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計劃遷徙

前文再續,書接上一回。

前邊講到父親和大哥凌軒相信我這個還不能說話的女嬰所寫的關於未來的事情,就開始和族中兄弟考慮對策,畢竟生逢亂世,明哲保身才是最重要的事。

凌家家族商量後,共同的意見是:

先,實現順利遷徙,必須有一個名正言順的離開理由。

其次,謀定而後動,知止而有得。

舉族搬遷是一件要讓家族長久存續的大事,必須事先計劃好日後家族賴以謀生方法,未雨綢繆、考慮周全,確保萬無一失。

1、戶籍管理

明代吸取元代的管理教訓,實行較嚴格的戶籍黃冊來約束百姓。

將百姓分作民、匠、軍、樂四種。

其中民分為農民和商人,農民須早出晚歸,原則上不得出一里以外之地。如需要訪親走友,需找地方主管開“路引”,而且在路引的有效期內出入。

當時凌家是商人,屬於民的一類。

商人本身有走南闖北運貨貿易的需要,但也是需要憑路引才可以在全國各地到處行走。

明代的戶籍管理每十年才普查一次。

我出生的那年,剛好進行了明朝建立以來第三次人口普查,那時沒有電腦,沒有全國聯網,都是人工手寫記錄。

凌家是可以憑藉商人經常需要走南闖北運貨貿易,來實現移居他鄉的計劃。

2、以酒為業

父親與族中兄弟秘密商議未來家族生計,決定將來以酒為業。

酒、鹽,在明代以前都是政府專賣,是政府的重要稅源。

明太祖管理國家十分嚴苛,但是對於酒業竟然是採取開放的態度,這與他未得天下時,攻擊元朝酒水專賣是有關的,為了不前後矛盾,落人話柄,明太祖乾脆取消了酒水專賣,酒水專賣一放鬆,民間釀酒隨之達,各地均有讓人美酒產出。

3、酒的種類

古代民間制酒以酵為主,酵酒分為濁、清兩種。

“濁酒”稱為白酒,“清酒”稱為黃酒;古時有“黃酒價貴買論升,白酒價賤買論鬥”的說法。

濁酒用曲量較少,投料較粗,酵期短,酒液渾濁,味甜酒精度低,彼時稱作“白酒”(也稱濁醪)。

白酒上常有米渣漂浮,人們又戲稱之為“浮蟻”。

古代的白酒與現代社會的白酒不同,古時的白酒是廉價的,普通百姓只要付得起錢,可以天天喝。

明代的濁酒的名字十分動聽,如惠山白、秋露白、花露白等。

清酒用曲量較多,投料較精, 酵期較長,酒液清澈,彼時稱為“清酒”。

優質的清酒,顏色黃澄,恍如琥珀,稱為“鵝黃”。

中高等級的鵝黃,釀造工藝完備,時間長遠,顏色深醇,稱為“老酒”。

另外,民間還有使用紅曲釀造的酒,色澤鮮紅,稱為“紅酒”。

古時的紅酒,跟現代社會用葡萄酵成的紅酒,不是同一類別。

那時民間還有用豆用作酵的,稱為“豆酒”。

豆酒一般出自南方,以綠豆為曲釀成,又稱“綠豆酒”,以浙江紹興陳家、朱家所釀豆酒品質最佳。

族中一致決定讓族中年輕一輩學習釀酒技術。

當時,安徽濉溪釀酒業達,族中選派了十名子弟前往濉溪城學習釀酒技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