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文風鼎盛

設立江淮省、湖南省、湖北省的提議透過後,大明朝廷上下開始熱鬧了。

一下子增加了這麼多官帽子,大明多少年都沒有這種好事了,這是一場官場盛宴,大傢伙都盼著自己能從中撈上一口。

假如新增加一百頂官帽子,那麼就需要一百個現任官員去新的崗位就任,這一百個現任官員離開後空出來的職位,又會成為新的熱點,再調一百個官員去赴任,那赴任官員空出來的一百個官位又成了香餑餑。

大傢伙都盼著升官或調任一個好一點的職位,必須為此奔忙努力。

所以官場的位置,都是牽一而動全身,何況有這麼多新增加的官位。

除了搶官帽子,還有一事,就是這幾個省的省會設在哪裡,這件事普通官員沒有決定權,只能由皇帝和眾位重臣決定。

湖南湖北比較容易,現在的湖廣省省會武漢,自然是湖北省的省會,湖南省最大的城市是長沙,地理位置又在全省中部,也是省會城市的最佳選擇。

江淮省就比較複雜了,地盤來自山東、河南和南直隸,中心區域沒有大城市,省內最大最繁華的城市是淮安,因為淮安是漕運和鹽運的要點,已經是江北第一大城。

可皇帝卻要把省會定在徐州,徐州也靠著運河,在後世是鐵路津浦線和隴海線的交匯處,也是江蘇、山東、河南、安徽四省的交接處,民風民俗和口音也是四省交雜,這樣的城市理應成為省會城市。

最終還是定在徐州,因為朝廷重臣們更關心的是官帽子,這種跟自身利益沒有關係的事就依著皇帝好了。

誰讓咱們這位皇爺現在這麼強勢呢。

他們不知道的是,皇帝早已經把這三省的巡撫給內定了。

想想也是,皇帝這麼強勢,三省的最高長官肯定是由他來定的。

現在還沒有公佈,只是他在等徐光啟推薦的江淮省巡撫,申用懋推薦的湖南省巡撫,如果他們推薦的人透過了皇帝的考核,自然就宣佈了。

皇帝已經離開即將成立的江淮省,可那裡卻在流傳著皇帝的傳說。

令人恐怖到頭皮麻的蝗災,被天啟皇帝輕而易舉消滅,有好事者開始編故事了,這蝗蟲也讀皇,可惜是帶蟲字邊傍的,遇到真龍天子的皇帝,直接就是灰飛煙滅。

因為天啟皇帝消滅蝗蟲手段端的是厲害,直接在田間地頭架起無數口大油鍋,蝗蟲抓來直接油炸,這假皇遇到真皇,被下油鍋炸成了美食,哪裡還有活路?

民間傳說壞人死後,會被閻王爺上刀山下油鍋的懲罰,這小小蝗蟲敢來人間為害,直接被天啟皇帝下了油鍋。

恐怖如斯,毒辣至此。

許多人聯想到天啟皇帝近年來抓了許多貪官,看來皇帝的確是愛護百姓的真龍天子,誰敢為害人間,就會受到嚴懲!

這些傳說很快流傳至大江南北,民間說書彈唱的藝人把這些內容編成故事,在各種場合表演傳唱,居然大受百姓歡迎。

可以說,整個大明,江淮省是皇帝的擁護度最高的地方。

在江淮省,不僅災民得到前所未有的救濟,徐光啟組織的災民以工代賑報酬也很好,足以讓他們養活家人,那個大型綜合水利工程也即將完工。

有點眼光的人都知道,這江淮省必將成為大明的富裕省份,就憑這個水利工程的福澤,這裡將來不會再有旱澇災害,那些蝗蟲肯定是不敢來了,這片大平原肯定是大明的糧倉。

有動作快的,已經帶著大筆銀子去江淮省購置田產,隨著更多的人加入,江淮省的土地價格漲了八九成,馬上要翻倍了。

原來這裡是旱澇災害頻的重災區,土地價格自然不高,有些人看到市場價格這麼高,出手後拿銀子去其它地方買,能擁有比原來更多的土地。

可他們在江淮省是再也買不到了。

皇帝讓徐光啟和申用懋分別推薦江淮省和湖南省的巡撫,這兩人也不敢隨意,如果他們推薦之人皇帝根本看不上,那就不僅僅是丟人的事,以後皇帝對他們的信任也會打折扣了。

徐光啟原先在官場就比較特立獨行,喜歡西洋的東西,喜歡那些正常官員不感興趣的奇淫技巧,他當上工部尚書才一年,所以他的夾袋裡也沒有合適的人選,而他看重的技術型官員大多被他安排在工部的重要崗位上,在身邊陪著他一起做事的都是低階官員,怎麼可能一下子提拔到一省主要領導的高位。

他也為此煩惱呢。

申用懋跟他不一樣,他老爹申時行是萬曆朝的內閣輔,家裡的關係網深不可測,他家在南直隸的影響力非常大。

萬曆皇帝是幾十年不上早朝的皇帝,除了大事他會管管,一般的國事最好不要去煩他,他要忙著撈銀子呢。

所以萬曆皇帝的內閣輔權力相當大,申時行當了九年的內閣輔,門生故舊不知有多少。

申用懋獲得湖南巡撫推薦權後,跟幾位密友商量了下,想從他的朋友圈中找一位靠譜的人出任這個職位。

推薦人暫時沒確定,但他深受皇帝信任的說法在南直隸的圈子裡傳開了。

這申家又要起來了?

要是再來個父子兩閣老,那還得了?

想想申時行做輔時的行事風格,似乎有可能。申時行這個內閣輔就是儘量順從皇帝的意圖,成了皇帝和文官集團之間的矛盾緩衝帶,兩邊和稀泥,大明朝廷竟然正常運轉了好多年,這位和稀泥的本事堪稱一絕。

當今皇帝日漸強勢,在朝廷大事方針上的決斷比他爺爺萬曆皇帝要強了許多,這是事實,即使再不願拍皇帝馬屁的清高文人也要承認的事實,這樣的皇帝,不正需要申家這樣行事風格的閣老嘛。

江南文脈深厚、文風鼎盛,江南文人的山頭也多,之前風頭最盛的東林黨起源於無錫東林書院,現在已經風光不再了。

如今的內閣輔顧秉謙是崑山人,現在也成了江南的一座山頭。

那個喜歡做實事的徐光啟是上海人,據京城傳來的訊息,皇帝對徐光啟的寵信不輸於顧秉謙,於是徐光啟現在也成了江南的一座山頭。

江南人聰明好學,喜歡擺弄各種器件,現在工部兵器司的郎中、大明火炮專家孫元化也是江南人,在數百年後的現代世界,中國的兩院院士,江南人佔據了相當大的比例。

現在這申用懋也要成為一個山頭嗎?

江南文人是憂喜參半,喜的是,有這麼多山頭,總有一款適合你,煩惱的是,山頭太多,選擇了這個,會不會得罪其它山頭?

自古文人相輕,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這些山頭之間相互之間的關係算不上融洽,雖然都是同鄉,但老鄉見老鄉背後打一槍的事也不少見。

一時之間,這文風鼎盛的江南,文人間往來如潮,甚是熱鬧。

喜歡木匠皇帝之崛起請大家收藏木匠皇帝之崛起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