能用慘不忍睹來形容,連武官學院的總教官熊廷弼也是個文官,所以想要讓這些學員產生身為大明軍隊一員的自豪感很難。

皇帝只能另闢蹊徑,從大明歷史講起,講當初大明如何一步步打敗元朝軍隊,建立漢人王朝,徐達、常遇春等大將如何英勇善戰,收復了宋朝都沒有收復的幽雲十六州,也就是咱們現在腳下的這片土地。

整個中國歷史,都是漢人和遊牧民族的爭鬥史,身為農耕民族的漢人對上游牧民族,天然不佔優勢,可歷史上還是湧現出許多優秀的將軍,能將遊牧民族的軍隊打得人仰馬翻一敗塗地,證明了遊牧民族軍隊不是不能戰勝的,一切取決於指揮漢人軍隊的將軍是不是一名優秀的將軍。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用這句話來形容現在的大明很貼切,大明建國兩百多年,現在的國民已經忘記了先輩的努力,喜歡過安逸的生活,這種現象很普遍,慢慢的就讓大明的軍隊蛻變成現在這副熊樣。

軍隊,就是國家的脊樑!民族的希望!

而現在,朕把這份希望寄託在你們身上!

當天啟皇帝把這份沉甸甸的責任感丟給這些年輕的學員身上,果不其然點燃了這些年輕人的鬥志,畢竟任何時代的年輕人都是有熱血的。

雖然這個皇帝有點不要臉,有點腹黑,但這不是沒有辦法嘛。

至少可以在這些學員心中種下一顆種子,成為一名優秀的將軍,殺敵報國的種子。

總教官熊廷弼覺,自從皇帝給他們講過課後,武官學院的學風突然就變好了,學員們自覺的熱愛學習和訓練了,這幫年輕人的精氣神不一樣了。

他們要做國家的脊樑,民族的希望,他們能吃苦,他們要努力學習,他們把拯救國家的責任加在自己身上了。

這個時代還沒有洗腦這個詞,但我們的天啟皇帝已經用上了。

日子過得飛快,就這樣,皇帝忙於教導營和武官學院的教學訓練,偶爾回到現代世界見見兩個妻子,補補貨,幾個月一下子就過去了。

,現在已經是天啟六年的四月,王恭廠已經全部搬到城外的豐臺,原址也被挖成一個大水庫,四周種上了花草樹木,成了一個城中花園,只是還沒有對外開放。

第一期教導營已經畢業,第二期教導營已經開班了。

一期教導營進入擴編,招收相同規模的一個營,然後進行一對一的教學訓練,六個月後正式擴編成一個團,下屬兩個營,總人數約五千人。

到那時,二期教導營也畢業了,然後一期、二期教導營再進行擴編,搞一對一的訓練教學,等到三期教導營畢業,皇帝就將擁有六個營規模的熱兵器軍隊。

這其中,三期教導營是他親自訓練出來的,一期教導營訓練出了兩個營,二期教導營訓練出一個營。

這三個不是他一手訓練的營,軍官都是他親自任命的,在訓練過程中,他也會經常過來指導,並且經常給軍官們上課,確保這些軍隊的訓練水平和對他的忠誠度。

武官學院的第一期學員也已經畢業,都被派往唐山,在丁守中的新軍中擔任基層軍官,這六百名畢業生可算是解了丁守中的燃眉之急,他一個文官要練十萬新軍,其難度可想而知,好在皇帝和內閣及兵部都大力支援,要不然根本別想練成。

雖然現在朝廷廢除了軍戶制,但想要這些舊軍隊煥然一新戰鬥力大漲,完全不可能,積習難改,只能用新的軍隊逐漸替換舊軍隊,用一支大勝敵軍的新軍隊重塑大明軍隊的信心和軍心。

之所以沒把這些學員派往京營,因為現在的京營依然是被那些勳貴們掌控著,依然是暮氣沉沉,如果這些熱血青年去了京營,恐怕過幾年就會被他們感染,不再熱血了。

兵部雖然對京營進行了點檢和約束,但軍隊平時的訓練屬於五軍都督府管理,這些人陋習難改,過一陣子又變回原樣,但這些人眼下還跟大明休慼與共,至少不會叛變,也能聽從皇帝的命令,也算是京師不可或缺的軍事力量,只能將就用著。

教導營的第二期,天啟皇帝任命孫傳庭為營長,洪承疇為教導員,這兩人都是進士出身,雖然是文官,但也是大明年輕官員中為數不多的領軍人才。

前世這兩人最終結局都不好,孫傳庭在與李自成農民軍作戰時陣亡;洪承疇在與清軍作戰時被俘,後來降清,淪為漢奸。

但他們的結局都是由於崇禎的猜疑和胡亂指揮造成的,當然也因為當時的明朝國力大幅下降無以為繼,國家已經處於崩潰的邊緣。

喜歡木匠皇帝之崛起請大家收藏木匠皇帝之崛起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