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道生形象;曲成萬物而不遺(1 / 5)

以其自然,是以萬物方盛自許;

而“方”這個字就也是個很有意思的詞,即,方法方式,無規矩不成方圓,還有我們很多人難以理解和認同的“天圓地方”的理解方式;

即,因為,就是說,我們是生活在現代,而我們是因為文化的斷層原因,導致了,我們現代人是沒有以及缺乏一種“自然·無形無相”的概念的;

即,我們滿腦子裡都是關於幾何物質的形象概念;但是,我們卻又是不知道所謂的“形象·方正”是怎麼來的;以及,我們現在是缺少那種曾經的“東方美”情況的,因為,關於我們“東方的美”更是一種“具有形象觀·但是又不太過於重視形象,不太過於拘泥於形象觀的寫意情況”;

就好像,太極拳的原理,重意不重形;

即,因為我們關於“自然本身的無形無相·大象無限·大音希聲”的這樣一種好像是沒有形象的概念,就導致了,我們曾經是可以理解那種自然的“具有形象而又不拘泥於形象的理念感受的”;

即,因為“形象”都是不斷變化的狀態;這個世界上有什麼是不變的;所以,固定的形象,對於自然的無形無相而言,反倒是一種“抽象態”;

而,具有變化的伸展性情況,卻才是更加地符合自然遊刃有餘的不會具有某種固定的形象情況;

即,我們不瞭解自然本身情況,我們就會因此、因為這樣一種文化的缺失而缺乏一種對於“方·對於事物形象觀”的無相的變化理解;

即,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花不成;對吧;

即,在曾經的武俠小說中,我們經常都會看到“某某某無相神功·小無相功·無相劫指”這樣的描述;

就是因為,那種源自於“無形無相”的混沌理念,在我們曾經的文化中,是一種非常重要以及根深的理念;而也是自然本身的一種變化情況;

只是,因為我們當代的文化中斷情況,而導致了,我們刻板地覺得一切的事物都是應該具有“形狀”的;

“水”有什麼形狀?

那麼,天圓地方,事實上,也並不只是古人在描述、描述我們的“地球”,而更是在描述一種“自然宇宙的·全景”情況;為什麼說,“宇宙·全景情況”,是因為,曾經一度的“求以圓滿的情況”,圓滿就是“全態”的描述方式,而“圓”就更是在代表一種“整全的概念”;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月亮的圓,以及中秋時,所代表的我們之間的“團圓·團團圓圓”,對吧;

而且,當我們把地球上的“水”從地表拿走後,那麼剩下的6地情況,不是“方方的稜角”情況是什麼,以及,山都是具有“稜角”的,這種“有形的狀態”,都可以解釋為“方”的感覺;比如,立方,即,“方字”都是在形容一種能夠表現出“規矩·規則·可以追溯性的變化情況”;

以及,“天”在哪裡?

天,在我們頭頂嗎?那麼,當我們乘坐宇宙飛船站在太空中時,“天”又在哪裡?

在我們腳下嗎?那麼,“天”所代表的是被我們目光看到的“球形大氣層情況嗎”?

顯然,天,更代表的也是一種“規則”情況;而難道當我們站在太空中時,就可以不用去遵守自然的法則了嗎;

怎麼可能,萬法皆空,這個世界上不存在可以逃脫這種相互性變化的規則範圍中的;沒有什麼事物可以逃脫和違背自然本身的“無為而無不為原理”,就連自然本身無沒辦法違背;

即,天圓地方,以及“在天成象·在地成形”這種觀念;是需要在瞭解自然本身的基礎上,才可以去理解的;

而天圓地方的本質是,具有這種思維想法的古人是不拘泥於形象、形相的;古人,因為,曾經的我們基本都只是生活在中原地這麼一大片地方上,所以,我們具有的理念大抵也都是近似的;

古人,都是受到無形無相的道的影響,注重於寫意的方式,而大道,是沒有具體形相的;具有形象觀,但是,又不拘泥於形象概念;

可以具那種無形無相的抽象觀,但是又同樣也不執著於無形無相的處境;

即,既不拘泥於形象,也不拘泥於無相,同時又可以瞭解於形象之中,同時也可以瞭解於無形無相的情況裡;同時又有自己的變化規律和方式;

其中包括書法、書畫,也寫實,但是更是為在一種“意境的許可中”,才會揮其中的寫意寫實風格,而當我們仔細去看一些很有意境的水墨山水畫時,才會現,這哪是寫意,更甚至於是在寫實;

當霧氣繚繞時,可不就是那種朦朧美嗎;

那麼,具有形象感官,但是又不拘泥於形相的情況,因為,任何一種事物的形象都是會生變化的,這個世界上沒有哪件事是永恆不變的;

那麼,因為這種源自於“道”的無形無相情況而衍生出現的意境美,衍生出的,好像是獨屬於東方般的意境情況,就導致了說,這種“東方的柔美意境情況”好像是在其他的地區不曾見到過的;這在整個宇宙中,可能都是獨一份的情況;

因為,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瞭解“自然·本身”情況,就還依然是種花家,也許以後文化依舊會傳播出去,但是就是說,至今那種能夠理解事物“無形無相的意境情況”,這在其他的世界、可以說是大概任何一個區域都可能是不存在的;當然,也是會有一些地方除外,而這些也無疑都是受到“道”易經和自然的影響情況;

即,那麼,我們之所以會不待見“天圓地方”這種理念,是因為,我們當代受到很多學科性的知識方式,已經是缺失了那種關於“自然本身的無形無相的理念方式”;

即,所有的學科都在向我們講述學科內容,卻沒有一門學科可以向我們講述“宇宙的自然本身本質是什麼”,真相是什麼;那麼,這是很鬼畜的;

真相,是具有不可回應性的;即,即使是“生過的事情”,也是不可能完全用“當時的·真相性”去復原的;即,真相不僅不會在當下回應我們,真相也不會在過去未來的某一個時空中回應我們;

因為,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的這種時空變化,都是“自然本身的無始無終的變化情況”,即,可以說,時間是沒有過去現在未來的,時間是一種事物在“脫離原定無間位置的”相互性變化情況;

時間是基於不平衡狀態的相互變化情況而生的,但是就也可以說是,時間也是永在的;因為,自然的因為具有平衡性,而反倒是,出現了要去平衡的,反相作用方式,而導致了,在這樣的反相的、直觀收斂作用方式中,出現了“虛變的曲成情況”,那麼,在這種虛變以及曲成的不平衡作用的疊加狀態中,在這樣的“圓融互通”的變化情況中,就會出現“具有相互性作用的有物”,即,因為反相而生成的具有平衡性的相互作用,而“時間”就是一種“因為反相的平衡、分別相作用方式而出現的·相互性的變化”;

即,當出現“阻力”,當出現“有物”的時候,我們才是會有時空觀的,而這種狀態都是表現在“相反的變化和反應情況中的”;

而在沒有阻力的虛空中,在無物的情況中,都是為沒有“時空間的狀態”,沒有時空,那麼,沒有有物,也沒有妨礙性,沒有回應性,那麼,此時,就是說,我們什麼也得不到;

那麼,就是說,曾經在弱智吧有過這樣一種問,人沒辦法想象出一種新的顏色;或者說,人沒辦法想象或者理解一種自己沒見過的事物;

那麼,就是說,如果要去想象這種“新的顏色或者未知的事物應該怎麼知道”;

那麼,就是說,先我們要了解“知道”是什麼,就是說,我們的“意識·認知·知道的這種覺知、知覺、感受、理念”是什麼;

都是“阻力”;都是具有“存在性的阻尼方式”;

那麼,如果我們想要了解到一種“新”的事物,則就是說,需要產生一種“新的阻力·阻尼方式”才行;

那麼,“新”的事物如何產生呢,那麼,就是說,我們要去看看“自然是如何產生事物的”;為什麼要看自然是怎麼變化的,因為自然是根本啊,用夫子的話就是說,自然一直都是處在“敝舊新成·大盈若衝”的變化狀態中;

所以,當然是要去看自然最為根本性的變化是什麼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