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學習釀酒

前文再續,書接上一回。

前邊講到大哥緣定陳家小姐陳婉,兩家人為了保護她,差點幹下了一件欺君大事,還好最後得知,徵秀女僅是坊間謠傳,大家都鬆了一口氣。

大哥與陳婉兩人的婚約,算是口頭上得到了承認,只等父親從外經商回來後,走一系列的禮儀。

時間轉眼就到了大哥二哥和另外八名凌家子弟出往濉溪城學習釀酒的日子。

他們背上簡單的行囊,在一名家族長輩的帶領下,一起前往濉溪。

父親早就為他們此行聯絡好了濉溪城的老字號昌裕隆酒坊。

作為土生土長安徽人,家族常年經商,凌家子弟從小便受到酒文化的薰陶。

但是以往是品酒、賣酒,現在面對的是如何釀酒!

釀酒比起賣酒,更需要的是紮紮實實的真功夫。

大哥二哥他們這一行人,在出前往濉溪城前,就對釀酒技術專程預習了一小段日子,希望臨場能學以致用,將書本知識與實踐相結合。

安徽濉溪,素有“一罈酒、一座城”的美譽。

明代開放了酒業專賣後,激了民間的釀酒熱情。

濉溪很快就展起十多家酒坊,到了興盛時期多達二十多家,後來清晚期到民國,更是多達72家。

濉溪城內的酒坊,主要是沿濉溪城內後大街兩側分佈,以濉溪長豐街為最密集。*

開壇時節,濉溪城十里飄香。

有詩為證:

初入酒城車即駐,香滿長街馬不前。

昌裕隆酒坊位於安徽濉溪長豐街。

昌裕隆酒坊與凌家是多年合作關係,昌裕隆酒坊老闆不但古道熱腸,更與父親意氣相投。

當父親前往昌裕隆酒坊聯絡讓家族子弟學習釀酒的事情時,僅簡單地說,是為了家族子弟將來在賣酒時應答如流。

老話說:同行如敵國。

昌裕隆酒坊老闆不但沒有認為凌家子弟學成釀酒後,會因此少了凌家的生意份額,或凌家學會釀酒後,會搶了昌裕隆酒坊的生意。

昌裕隆酒坊老闆甚至沒有多問凌家子弟學習釀酒的真正原因。

濉溪傳統的釀酒技藝,精華在蒸糧制曲、培菌糖化、酵蒸餾等工藝。

大哥二哥他們從學習“上灶”開始,專心於諸如對火候、悶水時間的把握等細節學習,熟練掌握了灶上感管功夫後,他們便正式學習釀酒的技藝。

昌裕隆酒坊的古法純糧釀造,泡糧、蒸糧,攤涼降溫,再加入酵母小曲,然後配槽,再培菌糖化,再酵,最後蒸餾取酒……

身懷家族使命,凌家子弟比起其他學徒更努力。

大哥為了儘快掌握釀酒的關鍵技術,每一道工序他都極盡細緻、溫柔、專注、認真,他全身心投入,常常廢寢忘食。

其他凌家子弟深受鼓舞,學習勁頭異常高昂!

學習釀酒術,融入了凌家子弟對家族生存展的情感和希望。

昌裕隆酒坊老闆看在眼裡,看透不說透。

對每一個向他求教的學徒,一絲不苟地指引教導,並嚴格要求他們做好生產記錄,以便學習總結。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