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頁

小說:一事能狂即少年 作者:青函

大家面面相覷,李剛小心的道:“鏢頭,這裡到揚州山高林密,點子又神出鬼沒,很難保證不會再出事,鏢頭和少爺說聲,定能保他人貨平安也就夠了。要保證不再出事,恐怕……”

“想讓點子沒有機會出手也不難,我倒想出了一個主意。”張德茂下巴揚起,淡淡的道:“陸路山高林密,水路呢?”

他見許多人露出思索的表情,心情大好,吩咐道:“張元,你去河邊僱一艘船,咱們走水路。河面上無遮無擋,點子不大可能靠近我們三十丈不被發現。”

李剛喜道:“對啊,在船上我們大家都集中在一起,壓根不可能分開,點子就是輕功再好,也不可能偷襲了誰不被大夥發現的!即便給他乘船靠近也不妨,船上地方就那麼大,他上了我們的船想走可就難了!鏢頭這個主意妙!”

眾鏢師壓抑了許久的臉上都露出笑容,走水路確實是不錯的主意,天津也通水路,出鏢之前大夥也好好考慮走水路還是走陸路的問題。水陸各有優缺點,陸路要住宿要餵馬,費用高些;水路可以在船上睡,省錢又舒服,但是繞了遠,走水路到揚州要比陸路慢上十天半月。因為身手好的幾個鏢師都不識水性,而且這趟鏢鏢青高達十六萬兩,沒有省錢的必要,最終張德茂決定走陸路了。但那是當時的情況,現在什麼也沒有躲開這個難纏的點子更要緊。

李剛說的沒錯,河面開闊,雖然不止有一艘船,但彼此都會留有安全距離,極少看見兩船相距小於三十丈的時候,跟蹤肯定沒有陸路方便。退一步說,即便點子很狡猾,還是想辦法跟來摸上他們的船,但是船上就那麼點地方,難道會友鏢局這麼多人還發現不了嗎?再退一步說,即便給點子找到機會動手,那也最多又放倒一個人,難道他還能當著這麼多人的面搜身不成?何況動了手之後他往什麼地方跑?無論兩邊岸上還是前後的其他船上,中間都隔著毫無遮攔的河面,鏢局的人又不是瞎子,一頓暗青子就能讓他掉進河裡餵了魚。

眾人想到這都紛紛贊成,只有陳德還有些猶豫,他遲疑道:“可是,我們出鏢的時候是預備走陸路,沒有備鏢船,就算現在要臨時租一艘,花錢不說,我們一共二十七個人,六輛鏢車兩架馬車,還有十幾匹馬,上哪去找一艘夠我們用的大船?”

張德茂頗為氣派的一揮手,道:“已經被點子盯上,遮掩也沒用。草鏢就不要了,長松客棧的掌櫃和我很熟,可以託他就地發賣,賠不了錢!從這裡去揚州都通著水路,馬匹和馬車也不用了,只是我們二十幾個人,尋一艘大點的渡船就夠了,應該不難辦!”

大家齊聲答應,看他的目光多了一點敬畏,這就是老江湖的長處,隨處都有認識人,換了霍懷玉這種初出道的菜鳥,草鏢和車馬只能扔了,肯定找不著人替他慢慢賣。並且霍懷玉怕也想不到臨時改走水路的主意。

張德茂得意洋洋的看著眾人目光中的敬意,隱瞞了坐船走實際上是客鏢家少爺和他提出來的,更不知道是田凡專門設計了坑他用的。

被他們放棄的東西自然不必搜了,這就減少了一大半的工作量,剩下都是人隨身帶著的一點東西,況且船上他們還怎麼個四散跑法?如今就剩下支開霍懷玉這一件事了。

船上好風光,坑你沒商量

要說中國歷史上名聲最壞的皇帝,隋煬帝一定能排名前五,不過呢,他開鑿的這條貫通南北的大運河,卻當真給隋唐宋元明等等後世子孫帶來了很大的便利。

船在廣闊的河面上行駛十幾日,一直無風無浪,無驚無險。進入江浙一帶,河面上的風似乎都是軟的,兩岸綠柳依依,天藍水碧,加上鶯啼蝶舞,風光柔美的讓會友鏢局這些走鏢的粗人也迷醉。眼看揚州就快到了,大夥提到嗓子眼的一口氣終於鬆了,開始有說有笑起來。

因為要的急,他們沒僱著太合適的船,只僱到一艘中等偏小的半客船。這艘船前尖後方,尖頭鑲了生鐵,破水容易,速度比一般的兩頭方的船要快了不少。但是前頭做成尖的,當然會浪費一點地方,所以船艙裡只有三間勉強能轉過身來的小單間,客鏢主僕和鏢頭張德茂各佔一間,其他人就只能在甲板下大倉裡擠著了。

這艘船慣跑長路,也和他們鏢局一樣人貨都帶,底下的大倉兼備住人裝貨兩種功能。大概上一次裝了鹹魚,臭味瀰漫不散,加上地方又窄小,只燻得人頭昏腦漲,無處躲藏。所以每到白天,一眾鏢師夥計都會出來甲板上透氣看風景,不到深夜誰也不回去,二十幾人把甲板站的滿滿的。好在鏢局裡也沒有吃不了苦的金貴人,這麼多天熬下來,大夥還是站在甲板上有說有笑,也沒有人生病。

天色擦黑,船漸漸駛入一處平緩的水面,運河在這裡打了一個彎,水面寬了,水位就低了不少,船行的速度也慢下來。

好似憋了一路的熱鬧突然集中爆發出來一樣,只拐了一個彎,各種聲音就充斥整個河面,許多船隻變戲法一樣多了出來,懶懶的停在河中不動,大小船隻擠擠挨挨,人人臉上都露出喜氣。

此處地名叫淮口,是水路上私下裡一個很有名的貨物集散地,凡船到這多半都要歇息一晚再走。

說私下裡有名,是因為淮口本是一個很普通的河岸,能形成今天這種熱鬧局面全靠前方八十里外的水師關卡。

朝廷在河面上設定關卡,自然是為了收稅。對於商人來說,卻是交的越少越好。於是淮口的貨場就自發形成了。從北邊運貨過來的人放下些貨再過關卡,從南邊來的船過了關卡再裝貨,自然能省下不少錢,八十里在水路上大概就是半天的功夫,貨物買賣互換在淮口進行最方便不過。八十里外的關卡已經是買通了的,稅兵對此心照不宣,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罷了。

當然,這也只能小打小鬧,大宗的貨物還是要在原產地運輸更划算。不過,即便是運大宗貨物的大型貨船,也有不少會在淮口停一下,補充食水雜物,貪這裡東西便宜。水手們在船上漂了一個月,也願意上岸上逛逛玩玩。

於是各種行業就在淮口應運而生,都知道明天這些人就會拍拍屁股走路,大家做的是一次性買賣,所以推銷貨物更拼盡全力,殺價更乾脆利落,買賣做的如同打仗,透出殺伐決斷的氣勢來。雖然不能比大城市繁華,這種獨特的買賣方式卻讓淮口現出一種別樣的味道。

河面上到處能看見有小船在裝卸貨物,岸上嘈嘈雜雜,擺攤賣貨,竟然熱鬧非凡,同村鎮的集市沒什麼區別。更有許多掛著紅燈籠的竹蓬小艇貼著岸邊不遠來回穿梭,小艇上打扮花枝招展的婦人衝江中貨船亂拋媚眼,有回應的就談好價錢,接到艇上,她們是做什麼的連霍懷玉看了都能明白。

見這艘小船上滿滿的站了二十幾條漢子,好些掛著紅燈籠的小艇都劃了過來,操著軟糯語言的婦人衝船上不停招手,鏢局出身的人自然精壯,個個身姿魁梧,也不像一般水手那樣髒臭,實在是不錯的目標,這些流鶯更賣力的招呼生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