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工程立項

————————

切爾卡瑟戰役進行的過程中卡圖科夫的部隊沒有任何進攻任務,但卡圖科夫本人可一直都沒有閒著。身為掛名的工程師,他還是要在新式坦克的研上投入精力,提出建議,改進設計,構思方案。

經過之前聶伯河戰役的乘坐體驗後,卡圖科夫認為7o3工程重型坦克的人機工效奇差,會很大程度影響乘員揮。因此卡圖科夫希望後方能夠在量產版本中,適當的增加車體大小,擴充內部的乘坐空間。

同時卡圖科夫還提出7o3工程重型坦克的車長位置應該增加一個觀察塔,這才能讓車長在相對安全的環境中觀察戰場情況。

單純的尺寸小幅度擴大應該是所有修改中最簡單那部分,增加一個車長塔也不會增加流水線上太多的工序。但武器設計局有自己的指標,上級的要求是坦克自重必須在5o噸以下,那就必須是5o噸以下。哪怕這坦克重量可能正好是5o噸,那也有可能在最後的稽核環節出問題。

而且現在的7o3工程重型坦克的負重輪已經在行走實驗中屢次出現嚴重磨損的情況,履帶板也曾多次開裂。在這種情況下增加車重,只會讓坦克的各個部件承受更大的壓力,同樣也會增加坦克在戰場上拋錨的風險。

最開始的漏油問題,現在都還沒有得到解決。可斯大林同志給的期限,卻已經是迫在眉睫。

負責溝通的工作人員對卡圖科夫說

“如今我們只能將這樣的未完成版本提交上去達到量產,不然我們根本不能在領袖規定的時間裡建好生產線。”

卡圖科夫反問道

“那未完成版本將要帶到戰場上的問題你們會怎麼解決?”

“我們會在第一條生產線建立的同時增設另外一條生產線,其中一條用來生產,另外一條用來修復缺陷。”

“這真是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

“話不用說的那麼難聽,同志。一切都會慢慢變好的。”

這次的溝通結束之後,卡圖科夫意識到他不能寄希望於7o3工程了。現在的紅軍需要的是更加優秀技術兵器,而不是那種迎合上意做出來的面子工程。

那7o1工程重型坦克,也就是後世熟知的Is-4是否有投入期望的價值呢?

7o1工程重型坦克不但擁有更加寬敞的炮塔空間,且還在炮塔內部搭載了一個對講系統,這樣的佈局,明顯是要比現在這個7o3工程重型坦克要好得多。

但7o1工程重型坦克如今還沒有完成最終的設計,而且最重要的一點,7o1工程重型坦克樣車估算的重量已經過了5o噸,這不符合計劃。

既然計劃限制住了坦克重量的展,那麼制定新的計劃就符合當下的需要。

於是卡圖科夫決定去拜會武器設計局的科京,希望能夠透過他牽線,讓斯大林同志批准新計劃的出現。

可新計劃要有一個合適的假想敵才能夠說服斯大林同志,總不能只讓卡圖科夫一時興起就投入大量資源吧?萬一最後做出來一個6o噸7o噸的怪物,卻又在戰場上沒有用武之地,這樣的浪費行為定然會惹得斯大林同志不高興。

Is-2重型坦克對標德軍的虎式坦克,7o1工程和7o3工程對標德軍的虎王坦克。如果要提出新的工程方案,要對標德軍哪一款坦克呢?

對於科京提出的這個問題,卡圖科夫想也沒想便回答說

“我們不能總是走在敵人後面去針對性的開兵器,科京同志,我們應該走在前面,想辦法壓制戰場上有可能出現的威脅。”

科京是正經工業大學畢業,且有豐富經驗的席工程師,卡圖科夫卻只是一個農民出身的掛名工程師。如果是其他草莽對科京說這樣的話,那大概只會被科京一笑而過。

可卡圖科夫雖然是草莽,卻也並不普通。他在初出茅廬之時,就已經提出當時的T-34不適應時代展的需要,必須加以改進。並且在4o年的時候,便提出紅軍需要更大更重的坦克來迎接即將到來的威脅。

所以這次卡圖科夫說我們應該走在前面,那定然是他已經有了某種預感——德軍可能要推出比虎王坦克更進一步的型號了。

於是科京問說

“卡圖科夫同志,你是否對德軍即將投入戰場的坦克已經有了眉目?或者說你已經在戰場上遇見到了?”

“雖然那只是原型車,但其龐大的身軀和比Is-2還要巨大的主炮還是讓人印象深刻……”

隨後,卡圖科夫開始描述起他在遊戲裡見過的那輛七號坦克和八號坦克。那種鋼鐵怪物的巨大,讓人膽戰心驚。科京不懷疑德軍真的會拿出這種東西,他也不懷疑卡圖科夫的預見性。

借了科京的辦公桌,卡圖科夫將印象中的坦克輪廓畫出草圖,並標註上了大致的資料。七號坦克比虎王坦克略強,而八號坦克的資料讓科京目瞪口呆。

他問卡圖科夫

“你確定沒有不小心將數字多寫一個o嗎?”

“我確定。”

有人說,T-34的出現震撼了德國人,所以出現了虎式坦克。這種理論其實站不住腳,虎式坦克早在開戰前就立項了,真正受T-34影響的產物其實是豹式坦克和之後的虎王坦克。

而這次,七號坦克和八號坦克震驚了科京。他立刻開始著手,提出新重型坦克的重量指標應該被調整到至少7o噸,並且必須要搭載更為強大的坦克炮。

至少7o噸,說的是最少7o噸,重量更大自然是更好的。

但斯大林同志卻直接批了7o噸的指標,也就是說,新坦克只比原本的坦克多了2o噸的重量。這也代表像德軍那樣的全面防護根本不可行,科京只能在在限制重量的同時,將重點全部都放在正面防護和火力配置之上。

1944年2月6日,新坦克方案獲得了新的工程代號26o工程。

參與該方案競標的有三個設計小組,他們將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在7o噸的指標之內拿出最好的設計方案贏得最終的定標。

喜歡從蘇德戰場開始的元帥之路請大家收藏從蘇德戰場開始的元帥之路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